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甬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近日,網上出現了不少有關新冠病毒核酸和抗原檢測時使用的采樣拭子“有毒”的傳言,稱采樣拭子“專業名叫熒光探針”“含有易折斷的尼龍纖維、莫吉隆斯纖維、緻癌劇毒環氧乙烷、放射性元素锝、緻癌熒光制劑”等。
對此,甯波市市場監管局醫療器械處專業人士直接辟謠:沒有的事!
圖為微信群網傳消息截圖
圖為網傳的視頻截圖
根據《醫療器械分類目錄》,新冠病毒核酸和抗原檢測時使用的“一次性使用采樣器”(俗稱“采樣拭子”),可分為無菌和非無菌兩類,但均屬醫療器械,其原材料、生産環境、生産工藝均需經過嚴格審核,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需滿足醫療器械生産質量管理規範要求,産品出廠需經過嚴密的質量檢測放行。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采樣拭子以非無菌居多,其材質主要由尼龍短纖維絨毛頭和醫用級ABS塑料杆構成。“因為尼龍短纖維以垂直方式緊密固定在采樣拭子前端,相比傳統的棉簽能更高效地采集和洗脫樣本,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确率。”專業人士說。至于傳言中提到的“莫吉隆斯纖維”,是一個僞概念,原料市場沒有此種纖維材料。
同時,采樣拭子前端的尼龍短纖維原材料不含放射性元素锝、緻癌熒光制劑等物質,生産過程也不會引入或産生此類物質。
那傳言中的“熒光探針”又是什麼?其實它指的是在紫外-可見-近紅外區有特征熒光,并且其熒光性質可随所處環境的性質改變而靈敏地改變的一類熒光性分子。
在某些采用“熒光PCR法”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盒中會用到熒光探針,但僅限在樣本檢測環節,采樣環節完全不會用到熒光探針。因此,傳言中提到的“采樣拭子專業名叫熒光探針”的說法,純屬張冠李戴。
針對傳言中提到的采樣拭子“含緻癌劇毒環氧乙烷”的說法,該專業人員表示,環氧乙烷在醫療器械領域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滅菌方式。
“‘無菌’形式提供的采樣拭子,在使用環氧乙烷滅菌時會對環氧乙烷計量、滅菌時間、溫度、壓力等參數進行嚴格的實驗驗證,并對滅菌後的産品進行環氧乙烷解析,檢測合格後才能上市銷售。因此,使用經滅菌處理的采樣拭子時,并不存在環氧乙烷中毒的情形。”
對于一些網友提出,每次采樣後覺得咽部和鼻子不舒服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個體差異,以及檢測人員的操作方式差異,這些不适在停止采樣後很快就會緩解,不會對身體産生傷害。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
消費者應到正規藥店或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購買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醫用口罩等疫情防控醫療器械;購買時應仔細查看産品包裝、标簽上的生産企業、生産許可證号、産品注冊證号等信息;使用時應仔細閱讀産品說明書,切勿使用已過期失效的醫療器械,也不得重複使用一次性醫療器械。
來源: FM93交通之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