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鼎,即是鍋,其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最初的鼎是由陶制食具演變而來,由釜、陶支腳和竈的組合而成。
雖然禹鑄九鼎的傳說不絕于耳,但考古學家在偃師二裡頭的反複發掘,始終未能證實夏帝國九鼎偉業的存在。
确鑿的是,商之政由鼎出,商人将青銅鼎大量鑄造;到周代,鼎更加普遍,出現了“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的用鼎制度。鼎是王權的象征、國家的重寶,統治者往往以舉國之力來鑄造大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
鼎也是文化與美學的載體。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
中國人有一種鼎崇拜意識,“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無論是外邦還是中原,鼎出之政,既得到應許,也須根于天道人心。中心者,用鼎;喪心者,失鼎。信和用,就是這樣的關系——信之下無所不用,失信之下無用非罪。鼎的曆史,彰顯了以信論用而不是以用論信的法則。
文化評論家朱大可先生說:
鼎是所有傳統器物中最凝重的一種……它的莊嚴器型的和沉穩身軀,正是它日後飽受尊敬的原因……越過早期農耕時代的繁華景象,鼎在華夏國家主義體系裡的地位變得日益華貴,遠遠超出了尋常炊器的命運……鼎是中國曆史上最神奇的炊器:隻要統治者興盛了它就出現,王國衰敗了它就離去。這是多麼古怪的器物。它是有靈魂的物體,敏銳地感應着政治格局的變化,并且上升為青銅時代的器物領袖……
秦以後,作為權力符号的鼎逐漸退出曆史舞台。但迄今為止發現的諸多精美雄渾的先秦鼎,依然在博物館中震撼着我們。
奪人心魄 之 大禾人面方鼎
高38.5厘米,口長29.8厘米
寬23.7厘米,重12.85公斤
1959年湖南省甯鄉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
大禾人面方鼎腹部四面各以浮雕式人面作主體裝飾,面部寫實,特征突出,十分醒目。
這張人面表情威嚴肅穆,高顴骨,雙眼圓睜,眉彎曲,唇緊閉。雙耳肥大,上飾勾雲紋,下有手爪形紋飾。
鼎腹部四角有外凸的扉棱,并帶有齒狀凸飾,使形體莊重而富于動勢。足上部飾獸面紋,也飾扉棱,與腹部呼應,下有三道弦紋。耳外側飾陰線夔龍紋。整個裝飾層次豐富,清晰精緻,主題鮮明。
鼎腹内壁近口沿處有銘文“大禾”二字,字體宏偉有力。因此,此鼎亦被稱為大禾方鼎。
此鼎形制雄偉,在裝飾上以人面為飾,是目前全國唯一以人面紋為飾的青銅鼎。人面的形象極其奇異,給觀者一種望而生畏、冷豔怪誕的感覺,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識、祭祀風俗,以及審美意識的重要資料。
在商、周時期,青銅器以獸面紋作主題紋飾較為常見,人面紋飾較為稀有珍貴,此鼎以四個相同的人面紋裝飾器體主要部位,更加稀有而奇特。
從藝術價值上看,大禾方鼎運用反複、對稱的裝飾手法,布局嚴密,寫實與抽象紋飾結合。四組相同的紋飾集于一身,不僅強化了裝飾主題,而且給人視覺上以強烈的沖擊。
2007年,青銅器研究專家劉森淼提出新的理論,“大禾”或許與禾侯國有關,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上絲禾侯”的辭句,這句話的意思是上絲這個人會見禾侯。而方鼎是非常典型的中原式樣,流行于商至西周前期,是青銅禮器中的核心。在貴族中,隻有王室近臣和侯、伯以上方國國君才能使用。大禾方鼎出現于甯鄉,表明這裡曾是商的一個諸侯方國。它是這個方國國君擁有的一件宗廟重器。
劉森淼認為人面紋飾很可能是禾國信仰的神明或統治者形象,從紋飾寬圓的臉龐,彎如新月的眉毛,豐厚而無胡須的嘴唇,可以推斷其屬于女性。也許,當時大禾方國就是女權的天下,其統治者就是一個女人,關于她的一切往事早已無憑可考,唯一留下的,便是這件精美絕倫的青銅重器。
(文章轉自微信公衆号“青銅藝術”)
●●●
長按下圖,關注青銅藝術的微信公衆号
如您所知,我們的内容大部分都值得一看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點擊标題 即可閱讀)
文 博 / 曆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47522520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