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4:08:11

金駿眉是正山小種紅茶的珍品。與正山小種紅茶相比, 它省去了熏焙的工序,對原料的要求更高,制作更精細、更嚴格,環環相扣,把握不好,就會影響品質。

一、适時得法采青

鮮葉采摘質量的好壞是決定成茶品質優劣的重要因素。沒有采摘過程中高質量的鮮葉,無論其種植時的環境條件、品種資源如何優質,以及加工時的工藝流程、加工工具如何精良,都不可能生産出高質量的成品茶來。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專業茶人解密紅茶珍品金駿眉)1

芽頭的老嫩程度是決定紅茶品質最基本、最重要的條件之一。過早采摘,雖然有利于茶葉的外在條件形成,但生物學産量低;過遲采摘,雖然生物學産量較高,但因茶葉可溶部分含量降低,與成茶品質呈負相關的粗纖維明顯增加,影響品質。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專業茶人解密紅茶珍品金駿眉)2

金駿眉對原料要求非常嚴格。一年隻采一次,隻采春芽。以淡綠芽為上,淺黃芽、紫芽為中,墨綠芽為次、芽頭要求勻淨、新鮮。當天采,當天做,輕采輕放,雨天不采。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專業茶人解密紅茶珍品金駿眉)3

二、增氧加溫,适度輕萎凋

萎凋是金駿眉制作的第二道工序。萎凋的目的是讓進入工廠的茶葉芽頭,在一定的條件下均勻地散失适量的水分,使細胞脹力減少,葉質變軟,便于成條,為揉撚工序創造物理條件。二是随着茶葉芽頭水分的散失,細胞液逐漸濃縮,酶活性增強,引起内含物質發生一定程度的化學變化,散失青草氣,為發酵工序創造化學條件。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專業茶人解密紅茶珍品金駿眉)4

萎凋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自然萎凋、人工萎凋和日光萎凋三種方法。由于金駿眉原産地桐木一帶,春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氣溫偏低,鮮葉水分不易蒸發,葉組織的脫水作用常常不能正常進行,化學變化緩慢,萎凋質量受到影響。

為克服不利氣候的影響,提高萎凋工序的效率和質量,正山堂金駿眉以人工室内增氧加溫萎凋為主,日光萎凋為輔。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專業茶人解密紅茶珍品金駿眉)5

金駿眉室内增氧加溫萎凋,用增氧機增氧,用槐炭燃燒加溫。用該方法進行人工萎凋,易于調控溫濕度。芽頭萎凋均勻,質量高,且由于不用松柴燃燒加溫,安全、幹淨、衛生。

金駿眉适度輕萎凋的标準是:萎凋葉含水量應控制在70%左右。眉芽表面光澤消失呈暗綠色,眉芽柔軟、手捏成團,松手不易彈散,部分青氣消失并散發一定的清香。

三、分段揉撚

所謂揉撚,即用揉和撚的方法将茶葉縮小卷成條形。揉撚的目的一是使葉細胞在外力作用下,通過揉撚,破壞細胞、溢出茶汁、加速多酚類化合物的酶促氧化,為提高成茶品質奠定基礎。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專業茶人解密紅茶珍品金駿眉)6

金駿眉采用機械揉撚與手工揉撚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具體有三道工序:初揉、解塊、手工複揉。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專業茶人解密紅茶珍品金駿眉)7

四、懸挂式增溫加氧發酵

懸挂發酵即利用上、中、下溫濕度的差異,将複揉後的金駿眉眉芽裝入竹編的籮筐内壓緊,懸挂在室内距地面2/3處,筐内裝茶,然後,在上蓋以浸濕的厚布,保持濕度,厚度以30~40厘米為宜。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專業茶人解密紅茶珍品金駿眉)8

“發酵”實質是以多酚類物質的酶促氧化為中心,它是形成金駿眉色、香、味品質特征的關鍵工序。溫度、濕度和氧氣量是影響茶多酚酶性氧化重要的環境條件。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專業茶人解密紅茶珍品金駿眉)9

五、幹燥

幹燥是金駿眉加工的最後一道工序。同時, 也是決定金駿眉品質的最後一關。幹燥的目的,一是利用高溫破壞酶的活動,停止酶促氧化;二是蒸發水分,緊縮茶條,使茶條充分幹燥,防止非酶促氧化,保持品質;三是散發青臭氣,進一步提高和發展香氣。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專業茶人解密紅茶珍品金駿眉)10

金駿眉幹燥采用的是武夷山茶區民間傳統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烘籠烘焙,槐炭加熱。其方法是在烘籠内底鋪墊一層江西鉛山産的連四紙,在紙的上面,置1~2厘米厚經适度偏輕發酵的眉芽,在眉芽上面再蓋一層連四紙。

金駿眉烘焙充分,不但香氣清純、品質優,而且含水量低,一般在3%~4%,可較長時間保存而不會變質。

如何品鑒茶葉金駿眉(專業茶人解密紅茶珍品金駿眉)11

好茶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品質好茶就隐藏在這一顆顆茶芽之中,上天賦予了它形成卓越品質的一切内在條件。經過加工挖掘其内在的潛質,讓每一粒茶芽都綻放出它天賦之神奇魅力。

好茶,正統工藝與天賜生态,曆史傳承與一顆茶人本心,缺一而不可得。

本文分享自東家匠人:正山堂茶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