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呼倫貝爾鄂溫克族自治旗林草局小孤山的護林員在維納河地區巡護的時候,發現了一隻白色的野生狍子,它就像一隻精靈一樣在山林裡穿梭。根據林場的工作人員判斷,這隻野生的白化雌性狍子大概兩歲左右,這是有史以來第二次在内蒙古發現白色的狍子。
狍子
狍子是鹿科狍屬的動物,體長大約1.2米,有着修長的頸部和大大的眼睛和耳朵,長相看起來相當呆萌,人畜無害的樣子。狍子在通常情況下是草黃色的,尾巴短短的,隻有2-3厘米。
白狍是狍子發生了罕見的白化現象而形成的,這是基因突變所導緻的,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狍子體内缺少了酪氨酸酶,身體無法合成黑色素,因此毛發呈現出白色的狀态。
當代的狍子被人們稱為“東北神獸”,是東北非常常見的一種野生動物。但是白狍可就非常少見了。
實際上,在古代,白狍和白鹿可都是被人們視為國寶的。史書中追溯到最早出現白狍是在乾隆16年的時候,蒙古台吉必力滾達賴向皇帝進獻了一隻白狍來為皇太後過生日。當時的乾隆認為白狍當是一種祥瑞之兆,還因此繪制了一副畫《瑞狍圖》。好巧不巧,在乾隆17年的時候,他出外打獵,又一次捕獲了一隻白狍。
白化動物
說起白化的動物,大家肯定一下子就會想起神農架。據說神農架是白化動物最多的地區之一,這裡出現過白色的熊、蛇、甚至金絲猴。白化動物其實就是毛發和皮膚出現了異常白色的動物,要注意,北極熊、北極狐這些原本皮毛就是白色的動物,并不是白化動物。白化動物可能是病态的,或者是正常形态的。
病态的白化動物,比如這次發現的白狍,其實就是因為體内缺乏合成黑色素的細胞和物質,導緻基因變異形成的。
正常的白化動物其實就是白色變種生物,它們隻是在突變的時候把隐形的基因變成了白色,比如白色的孟加拉虎。病态和正常的白化動物,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眼睛來判斷,正常的白化動物眼睛是正常顔色,而病态的白化動物虹膜是紅色的。
白化動物的生存困境
白化動物雖然同樣具有生殖的能力,但是因為其基因具有一定的缺陷,很容易患病。而且在動物世界中,長得完全不一樣,很容易被自己的同族所排斥,成為異類。
最為重要的是,這直接威脅到了它們的生存。白化後的食草動物可以說是目标空前地明顯了,一般來說食草動物的皮膚在自然中能發揮到很好地隐藏作用,一旦變成了白色,那麼它會率先成為食肉動物捕獵的對象。因此存活率就大大降低了。
如果是食肉動物白化了會怎樣呢?這同樣會給捕獵的食肉動物帶來不幸,很多動物在捕獵的時候是需要在自然中隐藏, 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比如老虎就是擅長在叢林裡捕獵,但是一旦膚色變白,自己的目标就更為明顯了,獵物很快就會發現,然後受驚吓逃跑了。
因此,無論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如果是白化後的,很難活到成年。
狍子不是傻,它們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大家說狍子傻主要是它們好奇心很重,成功成捕獵者口中逃跑之後,還要回頭看看到底是誰要制裁它。但實際上在它們遇到危險之後,它們會率先以最快的速度和地形優勢逃跑,之後還要回到自己的領地确認危險是否消失。這主要是狍子的領地意識造成的。
随着相關的法律法規頒布,狍子也成為了保護動物,不能輕易獵殺,甚至在寒冷的冬天,還會有人專門為它們補充飼料,幫助它們過冬。
關注麥克斯韋的科學,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