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網校”教師介紹頁面,左圖缺少教師資格證編号,右圖缺少教師資質資曆介紹
4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中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較2018年底增長110.2%,占網民整體的46.8%。2020年初,全國大中小學校推遲開學,2.65億在校生普遍轉向線上課程,用戶需求得到充分釋放,在線教育應用呈現爆發式增長态勢,疫情期間多個在線教育應用的日活躍用戶數更是達到千萬以上。面對求大于供的市場,很多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為了快速發展,對招聘教師方面降低了門檻,導緻入職教師魚龍混雜。很多沒有取得教師資格證的“教師”也以教師身份出現在教育培訓機構官方網站甚至開講授課。
其實,早在2019年7月15日,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中就已明确規定了在線教育機構的限期整改時間,主要針對授課教師“無證上崗”等問題對線上教育培訓機構提供的課程内容、時長、價格以及師資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及規定。
即便如此,在疫情期間強烈的市場需求驅動下,一些在線教育培訓機構仍舊頻頻越線,讓很多消費者落入了違規教育培訓機構編織的美麗消費“陷阱”之中而不自知。
“新東方在線”教師介紹頁面中教師資格證編号僅為8位
近半數教師無資格證編号 部分資曆介紹直接省略
對于機構從事授課培訓人員資質問題,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意見》中有明确要求:“從事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曆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人員應當具有國家規定的相應教師資格。聘用外籍人員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要在培訓平台和課程界面的顯著位置公示培訓人員姓名、照片和教師資格證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訓人員的學習、工作和教學經曆。”
但經調查發現,很多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的講師介紹重點都落在了“老師”的學曆背景以及教學效果上。對于教師資格證件的說明卻隻字不提或含糊不清,這種情況在低齡段在線課程上更為明顯。、
例如在“學而思網校”平台上,“【春下】一年級語文直播班”這一課程的講師介紹中,教師資質證明上并沒有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提供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編号,隻是使用了“已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待領取證書”這種含糊不清的語句打擦邊球。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某些平台上的教師資曆中寫着“教師資格證考試已通過”“等待證書發放”等,然而教齡卻長達三四年。更有甚者,在“【春下】一年級數學目标A 班(六年制)”這一課程的教師介紹上,幹脆将教師資質、教學經曆、教學成果等能讓用戶清晰了解教師教學水平的信息全部省略,隻留下一個沒有太大參考價值的教學特點敷衍了事。
據統計,在“學而思網校”移動端平台中,一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類同步課的授課老師一共有58位,其中僅有27位老師按照要求标明了教師資格證編号。據Wind前瞻産業研究院(著名細分産業研究機構)整理的數據顯示,作為在線教育的頭部企業,2019年好未來擁有26003名教師(學而思網校是好未來教育集團旗下品牌),而學而思網校一個子平台的一年級課程就有近半數的教師資質沒有明确标識,試問,按這個比例算下來,在上萬人的師資團隊中又有多少教師“無證上崗”?
“VIPKID”教師介紹頁面缺少資格證書展示
教師資格證編号真僞難辨 家長無從查詢表無奈
此外,即使機構公示了教師資格證編号,教師的資質問題依然存在疑點。某小學生家長在“新東方在線”官網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初二英語暑假班【人教版】(三期)”的教師介紹中,教師資格證的編号僅隻有8位數字。但根據教師資格證全國統一的規則來看,證件編号都為17位數字,且每一位數字都有特定的含義,如:第五、六位為省級行政區代碼、第十位是教師資格類型代碼、第十一位是性别代碼等等……
為此,該家長向“新東方”客服進行了咨詢,在指出教師資格證編号與全國統一的格式不符時,客服明确表示編号沒問題,有長有短,家長不信的話可以自己查。可當家長進一步詢問如何查詢後,客服卻匆匆結束了對話。
雖然相關教育培訓機構應要求公布了教師資格證編号等相關信息,但據調查發現,多數消費者并不知曉相關查詢方式,并且這些查詢方式需要提供教師本人隐私信息,目的隻為教師本人認證服務,并不向普通社會公衆開放。這無形之中不僅增加了用戶的查詢難度,同時也讓在線教育機構的“無證老師”有機可乘。
應聘某教育機構的求職者小李,在采訪中這樣說道:“我是2020年的應屆畢業生,春招打算應聘某教育培訓機構的語文科目小學講師崗位,面試就兩輪,第一輪介紹學校背景,然後進行5分鐘試講,第二輪部門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問了一些問題,大概3天後就被通知錄取了。”由此可見,在線教育培訓機構在市場極速擴張帶來的利益驅使下,大大降低了應聘教師的門檻,甚至出現了粗招濫招的現象。
在線教育培訓行業中的遠程外教領域,更是教師資格認證缺失的重災區。比如,“VIPKID”在線外教平台上,部分外教并沒有資格證書的展示,僅僅是在自我介紹裡一筆帶過地寫道“已獲得某地區頒發的教師資格證”。
沒有取得教師資格的“教師”上課嚴重影響了在線教育的教育水平。“缺乏耐心,25分鐘的課程18分鐘上完,沒引導隻顧自己講,孩子上完這節課很不開心。”“VIPKID”的教師在授課後的評價中被這樣寫道。
“掌門一對一”官網教師宣傳頁面
根據《2019-2020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掌門一對一”擁有近八成的在線1對1全科輔導類用戶份額占比,實現了K12 在線1對1全科輔導領域的絕對領跑。然而在超高市場份額的背後,“掌門一對一”的教師介紹卻依然存在問題。名牌學校背景、多年教學經驗……在鋪天蓋地經過“美化”的大部分教師介紹中,卻并沒有看到教師資格證明的身影。
如今,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的宣傳愈發“标簽化”,大部分機構都在竭盡全力地渲染“老師”的“清華、北大、人大、師大、複旦”等名牌大學背景。但需要指出的是,名牌高校畢業不等于具備教師資格,不具備教師資格更不要輕言教書育人,至于教學水平更是不知從何談起。面對這樣的“老師”,家長們真的敢去花重金冒險嗎?
不僅教師資格難以保障,價格遠超線下課程堪稱“天價”、交錢容易退錢難、收費時長違規等問題也都讓用戶們在使用在線教育服務時心頭一緊,為“在線教育”一詞籠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為此,教育部在近日提醒廣大學生家長,要樹立正确的教育觀念和成才觀念,了解國家關于校外培訓管理的相關政策,理性為孩子選擇課後學習方式和内容。家長安排學生參加校外培訓要認真閱讀、充分理解培訓合同文本内容,保留好合同文本和交費發票,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來源:北京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