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無知都是令人遺憾的,但是對性這樣的事無知則是嚴重的危險。——羅素
當代社會已經是一個更為開放和包容的社會,但是很多人還是“談性色變”,“唯恐避之不及”。
談性色變
對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當孩子有了模糊的性别意識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慢慢對其進行一些基本的性教育。
下一次,當天真單純的孩子問你:“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啊?”請不要再用“垃圾桶裡面撿的”“買東西送的”這種話來搪塞甚至責罵孩子瞎問了,如果你實在知識有限,或是确實難以解釋,你可以試着以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告訴她們:“爸爸媽媽互相深愛着對方,所以就決定把你創造出來,有了你,爸爸媽媽會過的更幸福!”
你還可以告訴孩子:凡是衣服遮住的地方誰都不能碰哦,即使是爸爸媽媽也要經過你的允許。讓孩子更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隐私,如何學會拒絕不懷好意的人……
青春期的性教育,我們重視的還不夠。
我印象很深,初中和高中的生物課,男女生人體構造那一章,老師總是可以以各種理由完美的略過不講,導緻我們學生學習這一章節内容都偷偷摸摸的,好像在看什麼見不得人的書,老師本應教書育人,解除我們的困惑,卻對性這青春期的一大重要課題避而不談。還有好多女生月經初潮時,以為自己得了病,連經期基本的衛生常識都不知道,最後導緻婦科感染并引發痛經。好多男生青春期遺精被一些無知的父母說成是“這麼大了還尿床”“不害臊”,還不停的拿這種事情到處說,調侃自家孩子。殊不知這可能會導緻孩子苦惱和自責,甚至自卑并且封閉自己,不和外界接觸。然而這些都是進入青春期的正常現象。
成年人也未必了解性。
我曾看過一個新聞,一對博士夫婦結婚幾年都懷不上孩子,很少着急,于是跑去醫院咨詢,結果讓人驚掉下巴!這對知識淵博的夫婦,居然以為在一起睡覺就可以懷上孩子了。還有一些成年人,連基本的婦科常識都了解甚少,也不會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導緻婦科病纏身。
性并不可恥,它就像我們平時吃飯睡覺一樣正常,而且伴随着每個人的一生,性教育的意義是深遠的。性教育不是鼓勵性,提倡性,而是有以下目的:1、打破性無知和性可恥。
2、幫助所有成年人在性生活裡享受快樂。
3、了解兩性差異和性别交往的奧秘。
4、幫助公衆建立開放的态度,推廣更安全的性行為。
5、預防艾滋病等性病,減少醫學的介入。
6、反對“隻有一種是正常的”,理解并包容“性少數群體”。
7、支持具有創造性的研究和社會工作。
希望未來的社會,大家可以像談論日常生活瑣事一樣談論“性”,打破性無知和性可恥,每個人都能充分的了解自己的身體,每個人都能好好的愛護自己的身體,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創作不易,還請多多點贊并關注我,希望我的每一篇文章都能給你帶來幫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