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電影《風再起時》。
原本的框架、格局和野心,至少應能比肩《無雙》。
這是觀影之後的直觀認知。
但請注意,是“原本”,而不是當前可改名《風再起時之南江傳》的版本。
電影在2020年就拿到龍标,卻延後三年。
又為何一敗塗地?
這部電影最開始的名字叫《全球通緝令》。
當時放出了郭富城的單人海報,上面寫着一句讓人熱血沸騰的話,「香港三十年來最磅礴的野史篇章。」
這就是電影的立意和野心。
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翁子光絕不是想要炒“四大探長”的冷飯。
而這個時候,王晶的那部《追龍》似乎還沒有立項。
那麼很顯然,翁子光是想要借磊樂的一生,去回顧當年香港淪陷開始的近代史,談及戰争的殘酷和對人性的摧殘、扭曲,并從中升華出帶有深度的思考結論。
比如反戰,以及人性的陰暗、掙紮與光輝。
其立意、格局與高度,可以俯瞰任何一部香港電影,更絕非普通港式商業片可以比較。
但轉向何時開始?
應該是改名《風再起時》的時候。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電影開機,宣布改名為《風再起時》及雙雄陣容亮相。
沒錯,除了郭富城,還請來了梁朝偉。
這令一衆港片影迷歡呼雀躍。
因為郭富城在當時的聲勢可堪整個香港影壇的“最強音”。
自憑《三岔口》和《父子》連莊影帝開始,連續以多部小衆劇情片刷新大衆對他的演技認知,更以《最愛》收獲業内和影迷兩個層面的高度認同,又以兩部《寒戰》和三部「西遊記」題材電影,躍居頂級商業演員的行列。
梁朝偉雖然在《一代宗師》之後狀态不佳,但畢竟曆史積威極盛。
兩位演員的首次大銀幕相遇,單談演技比拼這一條,就可以讓很多影迷抑制不住情緒。
頂級雙雄演員的陣容,自然比單核更為強勁。
導演也更為躊躇滿志。
他說,「風再起時四個字的含義,是一個時代的随風而逝,亦是一個新風潮的來臨。我希望有大格局大視野和氣勢恢宏。而且是強調年代的更替,是自然動态的比拟,是帶有詩意的。」
其實文藝也沒有錯。
回到現在的時間線。
電影的文藝手法并沒有什麼問題。
那些認為藝術會拖累商業價值的說法并不正确,因為寫意是可以令電影品質蛻變的手段。
比如南江彈琴、磊樂跳舞,磊樂和蔡真一路戀愛和跳過四季,南江時時四十五度望天、燒個鋼琴、追憶一下老爸,這些統統都沒有問題,哪怕拍成一個雙雄版的《一代宗師》也可以。
但偏離叙事主線的問題,就一發不可收拾。
電影裡兩位主角,各自一個故事,都與當年的香港淪陷有關。
磊樂說,「這場戰争,是我生命中不堪回首的劫難。」
這句話也是電影的點睛和題引,那段地獄求生的經曆,影響了他的一生,令他悔恨過去、厭惡自己,但無論如何愧疚、痛苦卻始終不得解脫,而反過來,一個見識過地獄的人,這世上還有什麼事情能夠讓他為難和害怕?
想象之下,南江也同樣經曆了那個年代,但他的故事就頗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味了。
一個富家子弟,即便逃難,也都不是食不果腹、掙紮求存的狀态,甚至還因為彈得一手好鋼琴,得到了日本軍官的賞識。
電影給他的人設是優雅、智慧、深情和毫無野心。
那麼當這樣的兩個人相遇,一個貪圖享樂、放縱欲望與坐享其成,另一個運籌帷幄、智勇雙全而視野高遠,這種設計有沒有問題?
其實看到這裡,應該會想起另一部電影,《無雙》。
《無雙》是不是這樣?
起碼反轉之前的人物架構很相近。
李問怯懦、膽小而卑微,吳複生紳士、果敢又氣度無雙。
如果莊文強導演不做反轉處理,兩個人物其實都是扁平化而毫無新意的,但這種扁平化是有意為之,刻意壓制等待最終反轉,李問這個人物的形象,就變得鮮活而動人心魄。
反過來看看《風再起時》。
從涉及的年代曆史和事件來講,商業元素其實并不缺乏,所以并不是翁子光隻擅長拍類型片而駕馭不了商業大制作電影。
問題在于磊樂戲份的缺失,和南江寫意戲份過多卻無法升華主題。
有人說,磊樂才是真正的人精,他看透了人性所以玩弄人性,也有人說,磊樂經曆了不堪回首的過往,終其一生都無法從地獄的牢籠中脫困。
這是對的,517号囚衣、撕裂的耳朵和小愉,這是他的不可擺脫的夢魇,與心底的至愛。
但每到磊樂,前面不鋪墊、中間少特寫、最後趕緊跳開,而每到南江,慢鏡鋪墊、面部特寫、長鏡追随,甚至還有餘韻回響,這種對比在電影裡比比皆是。
所以感覺電影可以改名「南江傳」,但南江的故事卻又根本撐不起主題、立意與格局。
所以說到底,就是一個主線偏離的問題。
而非一直揣測的題材敏感。
再深說一層。
電影框架是能夠立得住的,本身叙事也沒有什麼問題,隻需稍作處理,一部載入香港影史的電影就将橫空出世。
其一是在正片中補足磊樂戲份,略微壓制南江甚至平衡即可。
其二是效仿《無雙》,以反轉方式補叙,将磊樂在影片中的另一面呈遞出來,諸如陰狠、城府與手段等林林總總。
導演曾經說過,拍這部戲的初衷,是因為「郭富城的臉好精緻」、「很有傳奇的感覺」。
從而想幫他拍一部老香港的黑幫片。
但從結果來看,背道而馳了。
其實并不是說梁朝偉不好,而是南江天然就不該當作主線。
當然從演員來講。
春夏很有靈性、太保超穩,杜鵑其實不合适。
郭富城皮骨俱佳,表演已臻化境,可當得起一句精湛無雙,塑造新角色的能力更令很多人望塵莫及。
梁朝偉則已經不再能夠出新。
南江承載不了導演的野心。
空有錯付的諸多寫意鏡像,始終成空。
郭富城為了電影暴肥驟瘦,用這種近乎自殘的方式催出肚腩。
這種敬業當然無可挑剔,但終究是錯付了。
他在連線中說,演員隻是導演的棋子。
這話沒錯,隻是頗覺心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