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每一代,都是在前一代的質疑聲成長起來的,而前一代們雖然也飽受質疑與非議,卻依舊對比自己晚來的下一代們毫不手軟,如今,矛頭已經對準00後。
也許是被生活中的瑣碎淹沒了太久,對00後的印象還停留在他們作為人類幼崽作妖的時候,所以在發現最老的一批00後已經進軍職場的真相之後,心中隻有震驚。
他們那性格……能行麼?這是很多家長共同的疑問,00後學生幾乎是叛逆本逆,有個性不服管,他們進入等級森明的職場,真的能适應嗎?
沒想到家長們還是多慮了,很多00後,直接卡在了門檻上。
選“單休4300”還是“雙休3500”呢?畢業生給出清奇回複
比起能夠為崗位能屈能伸的8090們,00後更有自己的堅持,因此在“選單休4300還是雙休3500的崗位”這一項上,00後就做出了和8090完全不同的答案。
如果讓大家單純在雙休和單休之間做抉擇的話,答案不用想,有雙休,誰要單休啊?工作強度這麼大,單休和沒休有什麼區别!但如果這個雙休是要用一些代價換來的呢?
如果選單休,月工資4300;如果選雙休,月工資3500。也就是說,如果每個月多上4-5天,就可以月工資多拿800元錢,這樣8090往往就會猶豫了。
但如果這個問題交給00後大學生呢?在這一選擇的投票結果中,大部分大學生選擇了雙休3500,從這樣的結果也可以看出如今大學生的價值觀,休息遠比工資重要。
也有大學生在用人單位給出這兩個選擇之後給出了清奇的回複:“既然多上個周六就少800,那我能不能隻上周六,每個月800?”确實,這麼一算每天掙得還多了呢。
但家長們可能還是無法理解00後大學生們的答案,畢竟如果是8090,雖然心裡也想雙休,但最終還是會選擇單休,畢竟每個月能多拿些月薪補貼家用。
但實際上00後們選擇雙休3500的原因也在這裡,大家生活條件都比較好,家長又都在壯年,基本不需要大學生拼命裝錢養家,生活壓力小了,學生自然沒必要退而求其次。
雙休本來就是常規休息時間,兩天休息才能補足五天的精力缺損,而隻休一天工作六天,身體的虧損在休息日内沒有辦法完全回複,學生普遍認為如今消耗、老來得病不值得。
家長們可能認為學生們的考慮角度比較自私任性,但實際上隻是大學生們根據自己人生準則和規劃而做出的行動,而這一代人的态度帶入職場,或許對我們來說不算壞事。
00後大學生進入職場,會帶來哪些新氣象?如今的社會之卷,壓力之大,身處其中的80後、90後是最清楚的,他們是這一時代的中堅力量,因此也是對于這種壓力承受組多的人,高壓之下,打工人痛苦不堪。
而在各行業的攀比競争中衍生的各種不正當“潛在條文”,也在無時無刻不在試探着大家繃緊的神經,可無論神經如何繃緊,總要崩下去,因為生計在推動我們往前走。
其實有些已經被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和事情,并不意味着那就是對的,比如單休,比如設定指标變相減薪,又比如那些因為工作量無條件上漲而合理化的加班。
這些都是不合理的,但在為生計所迫的打工人們一次又一次的忍讓中,他們變得合理起來,甚至變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則”,一句“都是這樣的”,掩蓋了多少不公與心酸。
所以有時候真的很迫切的盼望被稱作“叛逆本逆”的00後進入職場,好好攪動一番風雲,用自己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去沖撞那些不合理的制度,讓大家都能喘口氣。
00後也确實這麼做了,他們在職場中的守則似乎就是“不忍”,從加班不忍,到畫餅不忍,00後用行動沖撞着職場的黑暗,也激勵無數80後、90後拾起勇氣,争取自己的權益。
因此,當00後大學生試圖打破這些“規則”,沖撞這種扭曲的職場價值觀時做出的行動,大家也要理性判斷,不要一味将其定義成“任性”,但有時候,00後自己也要區分這一點。
寫在最後
雖然大部分00後都是因為自身定位清晰而“任性”的,但也不乏一些眼高手低,能力不足卻渴望高薪的學生,這些學生在職場可能很難找到合适的工作。
因此,學生們要記住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對目标崗位的能力需求和自己的能力有比較清晰的認知,如果能力不足就抓緊時間努力填補,不要一味坐井觀天,隻會耽誤找工作的黃金時期。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