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機場集團财務?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近年來,貴州航投集團在人才“引、育、用、留”上下狠勁、做實事,以“四有”聚英才促進高質量發展,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貴州機場集團财務?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近年來,貴州航投集團在人才“引、育、用、留”上下狠勁、做實事,以“四有”聚英才促進高質量發展。
彙才有方
2022年“人才日”組織召開人才專題會暨人才座談會。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航投集團圍繞發展戰略部署和“十四五”人才規劃目标,自覺做到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以最真摯的感情歡迎人才、對待人才。一是加強黨的領導,構建人才工作大格局。今年1月,航投集團成立了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黨委統一領導、“一把手”牽頭抓總、分管領導抓分管領域、職能部門各司其職、所屬公司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切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今年以來,航投集團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已經召開2次人才專題會,有條不紊推進落實各項人才工作,為人才工作指出發展方向。二是圍繞主責主業,引進緊缺急需人才。目前,全省民航運輸人才總量和取得相應資質的專業人才數量缺口較大。作為全省唯一的省管航空企業,航投集團圍繞“一核心三支柱兩平台”的功能定位,緊盯本土民航運輸人才需求缺口引進各類急需人才,推動企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近3年來,引進各類緊缺急需人才600餘名,為各闆塊業務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充分展現國企責任擔當。其中,在2021年通過選調、人博會、市場化方式引進的各類人才中,飛行、乘務、運輸、航空安全等航空運輸人才占比近90%,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力量進一步增強。三是圍繞行業亟需,開展柔性引才。圍繞當前集團及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與貴州開放大學(貴州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制定校企人員互聘、挂職管理辦法,實現學校、企業人才互相柔性使用;依托貴州民航人才基地建設柔性引進3名行業專家、高等院校專家,提供重要政策分析、行業指導、專業建議和專業培訓。
育才有格
分級分類開展教育培訓,加強政治引領。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學。”航投集團按照人才培養規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創新開發人才教育培訓“四大工程”——戰略工程、重點工程、基礎工程、希望工程,形成了以“四大工程”為載體的幹部人才培育新模式、新體系。一是突出政治引領,适應人才培育新要求。堅持分級分類對集團班子成員、黨員幹部、技術技能骨幹、員工等開展教育培訓,突出政治理論學習,增強培訓的針對性、适用性和靶向性,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引導人才與集團同心同向同行。二是豐富載體渠道,構建教育培訓新格局。開展“一書一課一交流”“人人都是好老師、人人都能上講台”“書香航投”等活動。同時,以現代傳媒和網絡技術為依托,通過企業官網、《航投先鋒》雜志、微信公衆号等載體構建形成網絡化、多角度、廣覆蓋、強滲透的現代教育培訓格局。三是探索“三大積分”聯動,創建學習激勵新機制。率先在國企探索将經濟激勵中的支部黨員積分、“學習強國”平台積分和薪酬晉級晉檔積分“三大積分”有效整合,制定《黨員學習教育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和《積分實施細則》,規定量化積分内容、分值設定、積分産生和獎懲規則,全方位激勵人才學習熱情,促進廣大人才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率提高。2021年,“三大積分”榮獲省國資委創新創意獎,激勵效果獲得上級積極肯定。四是打造“貴州民航人才基地”,建立全方位民航人才培養新體系。航投集團以“制度保障體系、組織保障體系、基地行為保障體系、招才引才體系、培育培訓體系、資金保障體系”六大體系為抓手,通過“飛行員畫像系統建設與核心教員培養基地、虛拟維修培訓教室建設與教員培訓基地、CCAR-147 維修培訓平台建設與民用航空器維修人才培訓基地、無人機培訓體系建設與考試取證培訓基地、校企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和職業技術培訓基地、臨空産業服務技能實踐基地”等各基地闆塊相互補充、協同發展的模式,推動形成以航空運輸需要為主體、民航相關技能類型為補充,多角度、多方面建設具有系統性、網格性、配套性的民航人才基地。目前,通過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開辦了航空學院,設立空中乘務、無人機應用技術、物流管理(航空方向)、民航運輸安全管理、機場運行和飛機機務維修航空類專業6個,在校學生3000餘人。在2021年全省職業教育大會上,航投集團作為全省唯一企業代表作了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經驗交流,獲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目前,産教融合實訓基地獲得中央、省發改委、省軍民融合辦各項資金9000餘萬元,各項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設立線上及線下結合培訓體系的無人機培訓基地已建設完成,并已服務電網、林業、消防、氣象等多個行業單位,成功培訓取證超500人次。
用才有度
2021年度“師帶徒”共簽儀式。
“駿馬能曆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好人才成長起來了,培養出來了,關鍵還是要用。航投集團通過打造“七個一批”——“提拔一批年輕管理幹部,儲備一批優秀青年人才,挂職一批技術骨幹人才,輪崗一批内部幹部員工,選調一批複合管理人才,引進一批外部優秀人才,獎勵一批先進典型人才”,堅持對人才用當其時、用其所長。一是深入開展幹部人才交流挂職。主動謀劃部署,組織開展2022年幹部人才挂職交流。選派30餘名優秀年輕人才開展内外部交流挂職,包括到央企挂職交流、省國資委跟班學習,所屬公司人才到集團總部跟班學習,集團總部優秀年輕人才到所屬公司墩苗鍛煉、兼職任職,加強人才多崗位培養和鍛煉,促進優秀年輕人才成長,增強人才綜合能力。二是大力選聘優秀人才。建立優秀年輕幹部庫,每年更新一次庫内人才。制定培養台賬,對人才進行跟蹤培養。壓擔子、壓任務、壓工作,使人才在攻堅克難中鍛煉能力、學習成長。自2020年建庫以來,累計入庫人才達30名。在2021年選聘的中層管理人員、主管級人員中,有近70%為優秀年輕幹部庫人才,優秀年輕幹部培養效果突出。三是大膽使用年輕人才。圍繞經營發展中心,大膽使用肯幹事、想幹事、能幹事的年輕幹部人才。目前,航投集團中層管理人員及所屬公司管理人員中,30至40歲正副職人員比例為28.6%,逐步建立起一支年輕、富有活力的幹部人才隊伍,在集團各項事業中發揮積極作用。
留才有誠
成立航投集團“人才之家。
“水集而魚聚,木茂而鳥集。”人才引得進、用得好,更要留得住。航投集團以誠心、用誠意,為廣大人才彙聚、幹事創業打造良好生态環境。一是暖心留才,建立“人才之家”。今年4月,航投集團成立“人才之家”,為人才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讓人才真心實意感受到集團的重視和關心。依托“人才之家”組織開展人才工作調研、人才慰問和交流座談,傾聽人才心聲,深入了解并幫助解決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今年以來,“人才之家”積極協調雙龍經濟區幫助解決人才子女就學,申報稅收優惠,積極為符合條件人才申報人才認定、租房補貼和落戶獎勵等優惠政策。二是服務留才,推出人才“十件實事”。研究制定黨委領導班子成員人才“十件實事”,包括“實施一個人才規劃、推出一批人才服務措施、引進一批有用人才、設立一個人才基金、創新一批人才機制、建立一批人才創新工作平台、建設一個人才基地、命名表彰一批優秀人才、打造一個幹部人才之家、培育用好一批優秀人才”,每名領導班子成員牽頭負責2-3件人才實事,推動提升人才服務水平。三是制度留才,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成立“金鳳凰人才基金”,用于對集團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專業人才的支持,對各類人才作出的成果、員工學曆學位晉升、專業技術職稱和職業資格獲取以及技術能力素質提升進行鼓勵獎勵,增強人才提升自身能力素質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建立管理崗和技術崗“雙通道”管理機制,強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暢通完善成長通道,促進員工自我提升;所屬多彩貴州航空針對飛行員、乘務員、維修員、安全員等序列人才分别制定專門的技術等級評定和薪酬制度,加強專業技能人才管理的有效性和精準性。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國運方興。”抓人才就是抓發展,謀人才就是謀未來。發展需要人才,更離不開人才。航投集團将繼續聚力提升人才工作質量水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才智與力量。(文/圖 吳珊、熊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