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預算會計年末怎麼結轉?
(1) 财政資金不允許結餘分配,隻能形成财政撥款結轉或财政撥款結餘。
(2) 結轉類資金不參與分配。
(3) 自有資金允許分配,分配順序如下
事業活動當年負結餘時(其他結餘),将負結餘通過"非财政撥款結餘分配"科目轉入到"非财政撥款結餘-累計結餘"中。
事業活動當年正結餘時,先補虧,補虧後無剩餘,到此結束。
事業活動當年正結餘時,先補虧,補虧後有剩餘,剩餘部分再進行結餘分配。
"經營結餘"科目餘額為負時,不允許結轉。科目餘額為正時,參與分配。
(4) 對"财政撥款結轉""财政撥款結餘""非财政撥款結轉""非财政撥款結餘"的二級科目之間進行對沖。
對沖後除"累計結轉"或"累計結餘"外的其他二級科目餘額清零。
将财政預算撥款收入和支出類科目中的财政撥款支出全部轉入"财政撥款結轉";對于财政撥款中符合結餘性質的項目餘額轉入"财政撥款結餘"。
2. 限定性和非限定性收入的區别
(1) 定義上不同
限定性淨收入是指民間非營利組織資源提供者或者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資産或資産所産生的經濟利益的使用所設置的時間限制或(和)用途限制。
非限定性淨收入是指資産提供者對所提供資産或者資産的經濟利益的使用和處置未提出任何限制條件而形成的淨資産。
它一般來源于提供服務、銷售商品的收入、收到非限定性捐贈和進行對外投資收到的股利和利息,扣除上述收入而發生的費用而取得的資金淨流入。
(2) 限制條件不同
非限定性淨收入是民間非營利組織報告期内淨資産總額,減去該期内限定性淨資産後的餘額。
也就是說,報告期内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淨資産中,不受捐贈人等所定條件限制的那部分淨資産。
這并不意味着在使用這類資金的時候,就不受任何限制,實際上,這類資産在使用的時候要受某些規章制度或在業務過程中訂立的合同或協議的規定的約束。
時間限制要求資源隻能在特定時間内或規定的日期之後使用,用途限制要求資源用于特定目的。如某捐贈組織于2009年向當地民間非營利醫院捐贈500000元,但要求該醫院隻能在2010年後才能用于特定目的。
3. 銷售營業收入和營業收入的區别
銷售營業收入和營業收入的關系是:
銷售營業收入是營業收入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據财經發揮制度,按照管理層次的原則,組織企業财務活動,處理财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銷售營業收入是組織企業财務活動,處理财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銷售營業收入以營業收入為中心,平均稅率對企業管理中所需資金的籌集、投放、運用和分配以及貫穿于全過程的決策謀劃、預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進行的全面管理。
銷售營業收入職能的控制性決定了必須以營業收入要素為中心。銷售營業收入的職能包括财務預測、财務決策、财務計劃、财務控制和财務分析評價。其中,财務決策和财務控制處于關鍵地位,關系到企業的興衰成敗。
銷售營業收入與營業收入的區别如下:
(1) 考核内容不同
銷售營業收入主要考核能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憲法、法令,是否具備工作人員應有的道德品質、是否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的業務技能,以及必備的文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而營業收入主要考核,出勤情況、學習成績和工作态度,完成任務的數量、效率等。
(2) 稅率不同
銷售營業收入的稅率是17%,可以抵扣開具了增值票購進貨物的稅額;增值稅的稅率是4%(商業)或6%(工業)。但是不能抵扣進項稅金,也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而營業收入購進小規模的貨物能抵扣進項稅金。
(3) 票據方面的區别
銷售營業收入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和增值稅專票,而基礎會計隻能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專票,也就是一般納稅人,可以為公司抵扣一部分稅率。而營業收入不能進項抵扣。
4. 認繳出資和實繳出資的區别
(1) 認繳出資額是指公司各股東承諾應向公司繳納的資本數額,各股東認繳的出資額之和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後就是公司的注冊資本。認繳出資額應該在公司章程裡明确記載。
(2) 實繳出資額就是各股東按照章程規定的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實際繳納的出資額。
(3) 2014年3月1日前公司注冊登記既要登記注冊資本(認繳額)也要登記實版收資本(實繳額)。公司法修訂後公司注冊權隻登記注冊資本,不再登記實收資本,所以注冊登記時不要驗資報告了。
(4) 這是登記制度的改革,過去是"實繳登記制",實繳資本到位才能登記設立。現在是"認繳登記制",股東認足出資額就能登記設立。
5. 技術服務費計入什麼科目?
技術服務費包括賣方提供的技術指導和買方人員的技術培訓費用。
技術服務費計入管理費用科目,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技術管理費
貸:銀行存款/現金
對方開來的服務費增值稅發票會計分錄:
借: 管理費用-技術服務費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産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包括:企業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百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工會經費、董事會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産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等。
參考資料:中國會計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