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考前孩子的心理輔導

高考前孩子的心理輔導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4-05 14:26:28

今年高考落幕了,莘莘學子終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但有家長反映,高考結束後,孩子天天宅家睡大覺,感覺六神無主,不知所措,讓做父母的很擔心。

對此,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心理學分會會長、哈爾濱醫科大學心理科學與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楊豔傑教授指出,這是典型的“考後綜合征”。現在許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學生高考前的心理輔導,對高考後的心理輔導卻關注不夠。在許多人眼裡,高考結束意味着身心的全面“解放”,可對于還要經曆估分、查分、報志願、等錄取的考生而言,“後高考時代”的心理考驗并不亞于考前。

高考前孩子的心理輔導(幫孩子度過高考後的心理波動期)1

關注考生行為變化

考生在經曆了長時間的緊張備考之後,各種心理需求在高考結束後“井噴”——即考生的心理狀态和日常作息等與考前形成巨大變化與反差,同時在等待成績、填報志願和等候錄取的過程中,往往會呈現出焦慮、迷茫和煩躁等心理、情緒以及行為的變化。

高考出分前後,家長應格外注意考生的哪些行為?楊豔傑教授給出了4個方面的提醒:

一是失落自卑。有的考生沒有發揮好,考後感到前途渺茫,悔恨平時不用功,浪費了美好的時光,覺得對不起父母、老師,辜負了他們的期望。考試失利嚴重損害了考生的自尊心,讓考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二是焦慮抑郁。成績尚未出來之前,自己心裡沒有把握,持續焦慮煩躁,因而吃不好、睡不好,擔心不能上理想的大學,每天惶惶不安,情緒不穩定。有的考生還伴随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甚至性格突變暴躁,讓人感覺難以理喻,嚴重者甚至輕生。

三是過度享樂。部分考生認為高考結束便意味着自己熬出來了,得好好犒勞一下自己,彌補一下多年來的艱辛。尤其是2022屆考生在高中學習期間趕上新冠肺炎疫情,對疫情的憤懑加劇了對享樂的追求,一些人會毫無節制地玩。也有一些家長有彌補心态,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事實上,每年高考後都會有樂極生悲的案例發生。

四是價值感缺失。部分考生在考後喪失了學習目标和動力,價值感缺失,十分迷茫。部分考生受到學習、就業、社會關系、家庭關系等方面壓力的襲擊,心理健康受到較大影響,更容易滑入價值感缺失的“陷阱”,難以自拔。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該如何面對和緩解考生的“考後綜合征”呢?楊豔傑教授給考生家長和考生提出了建議。

家庭教育歸位。新冠肺炎疫情對家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考後是學生重新回到家庭教育的時段,家長一定要利用這段時間與孩子開展積極的親子溝通,着重教給孩子為人處世的方法。

做情緒的收納箱。高考後,家長也不能缺位。無論家長個人心境如何,都要為孩子的良好情緒助力。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這段時間的生活規劃,指導孩子充實生活,也可安排一些家庭活動,比如,一起到戶外散步、賞景等。家長應避免與孩子反複談論高考話題,不在無形中給他們增加壓力。

家長隻有穩定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做孩子情緒的容器。當孩子表達情緒時,要做積極的傾聽者,給他們發洩的機會。

調整負性認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的學生可能存在一些絕對化的消極觀念,比如,“沒考上大學,人生沒有希望了”“我隻能去一流大學讀書”“沒有選擇到我喜歡的專業就沒有任何意義”……這種認知模式在遭遇挫敗時,會把當下的困境更加負面化和絕對化,勢必加重無望、沮喪和悲觀。

仔細想一想,高考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嗎?受教育的渠道越來越多,讀心儀的學校和專業的途徑更加多樣化。沒有考取心儀大學的學子,完全可以通過考研、複讀、職業教育等,打開另一片天地。

學會自我調節。重要的未知事件容易勾起人們的焦慮情緒。考生要學會接納負性情緒,通過有效手段幫助自己面對和處理。比如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做深呼吸放松練習,閉上眼,緩慢地深深地吸氣、呼氣,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保證整個呼吸過程是舒緩的。此外,還可以伴着輕緩的音樂,想象最能讓自己感到舒适、惬意、放松的情境,比如置身于海邊、花園、野外等。這樣的深呼吸放松和想象放松訓練,有助于放飛心緒,保持平和心态。

培養理性思維。高考成績出來後,向來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但其實不管結果是否如意,生活都要繼續,與自己達成和解最為重要。高考後的路該如何走?嘗試把自己面對的幾個選項的利弊一一列出,進行理性分析。

需要提醒的是,沒有一個抉擇能代表絕對的好與壞,人們看到的隻是眼下,如果站在将來的某個時刻看當下的選擇,也許好壞就會發生改變。因此,不用過分糾結于眼前抉擇的對與錯,多方聽取建議和經驗,結合自身情況深思熟慮後作出的選擇,一定是最好的。勇敢地走出這一步,不良的情緒也會随之消散。

“高考隻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關卡,希望所有考生都能順利度過考後的心理波動期,不再迷茫困惑,理性看待問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并相信自己未來的征程會有一路繁花。”楊豔傑說。

高考前孩子的心理輔導(幫孩子度過高考後的心理波動期)2

文:健康報特約記者 衣曉峰 通訊員 郭伯堂

來源: 健康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