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制内,科長是最小的領導職務,按照古代官員序列來排,科長的級别隻能對應九品,往上依次是正副處長,正處廳長,正副部長,正副國家級。其中,處長對應縣長,廳長對應市長,部長對應省長,國家級對應中央首長。
體制内鄉鎮長對應的是科級,就是科級這個九品芝麻官,對于普通公務員來說,也很難企及,特别是如果長期工作在鄉鎮,可能一輩子也幹不到科級。
科長級别雖然不高,但是科級幹部是成為處級領導無法逾越的關鍵一步,沒有科長經曆,就提拔不了副處級,因此,很多普通公務員進入體制内,首先考慮的是當一名科長。
怎樣才能當一名科長呢?
能夠考上公務員,基本的能力大同小異,之所以有些人很容易當上科長,有些人一輩子也當不了科長,很重要的原因有三點,一是單位的平台不同,二每個人對機遇的把握不同,最後才是個人能力。
在平台方面,在地市級政府,大多數市直單位都是正處級,正處級單位下面一般會有幾個至十幾個不等的科室,科室的牽頭負責人就是科長。在縣處級政府,各個部門的一把手以及鄉鎮“兩個一”才是科長。很明顯,在地級市的市直單位當上科長的機會遠遠大于鄉鎮。
并不是鄉鎮幹部不努力,也不是鄉鎮幹部能力不夠,而是鄉鎮的天花闆太低。因此,稍有抱負的鄉鎮公務員都會嘗試遴選考試,選擇到地級市、省城甚至中央這樣一些大平台。
在機遇方面,如果通過公務員考試分到一個人員流動性不強的單位,想要提拔為科長,就隻能等所在科室的科長退休或者崗位調動,碰到剛提拔的35歲上下的科長,如果他十年、二十年不提拔,下面的科員也就十年、二十年成長不起來。
如果分到人員流動性相對大的單位,科長三五年就成長提拔了,後面的人就會接替跟上,或者科員非常優秀,單位其他科室正好缺人,也會有機會跨科室調整到另外一個科室當科長。
但是機遇可遇而不可求,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将科室的科長“送走”,隻有科長得到提拔,副科長才有機會接任,一般幹部才能逐步向上流動。
一名合格的科長需要具備哪方面
的能力呢?
在處級單位,科長們是中流砥柱,一個單位缺少一兩個分管領導也許不會有大影響,但是如果沒有科長,那麼科室的所有工作幾乎就會陷入癱瘓狀态。一般來說,科長們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一是聽說讀寫能力。科長們的文字功底以及表達能力都是得到分管領導們認可的,處長們如果需要一篇講話稿,必然是科長來拿講話稿的初步文稿,交給處長審核把關,處長們如果想要開展某一項工作,必然是科長來拿活動方案的送審稿,交給處長最終定奪。除此之外,不管是向領導彙報還是與其他部門的業務往來,都需要科長代表本單位進行彙報和交流。
二是溝通協調能力。除了要熟悉科室業務工作,領導布置的各項應急性工作都要科長們負責最終落實,因此,科長們需要有較強的執行力。同時,科長還需要與其他部門之間進行溝通銜接,其他部門的支持,要承擔整個科室的工作分工和經費使用,要管理好科室,提高科室工作效率,調動科員的積極性,沒有一定的溝通協調能力是當不好一個科長的。
每個科長都有提拔為副處級領導的職業追求,但并不是每個科長都能如願實現,科長的任職時間,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上十年甚至更久,隻有在科長這個“大頭兵”的崗位上業務本領經受住了考驗,個人能力得到了提升,才有可能成為副處級領導。
最後,向體制内的幕後科長們緻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