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記發布?4月14日 天氣陰講述人: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婦産科助産士 潘淑雲,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抗疫日記發布?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4月14日 天氣陰
講述人: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婦産科助産士 潘淑雲
記錄人:許奕梅 通訊員黃碧芬 吳依盟 醫院供圖
每天,聽到一聲聲啼哭,迎接着一個個新生命的降臨,都像是在給疫情防控帶來一縷縷曙光,令人信心倍增。
泉州疫情發生以來,為了保障封控區、隔離點人群的醫療服務,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指揮下,在市衛健委的指導下,醫院在疫情發生48小時内,快速改造病區,緊急調配婦産科醫護隊伍和相應醫療、防控物資、相關業務交叉科室的人員與設備,成立專門針對封控區、隔離點孕産婦的婦産科特區,快速建立相應的防控與工作流程,短時間強化培訓後,開始收治對應人群的孕産婦。
“産科急需人手,你能來嗎?”
“好!”
3月25日,我接到通知,醫院在緊急建立特殊科室,專門服務封控區隔離點孕産婦,工作人員必需閉環管理。那時我的大寶2周歲,二寶才5個月,還沒斷奶,家裡人既擔心我的人身安全,更擔心寶寶還太小,媽媽突然不回家,哺乳期的斷奶沒有過渡期,會讓孩子不适應。
我想着疫情面前,需要有人站出來主動請戰。經過不斷做家裡人的工作,也準備了讓寶寶平穩過渡的應變方法,家人才最終同意。當天為寶寶喂了最後一次母乳後,收拾好行李,就趕到醫院五樓閉環管理,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戰鬥”中,開始特殊的産科工作。
二胎護士媽媽潘淑雲和同事們舍小寶,顧大家
而不光我,同事郭麗玲、蘇麗桔,也都為了戰“疫”,提前斷奶,在25日一起投身疫線。
麗玲大寶9歲,二寶8個月,身為退休護士的婆婆,主動提出要擔當起家裡的雜事,支持麗玲參加閉環特殊醫療工作。第二天,因斷奶突然,她開始漲奶,身體不适,27日,因漲奶脹痛加劇,在同事們的幫助下身體好轉,很快又投入到産科值班等各項工作中。麗桔大寶5歲,二寶8個月,她也是通過和家人反複溝通,說明事理,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家裡才最終同意讓她請戰加入閉環。
還有一胎新媽媽柯妙純,90後的她寶寶8個多月,也還沒斷奶,一周前也加入我們的戰“疫”隊伍,每天擠奶出來儲存給寶寶喝。
接生、照護新生兒、照顧産婦⋯⋯每天,穿着密不透氣的“大白”,我們在産室裡奔波,哪裡需要,我們就去哪裡,時常一兩個小時忙下來,就已全身濕透。
特殊時期人員嚴格閉環,杜絕了交叉流程院内感染事件的發生。有的産婦沒有家屬陪伴,有的陪護的年輕爸爸沒有經驗,面對新生兒手忙腳亂⋯⋯大家不僅要完成常規治療,更多的是術後的生活護理與新生兒的照料,産婦的一日三餐、更換衣物、床旁攙扶活動、心理疏導,以及新生兒的喂養、更換尿布等。
我們既是專科護士,也成了産婦的家屬、朋友,在本職工作外,給予她們和新生兒更細緻的關懷。
接産過程中,同事們穿着防護服,有的在産房一待就是數小時,汗水浸濕了她們的衣衫,滿臉都是壓痕⋯⋯辛苦不言而喻,但所有的困難和壓力都抵擋不住新生命到來給大家帶來的喜悅。
轉眼間,我們有20多天沒抱一抱寶寶了,有時一天忙下來,也沒時間和家人通話,看看寶寶的笑臉,聽聽寶寶的哭聲。在這個時候斷奶,我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心中難免有所愧疚。
但身為醫護人員,面對嚴峻的疫情,用辛酸與努力守護好一個個新生命,是我們應盡的使命。
相信很快,泉州就能戰勝疫情,回歸常态化的日子。遲到的春天,必然愈發美麗。
寶寶,媽媽很快就能回家抱你,親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