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雲骈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節的曆史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及上古時期,随着曆史的發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逐漸成了象征愛情的節日。而七夕也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現在更是有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那為什麼這個節日會被定在七月初七呢?王母娘娘何不讓牛郎織女在其他日子重逢,難道是有什麼特别的含義?别急,且看尚堯慢慢講給你聽!
自然崇拜是起源,牛郎織女在兩岸。
古人很久很久以前就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并且也因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的傳說最早就來源于人們對天象的崇拜,遠在遠古時代,古人們就已經将天上的星星劃分的井井有條,甚至将星宿和地面區域一一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被稱作“分星”。
在古代的星宿體系中,“牛宿”由6顆星組成,位于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更亮一些,而下面的三角形恰好位于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隻有三知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為“牽牛”。“織女”三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為“織女星”。
人們對牛郎織女的天象崇拜由來已久,《漢書·律曆志》中說“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向牽牛星開端的地方,用來顯示時間,所以叫它星紀,金木水火土五星起源于它的開端,太陽和月亮起源于它中間。”由此可見,古人認為“牽牛”是星象開端的地方,“牽牛”在古人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天人相通尚未可知,數字崇拜确有其事。
“七月初七”與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有關。
“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古代的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從這些“重日”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數字的崇拜。
“七”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在民間表現為時間的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現在日語中仍有保留;在台灣,七月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
然而,你以為單憑數字崇拜,古人就這麼簡單的把七夕定在七月七啦?那可大錯特錯了!将七夕定在“七月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周期,《黃帝内經》裡寫:“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他說男子以8歲為一個周期,女子以7歲為一個周期。女子7歲腎氣盛,換牙齒長頭發;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天癸是腎精,任督二脈,以中醫的說法,“為一身陰陽之海,五氣貞元”,也就是說,二七就來月經,可以生子。
三七腎氣平均,最後的牙齒長齊,發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堅,頭發長極,身體盛壯,到了頂點;五七陽明脈衰,面容開始焦黃,頭發開始掉;六七三陽脈比五七更衰,面容完全焦黃,頭發開始變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盡,地道不通,所以看起來像懷孕但肚子裡并沒有孩子。而“七七”也正是古人認為的生命周期的結束。
現代的我們自然是崇尚科學的,古人的這種崇拜也不過是順應了社會的發展,了解過古人對各種現象的理解之後,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七夕為何會被定在“七月初七”了!
做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的各種風俗習俗還是超多超好玩的,就比如月下穿針、蘭夜鬥巧等,不知道大家的七夕是怎樣度過的呀?
如今七夕已至,尚堯在此祝大家七夕快樂,願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你還未遇到自己的另一半的話,不如趁着晚上穿針引線,跟織女求個姻緣呀?說不定周末在尚堯采摘園摘果子的時候,擡頭就能看到自己的意中人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