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到底有沒有保質期?
說到香水的保質期,必須先聊聊香水的成分。
目前市面上的香水,主要成分都是香精和酒精,其中酒精能占到60%-90%的比例。這麼高濃度的酒精,是很難變質的。就如同有些酒精濃度很高的烈酒,放得越久反而越醇厚~不存在“過期”的說法。
香水也是一樣的道理,隻要保存得當,其實是沒有保質期一說的。就像Vilhelm Parfumerie公司創始人Jan Ahlgren說過的:“如果你的香水是以正确的方式保存,避免陽光直射,這時候香水就會像酒一樣,越存越醇,味道越來越好。”但注意,Jan Ahlgren這裡指的是未開封過的香水。
我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規定,化妝品必須标注生産日期和保質期。香水屬于化妝品範疇,所以國内銷售的香水都會在外包裝上注明生産日期和限制使用期限,通常是3年。這個期限和品牌、産品本身沒有關系。
國外的大部分香水包裝上,是沒有保質期的标簽,大部分隻有建議開封後保存時間。
甚至有一些香水連建議的開封後保存時間都沒有,比如Dior,包裝盒上就隻寫生産批号。一般品牌方對此的解釋是隻要沒有發生質量變化就可以正常使用。
沒有保質期就永遠不會壞?
想得美。如果能一瓶永流傳,别人還要不要做生意啦?
雖然沒有固定的保質期,但千萬不要以為香水從此就天下無敵了,放了多久都能用。如果不好好對它,香水也是會翻臉的,瞬間變質、變味給你看。
因為真正影響它品質的不是時間,而是存放的條件。
讓它變質的通常是不适宜的環境,如光照、高溫、開封等,都會對香水的保存時間有影響。
一瓶香水,如果保存得好,5年、10年之後味道依然美好,所以才有那麼多的古董香水愛好者。但如果保存的環境惡劣,天天暴曬,即便在所謂的保質期内,也仍然會變成風油精啊(嗯,這很科學)。
如何辨别香水是否變質?
記住女博士教你的入門口訣:察、顔、觀、色。
首先觀察它的顔色和質地。
有些香水時間久了會變色,但并不一定是變質,可能與香水使用的香料有關系。比如紅醋栗、香草、八仙花等香料都容易發生變色效果,通常顔色會變深,但并不影響香水的味道。
如果你發現香水的顔色變成很深的醬油色,同時質地也變得粘稠,甚至出現了沉澱物,那麼肯定是變質了。
然後再聞它的氣味。
時間會改變香水的味道。具體怎麼變,要看香水的品質和成分。有的香水經過了長時間存放,僅僅是喪失了前調,完全不影響中後調。這種情況下香水可以繼續使用,因為一款香水的中後調才是其靈魂所在,也就是古董香水所号稱的“随着時間的流逝氣味越發醇厚”。
還有的香水則會整體變質變得不能聞,發酸或者有其他異味,這時候就隻能丢掉了。
而一般容易前調消失的香水,通常都是使用了留香時間短的香料,比如檸檬、柑橘類。買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
另外,為了避免香水變質,再給大家一個忠告:香水請開封後24個月或36個月内用完。
盡管著名生物學家兼香水大神Luca Turin的觀點是,“香水能保存多久,因香水而異。隻有少數香水似乎會在幾年後變壞,但是大多數我們收集的香水是沒有最後使用期限的。”
不過細心的你們一定都注意到了,大部分香水的外包裝上都會印有“開封後推薦XX個月内用完”的字樣。還有的香水會印一個小罐頭盒标志,上面寫着24M、36M等,也是表示香水開封後的建議使用期限,以月為單位。
注意,這些都隻是對已開封香水的使用時間推薦,而不是要求。
因為香水一旦打開,不可避免會接觸到空氣,時間久了味道、品質就有可能發生改變,所以品牌才會推薦在開封後一定時間内用完。比如Chanel、CK都是建議24個月内用完。況且,這樣才能促進消費嘛~否則大家都一瓶香水用到老怎麼破。
如何延長香水的壽命?
敲黑闆啦。
香水大神Luca Turin在《香水指南》裡指出了保存香水的幾個秘訣:“如果你想長期保存你的香水,請保護它們遠離光線。而一支處在陰暗環境裡的香水可以保存200年。如果你不打算很快用完你的香水,請把它保存在盒子裡。”
200年雖然誇張了點,但也說明了避光的重要性~想延長香水的保質期,就要把它存放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的照射。香水的盒子最好保留下來,不用的時候裝進去收好,可以更好地防止它變質。
此外,溫度變化也是香水貯藏的一大敵人。
高溫或者忽冷忽熱的環境下,香水色澤容易産生變化,香水會更容易走味。香水的保存溫度建議在10°C~27°C之間。浴室等太過潮濕的環境,也不适合香水久居。
還要盡量減少香水與空氣的接觸。香水的噴頭要保持清潔與幹燥,使用後記得将瓶蓋蓋起來,避免揮發。如果有長時間不用的香水,可以将它們放在抽屜、保鮮盒中避光保存,這樣能大幅度延長它們的壽命。
所以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四個關鍵詞,避光、陰涼、幹爽、避高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