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IQ(智商)已經非常認識,而近年大衆對EQ(情商)亦多了關注和了解,那有聽過AQ嗎?AQ究竟是甚麼?
AQ是Adversity Quotient的英文縮寫,中文是逆境智能,短稱「逆商」,意思是一個人的抗逆力水平。那甚麼是抗逆力?顧名思義,抗逆力是我們抵抗逆境的能力,又稱心理韌性或複原力。它可以讓人調節生命中的大小變化,變得能屈能伸、有靈活、彈性,同時盡量以積極、冷靜的态度和方式應對負面事件、困難、逆境。「逆商」這概念是由美國的保羅.史托茲(Paul Stoltz)博士在1997年研發;他經一項為期20年、10萬個以上的個案研究發現,成功的關鍵不是天份、學曆、技能、也不是财富,而是面對逆境的能力的水平,他将其稱為「逆商」。而世界各地無數大企業、機構已采用這概念,亦包括他研發的「逆商」測試作為聘請、晉升員工(尤其是領導階層)最關鍵考察的因素,這已是不容忽視的大勢。那我們有否準備我們的下一代在這大勢下成功?
要真正的「赢在起跑線」,家長們最需專注的不是要孩子俱備百般武藝去「赢」或攀得有幾高,相反地是要培養孩子「輸得起」。無論一個人有多聰明能幹,都不可确保永遠站在優勢、将來的路也風調雨順,不如意和挫折是必然之事。所以該反思的是,我們有否培養孩子擁有強大的抗逆、解難能力去面對人生不可避免的變幻無常、高低起伏,跌倒後可以樂觀地爬起來繼續向前走?這本是基本道理,但在近年好像已被忽略。當一個人「輸不起」,會容易感到焦慮、無望、無助、抑郁、甚至選擇結束生命,這類新聞近年并不罕見。當然我們不是要批評或責怪這些人;這隻是反映了我們現今社會不重視抗逆力這方面的教育和培訓,而很多家庭也疏忽了培養這價值觀和能耐。
「輸不起」是因為「輸了」、「失敗」、「跌倒」都被過份地災難化,被看成永遠的絕路、無可救藥的無能;聽起來都感到可怕絕望。「輸不起」亦因為個人根本沒有這經驗和能力去面對挫敗。在繁華的太平盛世,甚麼都得來太易;幸福安穩、物質豐盛都變得理所當然。而父母愛子深切亦是人之常情,當然不希望看到孩子受到任何一點「苦頭」。适當的愛惜孩子是必須的;但過份保護、溺愛卻會剝奪孩子的學習、成長的機會和權利。逆境正是培養、增強抗逆力的必要條件。當孩子遇上逆境時,請抓緊機會,不要急着替他解難、鋪路;該給予适當的引領和支持,讓孩子經曆走過難關。今天父母陪伴孩子上這寶貴的人生課程,他日孩子将可擁有一顆柔韌頗強之心(而非不堪一擊的「玻璃心」)去面對赤裸裸的現實生活,在遇到逆境時可以他堅定地、自信地「輸得起」,繼續走向成功、快樂之路。
本文來自「呢啲媽咪LadyMami」原創,如有抄襲,将追究版權,支持原創,歡迎轉發,如需轉載,請标明文章出處,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