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戰的爆發雖與女娲娘娘有莫大的關系,但女娲娘娘卻極少幹涉封神之戰。
當年,纣王在群臣苦口婆心的勸說下,才不情不願來到女娲宮祭拜。沒想到一入女娲宮,纣王的臉色立刻由陰轉晴,兩眼放光——這當然不是他突然對祭拜女娲娘娘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而是對女娲娘娘本人産生了興趣。
他見到了女娲娘娘的塑像,被女娲娘娘的傾世容顔吸引,竟産生輕薄之心,還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女娲宮題詩一首,其中有兩句是:但得妖娆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這無疑是對女娲娘娘的大不敬。女娲娘娘看到這首詩,勃然大怒,本打算替天行道,除掉不知所畏的纣王,但掐指一算,發現纣王還有二十八年氣運,縱然她貴為天道聖人,也不能逆天行事。
于是,女娲娘娘隻好采取迂回戰術,召九尾狐妲己等軒轅墳三妖迷惑纣王,敗壞成湯江山,助武王伐纣。
纣王在九尾狐妲己等人迷惑性,日益昏庸無道,倒行逆施,弄得民怨沸騰,武王于是起兵伐纣。元始天尊利用伐纣之戰,策劃封神大業,封神之戰的大幕也因此徐徐展開。
封神之戰可以說是一場驚動三界的“神仙打架”,三界幾乎所有修仙者都被卷入其中,包括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五大聖人,最後由于動靜太大,連萬聖之祖鴻鈞老祖也被驚動。
萬仙陣之戰,無論截教還是闡教,都是全員出動,這一戰異常激烈,截教集團數以千計修仙者應劫。戰後,鴻鈞老祖擔心事态進一步擴大,不得不下界,親自勸和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等人。
然而,縱觀整個封神之戰,始終沒有見到女娲娘娘的身影,無論“神仙打架”的場面如何壯觀、如何激烈,女娲娘娘始終沒有現身。
但令人奇怪的是,當封神之戰結束後,西岐降服殷商名将袁洪時,女娲娘娘卻突然現身,借給楊戬山河社稷圖,協助他降服袁洪。
那麼,為何向來深居簡出的女娲娘娘,卻破例下界降服袁洪?我們隻需弄清她和袁洪有何關系,便一目了然。
封神世界中,天道聖人往往統領一方,比如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三大聖人,分别是人教、闡教和截教的掌門人,那麼,女娲娘娘又統領何方?
按封神原著設定,女娲娘娘乃三界萬妖之主,自然統領三界萬妖。正因如此,女娲娘娘才能召九尾狐妲己等軒轅墳三妖,并讓三妖老老實實聽從她的差使,迷惑纣王,助武王伐纣。
既然女娲娘娘統領三界萬妖,而我們知道,袁洪是白猿修煉得道,所以,他和女娲娘娘的關系就很明了,可以說是主仆關系,也可以說上下級關系。
這也不便理解,女娲娘娘為何出手降服袁洪,因為袁洪既然是她的下級,降服他自然就是女娲娘娘的職責。如果女娲娘娘不出手,其他聖人斷然也不便出手,畢竟他們不能越俎代庖,替女娲娘娘行事降妖的權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