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關于人情世故有很多的風俗習慣,而最注重規矩的莫過于紅白喜事。紅事指的是婚嫁添丁等,而白事則說的是親人去世。
而喪葬作為人一生中最終的歸途,一般會更加的莊重一些。農村有句俗話這麼說: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從這句話就可見一斑。
包括很多農村的年輕人,可能對于這句話的意思都不甚明白,農村的喪葬有很多的講究,今天老王就說一說農村的喪葬文化。
報喪意思是通知親朋好友前來奔喪,俗稱“送信”。在親人去世之後,死者的子女就要四處去親戚家報喪。報信的人通常是死者的子孫小輩,一般先去舅家。
現在農村可能也沒那麼講究了,在古代的時候,報信有一整套的默認規範。報信的人要身穿重孝,見到收信人之後先磕頭,然後蹲在門檻旁邊不說話,待問話之後才能作答。等舅舅訓教安排完畢,說清楚死者情況和祭奠日期後徑直回家,不得拐彎串親。等報過喪之後,收到信的人就可以前去吊孝了,這就是所謂的“喪不報,孝不吊”。
謝孝是指孝子家中人向吊唁者行禮,這個行禮通常就是磕頭。磕頭者一般有死者的後輩擔任,俗稱孝頭。孝頭磕頭的時候是不分地點場合,亦不分長幼,因此有句話叫做“孝頭無大小”。
前來吊孝的人有親朋好友,如果客人來的時候沒有燒紙錢,那麼就不需要孝頭去磕頭謝禮,這就是“不燒紙錢不謝孝”的意思了。
農村白事還有這幾種規矩。孝子不離寸土:在北方的農村地區,如果家中有老人故去,孝子在發喪的這幾天,需要一直跪坐在靈堂中,不得離開。
百日不剃頭:在農村如果家裡有老人去世,孝子百日之内不能理發。古時人們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理發是對先人的大不敬。
孝年不貼春聯:在家人去世的前三年,這是服孝期,這三年是不能貼春聯的,而且過年時也不會去串門拜年,意為守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