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恥下問故事順序

不恥下問故事順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1:33:35

Hi,我是現黎小姐!

今日,抄書内容來自【孩子一生必讀的300個成語故事-啟蒙篇】

不恥下問故事順序(抄書第二十六天)1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事情,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于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虛心好學,為人正直。他去世後,人們授予他“文”的谥号,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予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谥号。”

不恥下問故事順序(抄書第二十六天)2

成語出處:這則成語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成語解釋:指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或地位、輩份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辱。

成語道理:正如孔子所說的“每一個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所以虛心地向地位各學問都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反而這種精神才是我們真正值得學習的。

不恥下問故事順序(抄書第二十六天)3

圖片來源:,網絡

學了這個成語,也我想起了羅翔老師曾說過:“一個農夫來到城市,看不懂交通規則,不要覺得他蠢,他隻是不理解,一個城裡人到了鄉下,分不清稻子和麥子,也不是他蠢,隻是他不理解。所以真心希望各位同學遇到和自己觀點不一樣的,能夠本着求同存異的心,不要帶知識的優越感。”這段話,羅翔老師這段話說的太好了,瞬間醍醐灌頂。

所以,遇到不認識的,不在自己知識範圍内的,我們都應該要做到不恥下問,求同存異的心。向不如自己的人,或是在不自己知識範圍内的請教,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反而這種精神才是我們真正值得學習的。

同樣的,希望大家也可以做到像羅翔老師所說的,當别人向我們請教的時候,能夠本着求同存異的心,不要帶知識的優越感。

#成語##正能量##抄書##抄書打卡##挑戰抄書100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