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心理學隐藏的定律

心理學隐藏的定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2 13:22:50

心中有戾氣,發出去,傷害人際關系;憋回去,憋出内傷。戾氣從哪來,又該到哪去?

心理學隐藏的定律(心理學胸中總有戾氣)1

曾經有一個讀者私信問我一個比較"空泛"的問題。她說:我總是感覺自己内心的戾氣很重,我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可是一遇到一些人和事,我還是會升騰起這種戾氣,并且壓抑這種負面情緒的時候很痛苦,我想問問,我該怎麼改變内心的這種狀态,真正的放下呢?

在心理咨詢的時候,我們并不會在空泛的理論框架内探讨一個現象,而是要通過來訪者的感受,貼近具體的事件,從ta具體且細緻的感覺、行為入手,由面到點,再由點及面,一點點接近真相。但是我想她的這個問題又很有代表性,我想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的困惑,所以在今天嘗試解釋一下。

事實上,很多人都說要"放下",但是一遇到事還是放不下,從佛家的角度,"放下"本質上是開悟,當一個人開悟的時候,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内心豁達澄清,很多曾經糾纏自己的問題忽然變得都不是問題了,這是很多"内求者"的曾經體會過的來自精神層面的愉悅和輕松。從心理分析的角度,所謂的放下,其實是明白了困擾我們的東西它是從哪來的?知道了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建立新的反應模式應對困擾,同時,也就知道了以後我們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應該如何處理所謂"知則明",當"潛意識的東西被呈現,成為意識層面的内容"時,很多困擾也就不藥自醫了。其實仔細想想,兩者有相通之處。

為什麼知道很多道理但是卻還是做不到呢?答案在于那些"道理"還停留在比較淺層的意識層面,并未進入到潛意識,也就是說,其實你所謂的"懂"還是沒有真正修通的懂,并不算真的懂。另外,改變一個人固有的認知模式、情緒模式、行為反應模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反複的覺察、自省,需要刻意的嘗試、糾正,也需要不斷的給自己正向的強化,才能一點一點的摒棄固有模式,創建新的模式。

改變自己真的是一個不太容易的過程。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進行一些探讨:戾氣從何而來?我們如何消除内心的戾氣?

心理學隐藏的定律(心理學胸中總有戾氣)2

1. 所謂"戾氣",其實就是"攻擊性"

戾氣,是暴戾之氣的意思。即一種殘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或風氣,如果換成心理學的語言,我會稱之為"攻擊性"。

攻擊性是人的天性,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活着,最基本的的内驅力就是力比多和攻擊性,所以,人有攻擊性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于超出了一定的限度,會帶給我們自己和他人影響和傷害,也會損害我們自身的人際關系。這就是為什麼覺察到自己戾氣較重,就想要壓制它的原因。

心理學的不同流派對攻擊性有不同的解釋

① 精神分析流派

剛才我們已經說過,精神分析認為攻擊性是人的基本内驅力,精神分析認為,每個人都具有一種無意識的"死本能",即一種自我毀滅的無意識願望。但是,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不會傷害自己,所以這種自毀的沖動,就會無意識的轉向外面,以攻擊别人的方式表達出來。

新精神分析的理論傾向于認為攻擊性産生于挫折,也就是當一個人在達成自己目标的行為受阻的時候,就會産生攻擊行為。一個處在巨大的挫折體驗中的人,有可能出現比較持久的攻擊行為。當然,大多數時候,人們都對自己的攻擊性很難覺察,它們是隐藏在潛意識中的,但是卻會透過潛意識來支配我們的行為。

精神分析一般會從人的早年和父母的經曆中尋找現在的行為反應模式,如果在早年,家庭環境經常讓孩子體驗到挫折感,對孩子自主探索總是有不同類型的控制、打擾、幹涉,那麼這個孩子内心的攻擊性就可能比較大。生活中遭遇的人或事總是不能如他所願,總是能喚醒他

Ta潛意識裡的挫折感,這個時候ta就容易産生比較激烈的負面情緒,也就是戾氣。

② 人本主義流派

人本主義流派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他們不認為人生下來就有攻擊性。如果能在富足和充滿鼓勵的環境中長大,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善良、樂觀的人。而當某些因素妨礙了這種自然的成長過程,就會出現問題。

人本主義流派認為,當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孩子就會富于攻擊性如果兒童形成不良的自我形象,他們就有可能在遭遇挫折時對别人産生攻擊性行為

雖然人本主義和精神分析在"先天性"這部分的觀點不同,但是我們卻可以看出,它們都比較強調早年家庭影響帶給一個人人格方面的影響,他們也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挫折感"

③ 行為主義&社會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者認為,人是"習得性"動物,人的任何行為都是習得的。所以,像學會其他行為一樣,人的攻擊行為也是學習來的。同時,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還接受了某種行為的強化影響

比如一個孩子在遊戲時稱王稱霸,他會發現打架很有好處,他們可以先訴諸武力,然後就可以獲得"特權",想玩什麼玩什麼,因為别的孩子會害怕他們。

而解釋行為的關鍵在于,得到好處(被強化)的行為就會得到重複。于是,他們在遊戲時稱王稱霸的行為就會持續出現,并泛化到其他場合,如果這種攻擊性行為不斷的得到好處而非懲罰,他們長大後就會變成攻擊性很強的成年人。

除此之外,人的習得性還表現在模仿同伴上。比如兒童看到攻擊别人會帶來好處,ta就也會學習這種行為模式。

④ 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探索的焦點是"富有攻擊性的人是怎樣加工信息的"。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講過ABC理論,我們對一件事(一個人)做出的反應,關鍵取決于我們怎麼"解讀"這件事(這個人),也就是我們的信息是怎麼樣加工的?

環境中的一些特殊情節,比如說對打鬥的想象,往往會引發攻擊性的思維和情緒。當強烈的攻擊性思維産生時,人們往往把所處的情境解釋為"威脅情境",并對威脅者産生攻擊性,甚至做出攻擊性行為。

⑤ 特質流派、生物學流派

這兩個流派更多的傾向于一個人先天的因素,比如特質流派更看重攻擊行為的個體差異和穩定性。例如一些研究者曾經測量了8歲兒童的攻擊特質,當參加研究的小學生長到30歲的成人時,研究者對他們再次進行訪談,他們會發現,那些在小學時被确定為攻擊性強的人,成年後也變成了愛攻擊的成人。

而生物學流派也對攻擊行為的穩定性比較感興趣,他們會認為遺傳素質是攻擊行為穩定性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說,有些人天生就具有攻擊性的素質,加之其教養環境的影響,他們長大後就成為了愛攻擊的成人。

當然,從進化論的角度也可以對攻擊性進行解釋,比如男性比女性的攻擊性強可以解釋為男性天生具有控制競争對手的需要。

⑥ 綜合結論

以上是幾種主要的心理學流派對"攻擊性"做出的解釋,它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攻擊性産生的原因,這幾種解釋并不矛盾,隻是強調的重點有所不同。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攻擊性是相對穩定的,它反映了某種攻擊性的特質(特質理論),但是人們也可能把某些模糊不清的事件解釋為威脅事件(認知理論),因為過去他們就曾經這樣被人攻擊過(行為主義/社會學習理論)。而愛攻擊的人可能生而具有以攻擊方式對待威脅的傾向(生物學流派),但是如果他們生活在一個不經常受挫的環境裡(精神分析流派),或者生活在一個基本需要能得到滿足的家庭裡(人本主義學派),他們将會克服自己的攻擊傾向

有了這個比較全面的解釋,我們也就知道了自己身上的戾氣來自哪裡。在這裡,我們更傾向于探讨早年家庭環境的影響,比如說出于長期的無意識的心理不滿足狀态、長期出于潛意識水平的壓抑/受挫狀态,以及家庭成員的人際交往模式(家長的示範作用)….

所以,覺得自己身上戾氣較重的人,可以嘗試從以上這三個方面進行自我覺察。

心理學隐藏的定律(心理學胸中總有戾氣)3

2. 覺察即療愈

知道了自己的"傷"的來龍去脈,從某種程度上說,也就等于知道了我們努力的方向。對于任何改變,都要從覺察開始

井底之蛙從來不會認為自己看到的天空太小,同樣,如果一個人不認為自己有"問題"或者需要修正,那ta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改變。在心理咨詢中,咨詢原則是"助人自助",也就是咨詢師幫助來訪者找到自己的潛質,發揮其自身的能動性完成個人成長。

所以,覺察即療愈。覺察的過程,就是将潛意識意識化的過程,當這些無名之火被覺察,我們也就有了探索它、解決它的可能

生活中,時時處處皆心理。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作為我們覺察自己的場所。我們所說的覺察,就是抓住那些平時稍縱即逝的心理變化,把它們呈現在"桌面"(意識層面)上仔細觀察

比如說今天我騎着車子走在路上,忽然從旁邊沖出來一個人,吓了我一大跳,差點摔倒。于是我怒火沖天,恨不得上去踹他兩腳才解氣。這樣的一個場景下,"恨不得上去踹他兩腳才解氣"是我的自動化反應,也就是我一貫的、熟悉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模式。這種戾氣和沖動,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會很快的湧現出來。但是我們可以抓住自己的這股戾氣,在事後進行覺察。

我們可以仔細體會一下自己當時的感受:憤怒、惱火、驚吓…..然後再順着這些感受體察一下在當時,在我們身上發生了什麼?對方的什麼行為讓我們産生了那些情緒?而我們的自動化思維——"恨不得踹死他"又是基于什麼樣的心理和感受産生的?

這,就是覺察。

如果這樣一件事發生了,不管我們當時就罵了對方一頓發洩怒火,還是強行壓制了,這件事過去就讓它過去了,之後沒有任何覺察和反思,那麼我們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改變,我們就有能還是會說:我身上戾氣很重,自己也知道不好,但就是不知道怎麼改。

再說一遍:一切的改變,先從覺察開始。覺察自己,覺察環境,覺察他人….覺察是一種能力,而覺察本身,也是一種療愈。

心理學隐藏的定律(心理學胸中總有戾氣)4

3. 表達即療愈

任何情緒都不能壓抑,一旦情緒被壓抑,就會進入潛意識,成為難以拔除的"刺",影響我們的人格,幹擾我們的行為。所以,在心理咨詢中,表達性療愈技術是一門重要的技術。

當我們覺察了自己的戾氣,就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表達它,而不是靠"超我"壓抑它。因為壓抑越多,你的戾氣反而可能會更重。

戾氣也可以大體上劃分到情緒的一種,它是集合了憤怒、偏激、暴躁、怨恨等多種負面情緒的綜合情緒。所以,處理戾氣,首先要處理情緒

① 命名情緒

當一個人有一股"無名火"的時候,往往意味着它的這個火氣還沒有被命名,也可以說,這個憤怒讓ta自己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挫敗感,因為他根本搞不定它。反過來說,假如我的火氣是有名字的,那也就是說我的火氣不算太大,還在我的操控範圍之内。能夠給自己的情感命名,例如害怕,恐懼,煩躁、焦慮等,就意味着我們的情緒被看見了。當一個情感被命名之後,它就不再是原來的情感,它就可以從不可忍受變成可以忍受

精神分析學家比昂在講主客體關系理論的時候,特别強調了媽媽對孩子的α功能,比昂将情感分為兩種,一種是受的了的,一種是受不了的。後者稱為β元素,前者稱為α元素。将β元素轉換為α元素的功能,叫α功能。比昂認為,"好"的媽媽可以作為承接孩子情緒的一個穩定的"容器",将孩子不能承受的情感給予概念化,或使之更有邏輯,更加理性,再返還給孩子

通過對情緒的認知和命名,讓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有了更清晰的認知,也就減少了負面情緒帶來的傷害。

心中常有戾氣的人,一般而言都是在早年和父母的關系中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的人,所以,他們自己處理和化解情緒的能力較弱,成年之後,學會命名情緒,是其改變自己的重要一步

心理學隐藏的定律(心理學胸中總有戾氣)5

② 真實表達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會好好說話,所以,真實表達技術也是心理咨詢的一項重要工作。心中戾氣較重的人,要學會如何使用真實的表達方式,使自己的情緒得到合理的宣洩。

與情緒被命名後它的力度就會減弱很多一樣,情緒被表達,它的殺傷力也就消減殆盡。真實表達的要素包括:客觀的描述事實,說出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期望

比如我們剛擦完地,老公回到家就踩了幾個鞋印。這時候我們可能會非常憤怒,想把對方痛罵一頓。如果采用真實表達的方式,我們可以這樣說:老公,我看到你回來後沒及時換鞋,在屋裡踩了幾個鞋印(陳述事實),我對此有點不舒服(表達感受),因為在你回來之前我剛把地擦幹淨。你下次回來能不能注意一下,先換上鞋再進屋?(表達期待)

當我們可以不壓抑自己的情緒,并且客觀而真實的将其表達出來,我們的情緒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釋放如果每一件事都及時的宣洩自己情緒,就不會有大量的負面情緒積壓在心裡,發酵變質,形成一股難以遏制的戾氣了

心理學隐藏的定律(心理學胸中總有戾氣)6

3. 改變認知

情緒ABC理論中,影響我們情緒的往往是我們對事件的解讀,也就是認知。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的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改變自己内心中的敵意,減輕自己的戾氣

第一,豐富認知。同一現象有多種可能,我們隻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解讀對方,并産生戾氣。

比如走路時對方看了我們一眼,戾氣較重的人可能會非常生氣,認為對方是挑釁,對自己有敵意,但事實上,這個現象有多種可能,比如對方隻是無意識的看了一眼,比如對方是因為好奇(因為看到你臉上蹭了點髒東西),也可能是對方覺得你很眼熟….

當我們知道一種行為或者一件事,其背後的原因未必是我們想象的那一種,實際上也就豐富和矯正了自己比較偏頗的認知。

第二,看到自己的敵意

一般敵對因子比較高的人,會覺得周圍的環境和他人對自己很不友好,這實際上是一種心理投射。

心理投射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就是我們會将自己的東西說成是别人的。心中戾氣較重的人,一般都有自居受害者的傾向,即在心中将自己視為"弱者",在潛意識裡認為是别人對自己不友好,欺負自己,為了自保,就會滋生出很多憤怒的情緒保護自己

當知道了這一點之後,就可以有效的覺察自己,到底是對方招惹了自己,還是自己有敵意?答案往往是後者。

第三,區分邊界

一般易激惹的人,都是邊界不清的人,這樣的人在人格上處于巨嬰狀态,即在潛意識裡希望自己可以掌控局面,掌控他人

一個人格成熟的人,能夠很好的區分自己與别人的邊界,當别人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尤其是對自己否定的觀點)時,能夠有效的區分别的觀點和真實的自己之間的區别。這其實就是一種邊界感——即别人有權利表達他們自己的觀點,即使和我的不同,或者我認為他說的不對,那也是别人的事,跟我無關。

很多人無法做到邊界的區分,所以很容易被外界所影響,産生強大的戾氣。

心理學隐藏的定律(心理學胸中總有戾氣)7

4. 積極的接納自己vs 積極心理暗示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會對自己有一個恰當的評估,既不會盲目自信,也不會過分自卑。而擁有成熟的心智,首先要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是一個終生課題,絕大部分人都在這個課題上有或多或少的偏頗。那些内心充滿戾氣的人,其實是對自己首先不接納的。他們不能恰當而準确的評估自己,會對自己身上的很多"弱點"有嫌棄、厭惡。他們會對和自己有相同特質的人特别讨厭——實際上的投射了對自己的厭惡,同時,他們也會對來自别人的評價特别敏感——不允許别人說自己認為的缺點。

可以說,一個人的心智是否成熟,很重要的一個指标就在于他接納自己的程度。

戾氣重的人,要經常覺察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是否過于嚴苛或寬松,需要不斷的用客觀事實來調試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一個人,隻有對自己做到接納,才有可能接納别人,接納世界,接納和自己的不同。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所以,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因為實際上從來沒有完美,而不完美往往是最真實的自己。

在生活的曆練場中我們不斷的覺察、自省、修正之後,我們還要給自己不斷的積極的心理暗示。心理治療,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新的條件反射替代舊的條件反射的過程

就像行為主義認為的那樣,我們的行為都是長期潛移默化形成的條件反射,而改變,就是要建立新的條件反射。我們需要在自己做出哪怕微小改變的時候及時的肯定自己、鼓勵自己,并用較好的結果強化自己的行為。

人的一生,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個催眠的過程。我們早先的經曆,是被我們的養育者(父母)催眠的,而我們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在成人之後,即使自己的精神胚胎發育的并不完善,但依然擁有絕對的選擇權

我們可以選擇重新"催眠"自己,用積極正向富有建設性的新行為模式替代舊的,不斷給自己鼓勵和強化,這樣的一個自我修複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一個人個人成長和人格完善的過程

每個人都“在路上”,哪怕你現在心中充滿戾氣也無需氣餒,因為這恰恰證明你前進的空間還非常廣闊。

心理學隐藏的定律(心理學胸中總有戾氣)8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并存,厭惡各種僞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