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三月三美詩五首: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公曆的四月,對應農曆的三月,其中“三月三“是農曆傳統的踏青節,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這天出外踏青會友,順便采摘或者購買一些野菜回。民間有”三月三,荠菜煮雞蛋”的說法,傳說此時的荠菜有清肝明目,雞蛋有生陽壯正的效果。古俗流傳,三月三面對一盆綠水雞蛋,倒也分外有種春天那種春水可愛,讓人食指大動。
那麼三月三的來曆是如何呢?
三月三起源上古對水雨自然之神的崇拜,古稱上巳節。
”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旱暵,則舞雩。“《周禮春官》女巫掌管每年每個時令的驅除瘟疫,重要洗浴,如果遇見幹旱的時段,要上祈雨台,用一定是跳舞方式祈雨。
那麼最初的“祓除、釁浴”就是驅除疾病和用水清洗的這種儀式,起自原始宗教,古人認為水非常神秘,循環,再生,有清潔祛病的作用,經過一定的儀式,不但可以祈求雨神下雨,而且流水也具有了魔力。
“祓除”、“釁浴”的重要日子,通常在巳日,巳日在宗教内的重要内容,就是打掃驅除瘟疫。
用以祈雨和消除瘟疫的盛大巫舞,常常在春天巳日舉行,這是公開的活動。強化了水的重要,萬物生長,需要水,流動的水具有生長繁殖,祛除疾病等重要功能。
春天在河邊洗沐祈禱,不隻是暮春三月,很多婦女大年初一就前往河邊,就是為了祈求生育繁殖。
有文學文獻資料表明,在周朝的諸侯國鄭國魯國,這種民間大規模的河邊沐浴,祛除疾病的活動集中在暮春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
這是因為對于下層百姓來講,古代的衣裳仍舊是重要的生活物質,而且沐浴也并非人人能夠随時享受,尤其是冬天,或者旱季。每個巳日雖然都重要,但是暮春三月是可以脫掉冬天的衣裳,跳到清澈的河水裡,清洗身上的污垢,迎接最美春天的時候。
至少在周朝時期的鄭國,三月上巳的大規模親水活動,已經形成。其中去的有很多貴族,且時間是在蘭草和芍藥都有的晚春。
漢朝則應該是将三月的上巳節納入了正式的節日。
因為三月應對了一個重要的節氣音律名稱,叫做姑洗。
《後漢書》: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潔。
有官民都參與的活動,是國家官方對上巳節的認可,如果用簡單的方式就可以達到祛除疾病,強化身體的作用,何樂不為?
強調三月對應姑洗,實際是官方都肯定了這種河邊沐浴,清潔以保障人體健康的活動。沒有哪個國家的國君和官員不願望人民健康吧。對抗疾病瘟疫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潔,健康身體。
連官員也到水邊來,并不是他們沒有洗沐的地方,而應該是倡導強化這種有益無害的民俗。
由于每個上巳日,并不固定,但又集中在三月上旬。不晚于東漢末年,三月三,則代替了上巳日,或者就将三月三稱為上巳。
這是上巳節和三月三的來曆。
“暮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
聊為三日遊,方駕結龍旗。
臨岸濯素手,涉水搴輕衣。
沈鈎出比目,舉弋落雙飛。
羽觞乘波進,素卵随流歸。”西晉 ·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作詩》 節錄
漢朝在水邊親水,其實早已經和祭祀雨神脫離,就算是有,那是皇帝的事,上巳節更多的是借流水祈福身體的健康。
一,是洗滌身體或者頭發雙腳,二是用香草潔淨身體,三是祈求今年平安不要得病,消除災難。
正值暮春三月的美好時光,所以漢朝之後包括漢朝,三月三上巳節就是一個鼓勵踏青,強調清潔衛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日子。
這是西晉時代的詩。當然貴族和有身份的人自然不會太窘迫。那是穿上最美的衣裳,騎馬駕車去青山綠水的地方春遊。
貴族們隻是在溪水邊洗手,提着衣裳用雙足感受一下最美溫潤的春水,重要的是遊玩和聚會。比如在河流裡放上酒杯,飄上雞蛋。看起來那個時候的人,就已經帶好了郊遊的最好食品,酒水飲料,煮熟的雞蛋。
連雞蛋也要在水裡洗個澡。他們的浪漫不比現代人差。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唐 · 張說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
唐朝重視道教,自然道教也充分傳承了前朝的一些祭祀禮儀,包括上巳節。所以皇帝也會在三月三舉行祓禊活動。
皇帝的祓禊和民間的略微有不同,因為他必須祭祀一下雨神和水神。
作為唐朝的宰相他無數次跟随唐玄宗在上巳節出遊,這種活動也拉近了皇帝和臣子的距離,形成很有向心力圍繞皇帝的核心官僚團體。
他們去的地方,肯定是最美的風景勝地,不是皇家園林,就是曲江風景優美的行宮,這一年定在了曆史悠久的昆明池上。
祭祀,遊玩,宴會,賦詩。
這是皇帝出題,臣子們做詩。張說,抓到的是潭字韻腳。
暮春三月的三日,是古代的上巳節。在這桃花掩映的昆明池邊,我們一起完成祛除疾病,用水祝福健康的儀式。
皇帝真的是仁德,帶着我們上了湖上的龍船,在湖上奏起音樂,那龍舟就像在鏡子裡劃動一樣,宛如仙境。
從養生角度講,去一個污染很少的春天的湖上,呼吸最清潔的空氣,本身就能提高肺活量和免疫力。更何況這天,完全不辦公,皇帝出錢帶着大家玩,多麼美好的放松啊。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态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㔩葉垂鬓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唐 · 杜甫 《雜曲歌辭 麗人行》(753年)》節錄
這是杜甫寫的盛唐時期長安的上巳節三月三。充滿了明麗富麗的盛唐氣息。
在長安的曲水邊上的草坪上,三月三日,有無數盛裝的美女。
她們容貌豐美,姿态悠閑,高高梳起的發髻,飄動的衣裳,顯出了她們美麗的脖子,胳膊,露出了潔白細膩的肌膚。
身上穿的是春天才有的繡花羅衣,上面的孔雀麒麟的金銀花紋,顯示她們出自富貴之家。
而頭發上插着綠色的垂枝,垂懸的花朵,如同流蘇一樣,掩映下垂到鬓邊唇角。
當她從你面前輕盈的走過,連那背影都是如此窈窕端莊,合身的衣裳上,綴滿華麗的珠子,在腰間輕輕搖曳。
這些人是誰?是秦國夫人、虢國夫人的宮女,她們以一宮女身份陪同兩位夫人來到長安曲水邊,夫人們當然有錦障圍着,她們隻是外圍的工作人員,尚且如此富麗,就不難想到兩位夫人的陣仗和容貌。
而曲水邊上,不隻是有兩家的宮女,還有無數達官貴人圍起來的屏障,還有無數的長安市民。
他們的姿态和容貌,想必也不遜于這些美女。
這些女子,有着任務,大約是不會親自到水邊洗手,會有人安排水給她們在草坪上象征性完成儀式,包括兩位在屏障裡的夫人,但是你可以想象的到,真正曲水邊,是有無數自在的唐朝美女,在那裡洗手戲水。
這首詩雖然是諷刺秦國夫人、虢國夫人的大陣仗以及他們的奢侈,但是同時也透露出盛唐時代的三月三上巳節,何等熱鬧歡快。你在這裡,随處可以看到美麗的女子,享受着春日陽光和流水。
那臉上的笑容也和春天的陽光一樣明麗吧。
而且唐朝沒有纏足,女孩子的戶外活動沒有太多約束,一個開放美麗的時期。
”三月三日天清明,楊花繞江啼曉莺。
使君未出郡齋内,江上已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引,馬前已被紅旗陣。
兩岸羅衣破鼻香,銀钗照日如霜刃。“節錄唐 · 張建封《觀競渡》節錄
那麼地方上,南方呢?南方還保留着敬雨神水神龍神的傳統,此日有重大的傳統的龍舟競賽。
在柳絮飄飛的江頭,江面上已經停泊好了數條龍船,且岸上還有觀看台,等待地方長官過來開賽。
地方的長官還沒有走出衙門時,已經聽到了江面的鑼鼓聲和人們的喧嚣聲。
而他騎着馬走到江邊時,有無數的紅旗迎接他,迎接他登上高台。
這首詩最可愛的在什麼地方?那是兩岸的觀賽人群中有很多衣着美麗盛裝的女子。
她們比地方官還熱情,穿着錦繡衣裳,頭上戴着明晃晃的銀飾,早就守在岸邊,看見地方長官終于來了,那兩岸的人頭一陣騷動,金銀的頭飾浮動在日光下,仿佛刀光一樣耀眼。
這些女性們也來給龍舟健兒助威。這才是唐朝的女性,明朗,健康,英氣,歡快。
這個節日也是她們的節日,奔放,自在。
”三月初三日,千家與萬家。
蝶飛秦地草,莺入漢宮花。
鞍馬皆争麗,笙歌盡鬥奢。
吾師無所願,惟願老煙霞。“中唐 · 殷堯藩上巳日(一作三日)贈都上人 其一
在唐朝,三月三上巳節是個全民踏青,享受春光的好日子。
千家萬家都出來沐浴陽光,看水看山,感受自然,享受太平。
其中也說了,女子如花,在唐朝,她們是相對自在如春花一樣,可以開在戶外的。
那蝴蝶紛飛,百花開放。
路上到處是香車寶馬,處處是歡歌笑語。
人們将這個節氣過成了最盛大的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
那麼到了宋朝之後,三月三上巳節不再形成這種大規模的遊玩活動,或者有,也沒有唐朝熱鬧,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限制了女性在公共場合的自由。
宋朝總結了唐朝滅亡的經驗,其中明知道是錯的,卻刻意将某些原因歸之于女性身上,用儒教禮教來約束女子,認為這種男女一起踏青的活動,不符合禮教。
而我們知道,從上古到唐朝,上巳節重要的核心的内容,都關于水,繁殖,和女性非常緊密。
女性被局限在家中,也就沒有了美麗而活潑的三月三。
當然也證明宋朝的醫藥相對發達,無需用古老的水邊祝福祛除疾病。
沒有女性參與的三月三,也就沒落了。
三月三逐漸融合到寒食節,清明節,但是那是以庭院和家族為主的祭祀節日。
上巳節的曲水流觞,成為小衆的雅事。
當代民間自發在複興上巳節,有着現代女性很多的參與和推動。她們穿着美麗的漢服,到河邊,去享受春水帶來的歡喜,和朋友聚會,享受着最美的自然和天真。
上巳節理應存在和複蘇。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