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講了現在的很多貶義詞在古代并非貶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現在的褒義詞有些在古代并非褒義,比如“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現在指的是稱贊詩文精妙,價值極高。但是在古代,這個詞的背後到底有什麼含義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們以前講過呂不韋“奇貨可居”的故事,他用金銀珠寶買通了趙姬娘娘,使花重金投資的秦國“王孫”最後成了秦莊襄王,因此他官至宰相,走上人生巅峰。
三年後,秦莊襄王去世。呂不韋輔佐13歲的小朋友嬴政登上皇帝的寶座,這位小皇帝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秦始皇。而呂不韋被小皇帝尊為“仲父”,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二叔父,相當于二爸,地位又高了一個台階。
因為嬴政的歲數還小,所以整個朝政由趙姬和呂不韋把持。呂不韋為了能更好地操控整個國家,養了幾千個門客替自己出謀劃策。他還想讓自己名傳千古,便雇傭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替自己寫書,内容包含了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為政治世等等,他把這些人的文章做了一個合集——《呂氏春秋》。其實這種事情在古代也很正常,後世朱棣的《永樂大典》、乾隆的《四庫全書》都是跟他學的。
著作完成之後,呂不韋想進一步完善,于是昭告天下:凡是能給這本書加一個字或者減一個字的,賞賜千金。【一字千金】
可是公告一出,過了好幾個月都沒有人敢出來給這本書提意見。大家都知道呂不韋的權勢,敢對呂不韋主持編寫的書提意見,那不是找死嗎?
所以,你看這個“一字千金”并不是真的指《呂氏春秋》寫得盡善盡美,而是諷刺呂不韋權勢甚高,又獨斷專行,沒有人敢在他面前說真話。
像這樣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面如冠玉”,現在指的是膚白貌美、溫潤如玉、風度翩翩的大帥哥,但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卻用來形容男子徒有其表,繡花枕頭一包草。
你還知道這樣的例子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