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CSP複賽結果出來了,各種家長群裡多了好多報道文章和“别人家孩子”的故事。除了常爸身邊的人,還有好多常粉看完之後一臉懵,都跑過來問常爸:
我記得你之前說想給小小常規劃信息學奧賽這條路,說目前這條賽道還不擠,能不能具體說說啊,它對升學有什麼用?什麼白名單?CSP又是啥?這麼多黑話都是什麼意思?
的确,常爸之前講過,正是因為自己高中就被老師挑選學信息學,且在後續8年的工科學習和工作中,吃盡了“提早學編程”這個紅利,所以我自己非常看重小小常學編程。
(常爸大二時在北京市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中拿了一等獎。後來又參加“2003年索尼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在這個全國各大工科名校都會派隊參加、含金量很高的競賽中又獲得了一等獎。)
(比賽之後,我把自己的參賽經曆總結出版了兩本書,這本是VHDL,主講硬件編程語言,另一本是和單片機和CPLD/FPGA相關的)
終于盼到小小常二年級結束,期待已久,是時候開始培養他的編程思維了。在給他的編程學習做規劃的同時,我把之前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了好幾篇科普文章,還于公于私利用手頭資源請到了業内人士專門給咱們做過專場直播。
原以為對這方面的普及不少了,可看到後台大量留言,我不禁還是會感慨,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孩子小時候大家都差不多,但随着年齡的增長,一些孩子就開始顯山露水,各種技能會得特别多,還能經常參加演出比賽什麼的鍛煉和成就自己。其實很多時候,造成孩子之間差異的原因恰恰來自父母對信息的獲取能力。放大一點說,就是父母認知的差距造成了這種信息差!
因為受制于自身的學習背景和工作環境的影響,很多父母都不了解“信息學”,這個可以清晰地預見到,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對升學就業都非常有“性價比”的事。
與其一個個回複,倒不如一文說清。今天這篇就是信息學奧賽的入門掃盲貼了!
信奧賽是怎麼回事?那些黑話到底是啥意思?學習路線怎麼規劃?我盡量寫得通俗易懂些,争取讓小白家長也能看明白、搞清楚,知道這條道到底要不要讓孩子走,以及怎麼走?
咱們先來說說:啥是信奧賽?
信奧賽,就是信息學奧賽。要搞清楚信奧賽是啥,還要從“五大聯賽”說起。
那麼什麼是五大聯賽呢?
就是世界上每一年都有最高級别的針對中學生的5個學科比賽,分别是數學奧賽(IMO)、物理奧賽(IPHO)、化學奧賽(ICHO)、生物奧賽(IBO)、信息學奧賽(IOI)。
這五大聯賽是世界級别的,信息學奧賽就是五大學科聯賽之一,也是少兒編程領域的最高競技舞台。
(信息學奧賽:五大學科聯賽之一)
可能有家長說,這個比賽這麼厲害啊,但我家是普娃,怕是沒能力沖擊世界級别的比賽,我們還是省省力氣搞點别的吧。
這麼想的話,某種程度上又體現出了家長的“認知/信息差”。因為,信奧賽是一條“從學到競”的路線,每一步孩子都很受益。
就說競賽吧,不用沖擊什麼國賽大賽的,在本地區能學出點名堂來,那含金量就是杠杠的,不管小升初、中考,靠“科技特長生”都能派得上用場。
再說“學”這塊。參加信奧賽之前需要系統學習C 編程語言,學編程本身就非常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Double減之後,很多原來學ao數的孩子,現在都改為學編程了,就是因為它練思維。
所以咱們應該這麼看信奧賽:
它正規、權威,得到了各地官方和學校認可的(像是比賽都是由教育部組織的)。孩子學好了,後面小升初、中考、乃至高考都大有用處。就算沒摘金奪銀的,也能練思維,思維好了一通百通,學習自然不會差,怎麼算都不吃虧!
信奧賽學習路線規劃
咱們的小常粉大多跟小小常年齡差不多,基本處于入門階段,等于站在起點上。下面咱們就說說怎麼學編程、怎麼參加比賽。為了讓大家更直觀一些,建立整體印象,常爸先直接po一個路線圖,一些術語咱們邊講邊普及。
#
時間線:一二年級
這個階段的孩子基本屬于零基礎,可以從圖形化編程入門,先培養興趣。
什麼是圖形化編程?
圖形化編程就是用拖拽的方式,把編程的難度降低,孩子不需要一個代碼一個字母地寫進去,不枯燥、好入門,容易培養興趣,适合入門階段的孩子。
市面上有機器人編程,也有純編程課,該怎麼選呢?其實可以考慮孩子的興趣,一個偏硬件,一個偏軟件,不沖突。像常爸之前推薦過的途道機器人,就是集搭建和圖形化編程于一體,有編程的一部分,也有跟硬件的交互。而且機器人通常需要孩子自己動手搭建,也能提高動手能力。從小喜歡搭建的孩子可以選它。像是小圖靈編程這樣的電腦編程,更鍛煉孩子底層的思維訓練,适合對編程有興趣的孩子。
#
時間線:三四年級
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接觸C 編程語言,零基礎也可以學。
什麼是C ?
咱們知道,編程語言有好幾種,C 是編程語言的一種。為啥建議孩子學C 呢,因為信息學競賽以及各種比賽的編程語言就是C 。孩子從三年級開始學,路徑更加高效,就不用轉換了,後面的競賽能多出2-3年的參賽機會,獲獎幾率更大。
(但是多說一句,C 是比較難的,三四年級的孩子要完全自己編寫是很難的;現在有一些編程課,剛開始學C 的時候的時候也是有“拖拽”或者“補全語句”的方式來學習,三四年級的孩子也能接受。)
#
時間線:五六年級
系統學習C ,為信奧賽備賽,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參加CSP比賽。
什麼是CSP比賽?
CSP是非專業級别的軟件能力認證的簡稱,分兩個級别:
一個是入門級,CSP-J,
一個是提高級,CSP-S,
這兩個比賽小學/初中/高中都可以參加。通常,小學生可以沖擊CSP-J,每年的九十月份報名。
成績不錯的話,小升初獲得當地名校的點招的幾率大大增加,是非常有含金量的成績。
#
時間線:初中
初中可以繼續備考CSP-J/S,成績不錯的話,就可以跟升學、分班等挂鈎了。
各地具體的招生政策不一樣。像是北京,獲得CSP-J/S一二等獎,中考可以走科技特長生。對于北京等一些地區初二申請名校的1 3貫通項目(相當于免中考,可以提前學習高中内容)也有優勢。
#
時間線:高中
初中備考CSP-J/S,到高中就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量和考試經驗沖擊NOIP了。
什麼是NOIP?
NOIP就是省内的選拔,全稱是“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目的就是選拔省内最好的學生,數量上有的是十幾個,有的是二十幾個。
具體怎麼選拔呢?各省是同一張卷子,同一個時間進行,隻是每個省自己組織,在不同的地點進行考試,排名也是本省内進行。
NOIP的獲獎概率還是挺大的。如果獲得省内一等獎的話,就可以走強基計劃,很多名校都會給競賽學生一些優惠政策,可以名校一本線錄取,成績優秀者能參加清北冬令營資格。
下一步,就是全國的比賽了,全稱是“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
什麼是NOI?
這個時候大家全部集中在一個地方比賽了(大概有四五百個孩子)。會在這些孩子裡,選拔出50個人進入國家集訓隊。
金牌,高一高二獲得清北保送資格。
銀牌,獲得清北降分錄取資格。
銅牌,獲得名校降分錄取資格。
進入國家集訓隊的孩子有50個,接下來還有兩輪選拔,就是從50個裡選出30個作為預備隊,再從30個裡選出4個人,作為國家代表隊,代表中國參加世界級比賽,這就是咱們文章前面提到的IOI了。
以上就是信奧賽的備戰時間線了,一些賽制介紹和重要的比賽,也一并給大家介紹了一下,相信大家心裡已經有比較清楚的了解了吧?
整體而言,這個賽道不擁擠,獲獎幾率非常大!想一想ao數每年百萬級别的參加人數,而信息學才是萬級别(具體各省有差别),所以可以說,目前參加信息學競賽是比ao數更加适合的加分項和敲門磚!
看到這裡,很多常粉對信奧賽是怎麼回事心中有數了,可能很關心具體應該怎麼學啊,尤其是小學階段怎麼上課、怎麼備考,因為也要給小小常做各種消息打探和準備,所以常爸後面還會細說這個話題,今天先是一個入門掃盲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