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急腹症,
其發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
其中80%以上的病人病情較輕,
即急性水腫性胰腺炎,
可經非手術治愈,基本上是一種内科病。
10%左右的病人屬于重症胰腺炎,
即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
胰腺的炎症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
常須手術治療,應視為外科病。
由于對急性胰腺炎的認識較前深入,
診斷技術和治療方法更有了較大的發展,
已成為外科醫生很感興趣的問題,
同時因病死率仍居高不下,達30%~60%。
症狀特征
(1)腹痛:急性胰腺炎多數為突然發病,表現為劇烈的上腹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病人自覺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帶感”。腹痛的位置與病變的部位有關,如胰頭的病變重者,腹痛以右上腹為主,并向右肩放射;病變在胰尾者,則腹痛以左上腹為重,并向左肩放射。疼痛強度與病變程度多相一緻。若為水腫性胰腺炎,腹痛多為持續性伴有陣發加重,采用針刺或注入解痙藥物而能使腹痛緩解;若為出血性胰腺炎,則腹痛十分劇烈,常伴有休克,采用一般的止痛方法難以止痛。
(2)惡心嘔吐:發病之初即出現,其特點是嘔吐後不能使腹痛緩解。嘔吐的頻度亦與病變的嚴重程度相一緻。水腫性胰腺炎中,不僅有惡心,還常嘔吐1~3次不等;在出血性胰腺炎時,則嘔吐劇烈或為持續性頻頻幹嘔。
(3)全身症狀:可有發熱,黃疸等。發熱程度與病變嚴重程度多一緻。水腫性胰腺炎,可不發熱或僅有輕度發熱;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則可出現高熱,若發熱不退,則可能有并發症出現,如胰腺膿腫等。黃疸的發生,可能為并發膽道疾病或為腫大的胰頭壓迫膽總管所緻。
有極少數患者發病非常急驟,
可能無明顯症狀或出現症狀不久,
即發生休克或死亡,稱為猝死型或暴發性胰腺炎。
今天堂主就給大家帶來【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方法!
這個方法由
北京宏世堂中醫院院長
成都宏世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中國中醫科學院外聘教授
太乙禦針創始人
五通禦針創始人
九五易針創始人
蔡卓勳老師研發而出
首先找到大椎上下、胰胰腺對應區。
一組:胰俞透胰穴、梁門、日月、陽陵泉。
二組:膽俞透肝俞、大橫透天樞、下巨虛。
【定位與刺灸法】
胰俞穴:在第8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膈俞穴與肝俞穴之間;
梁門:臍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直刺0.8~1.2寸;
大橫:臍中旁開4寸,:直刺1~2寸;可灸;
操作:
選取對應穴位區,配合針灸實使用,亦可配合艾灸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