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援助非洲一萬多億美元,非洲為什麼還是窮?貧窮的本質是什麼?有人認為是制度、有人認為是教育不足、有人認為是不夠勤奮、有人認為是占有資源不足均衡、有人認為是分配不公、有人認為是剝削……
非洲贊比亞裔經濟學家丹比薩·莫約博士長期從事扶貧研究與開發工作,她編著的《援助的死亡》一書在全球産生了一種“沖擊波碎石機般的”的影響力。她的觀點是西方的援助其實殺死了非洲的發展機會!
阿比吉特·班納吉與埃斯特·迪弗洛是夫妻,二人同在美國麻省理工(MIT)任教并研究經濟學。
2019年,兩人因研究成果“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而與哈佛大學發展經濟學家邁克爾·克雷默一同獲得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阿比吉特·班納吉與埃斯特·迪弗洛在研究貧窮問題上對世人最大的貢獻在于,他們二人找到了一個答案:導緻貧窮的根本原因是個人信息的匮乏。
在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兩人合著的《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這本書中,他們分别從食物、健康、教育、繁衍四個方面,對全世界十餘個國家的貧困人口生存狀況進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在對比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方案。
而導緻人們陷入貧窮死循環的,正是建立在信息不對稱分布基礎上的錯誤決策。
當人們信息匮乏時,其判斷就會出現嚴重偏差。而嚴重的信息不足,将導緻人屢屢做出錯誤的決策與行動,事與願違并越來越窮,掉進貧窮陷阱。
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在《貧窮的本質》這一著作中,試圖以連續15年對世界五大洲18個發展中國家的調查為基礎,深入探究和剖析全球貧困的本質。目前世界上貧困地區大都是處于土地貧瘠、水源缺乏、交通不便的不适合人類居住的内陸地區。為适應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貧困地區的窮人有着自己的經濟生活方式和生存準則,非貧困地區的人很難理解和想象他們的生計方式。兩位學者認為,隻有真正了解窮人所處的生活環境,才能把握貧窮的本質,才能開出逃離“貧窮陷阱”的處方。
窮人經濟學,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舒爾茨1979年提出了“窮人經濟學”。在舒爾茨看來,農業經濟學就是窮人的經濟學,因為世界上大多數窮人都生活在農村。
在經濟學領域,前赴後繼的經濟學者探究解決人類的共同課題-貧困人口問題與脫貧路徑。
亞當·斯密、李嘉圖、薩伊、馬克思、恩格斯、克拉克、馬歇爾都曾研究通過收入與分配制度的變革來解決貧窮問題。
亞當·斯密、李嘉圖、馬克思等都持勞動價值論的觀點,認為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源泉。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認為由于土地、貨币私有制度,工人隻有勞動所有權,隻能依靠出賣勞動謀生,導緻工人貧困的真正原因是工資低下。他主張增加國民财富并适當提高工資,來改善工人的生活狀況,隻要财富增加就能解決貧困問題。
貧窮限制了窮人的想象力!知識貧窮限制了解決貧困自身問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