水果幹可以說是一種老少皆宜的小零食,相比新鮮水果,水果幹的味道更香甜,很多人都喜歡吃。而且水果幹輕巧、方便,也很适合外出攜帶。
但是,不是所有“果幹”都是健康的、适合給娃吃的。
就比如下面這款水果幹,鈉的含量竟然高到9278mg/100g,簡直把我吓了一跳。
要知道,對于1~4歲的孩子來說,鈉的适宜攝入量隻有700mg/d。這樣吃下去,分分鐘超标了呀!
圖源:《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
所以給娃選對水果幹、吃對水果幹,真的太重要了!
今天就讓我們的老朋友——賈梅老師,給大家做個水果幹的科普,以後給孩子購買時,就不會踩坑了。
水果經過烘幹、脫水,化身成水果幹後,它的大部分營養都被保留了下來,甚至很多還被濃縮了。比如碳水化合物(也就說我們常說的糖分)、膳食纖以及和鈣、鉀、鎂、鐵等礦物質。
我們以葡萄幹和葡萄為例,來看一下成分對比:
還有一些藍色、深紅色、黑紫色的水果中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也會大部分保存并相對被濃縮。這也是人們熱衷于吃藍莓、蔓越莓、黑加侖等果幹的原因之一,因為這些水果中果皮的花青素和膳食纖維更豐富。
水果幹有利也就有弊,新鮮水果經過「脫水」做成水果幹後,裡面的水溶性維生素,比如維生素C、B族維生素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但是總體上看,水果幹的營養價值還是不錯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水果變成果幹時,因為糖分被濃縮,單位體積的果幹能量也相對高。因此果幹不能一次吃太多,避免糖分、能量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過多。
水果幹一般是将新鮮水果整粒或切片之後烘幹(風幹、烤幹)、凍幹或曬幹制成,這樣簡單的制作,隻是去除了水分,以及一部分的水溶性營養素,不會影響大部分營養成分。這類水果幹可以适當給孩子吃。
比如下面這兩款果幹,配料表裡隻有水果,可以放心買給孩子吃。
另外有些水果幹在制作過程中,除了簡單去除水分,還會通過加鹽、加糖、加香料或者油炸,以延長保質期和提升口感。這類水果幹就不适合給孩子吃了。
比如加了糖的芒果脯,不建議給孩子吃。
經過油炸的脆棗,也不建議給孩子吃。
另外,菠蘿在加工過程中可能會經鹽水浸泡後再烘幹,所以,菠蘿幹即使配料裡隻有新鮮菠蘿,也建議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
如果實在不放心外面賣的,也可以準備一個空氣炸鍋自己在家做。
① 制作前把水果清洗幹淨,根據實際情況去掉皮、核等不能吃的部分。
② 蘋果、桃子、芒果等「大塊頭」水果,可以切成片或條。
③ 根據空氣炸鍋的使用說明,設定好溫度和時間就可以了。
建議給小寶寶盡量選擇新鮮水果,讓寶寶感受新鮮水果的口味、形狀、大小等。
3歲以後可以給孩子嘗試“純果幹”,也就配料表隻有水果的果幹,或者家庭自制的水果幹。
水果幹沒有特别的推薦量,但是首先不建議以果幹代替新鮮水果,少量品嘗就可以了,比如相當于幹棗一個,藍莓幹一小把就可以了。
水果幹除了直接吃,還有很多不錯的吃法,比如:用橘子片、蘋果片泡水喝;藍莓幹、草莓幹放在酸奶中食用等。
也可以與主食一起吃,給主食增加酸甜味的口感,建議在米飯或粥做熟後再加入幾粒果幹,以免長時間高溫加熱,損失果幹中的營養或破壞口味。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吃完果幹要及時用白開水漱口,防止蛀牙~
,參考資料:
[1] 《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
[2]《中國食物成分表(第二版,第一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