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尿酸和痛風這三個詞,我們大家經常聽到,嘌呤在人體内代謝産生尿酸,尿酸聚集多誘發痛風。它們之間是遞進的關系,所以預防痛風,最重要的是控制嘌呤的攝入。究竟哪些食物屬于高嘌呤?哪些食物屬于低嘌呤?
食物中的嘌呤高低與食物的細胞有關系。嘌呤存在于細胞核,是細胞核中遺傳物質的組成成分,所以細胞越密集的生物組織,嘌呤含量就越高。
那些沒有細胞結構的食物,比如牛奶,嘌呤含量就非常低。也有些食物整個就是一個大細胞,比如雞蛋、鴨蛋等。無論雞蛋有多大,它隻是一個細胞,隻有一套遺傳物質,嘌呤總量是非常少的。
水果蔬菜水分含量高,細胞體積比較大,組織結構比較疏松,所以單位重量中遺傳物質的含量也很低。
豆類的植物嘌呤含量高,包括黑豆、黃豆等;類似的還有幹果類,花生、瓜子、核桃等。如果把它泡在水裡,含水量增加幾倍,那麼嘌呤含量也就降低到原來的幾分之一了。
所以,如果看到一種植物性食品嘌呤含量很高,先别害怕,先看看是幹制品還是新鮮品。
嘌呤高低與代謝和功能活躍程度有關。同一種動物,内髒的嘌呤含量通常比普通肌肉高,普通肌肉又比肥肉高。内髒通常代謝率比較高,細胞小而密集,細胞核物質含量高,肥肉是脂肪組織,代謝活性很低。
常見的超高嘌呤食物包括各種動物内髒、部分水産品、濃肉湯和火鍋;中高嘌呤食物有各種畜肉、禽肉、部分魚類、甲殼類、幹豆類。
相對來講,魚類中海魚的嘌呤含量更高,比如沙丁魚屬于超高嘌呤食物。
中低嘌呤食物包括深綠色嫩莖葉蔬菜、花類蔬菜、嫩豆類蔬菜、未幹制的菌類、部分水産類。
菌類中,一般的菌類都還好,但是香菇的嘌呤含量比較高,和豆類、幹果類差不多。海産品中,海參、海蜇的嘌呤比較低。
低嘌呤含量食物則有奶類、蛋類、淺色葉菜、根莖類蔬菜、茄果類蔬菜、瓜類蔬菜、水果和谷類食物等。
今日小結
了解了各種食物的嘌呤含量,隻要控制好食材搭配和嘌呤攝入量,就可以較好地控制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的發作。
(我是大醫生官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