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蒲松齡生平與聊齋志異創作的關系

蒲松齡生平與聊齋志異創作的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6 16:13:53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号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明崇祯十三年(1640)生于淄川縣(今山東淄博)。蒲氏雖非名門大族,卻世代多讀書人。父親蒲槃,自幼習舉子業,鄉裡稱博學洽聞,但科舉失意,遂棄儒經商,積二十馀年,赢得家資頗豐實。待經過明清易代之際的戰亂,年紀漸老,無心經營,加以子女較多,食指日繁,家道便衰落下來。他無力延師,便親自教子讀書,将科舉功名的希望寄托在兒子們身上。

蒲松齡生平與聊齋志異創作的關系(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成書)1

蒲松齡

蒲松齡兄弟4人,惟他勤于攻讀,文思敏捷,19歲初應童子試,便以縣、府、道三試第一進學,受到當時做山東學道的文學家施閏章的獎譽,“名藉藉諸生間”(乾隆《淄川縣志》卷六《人物志》)。此後卻屢應鄉試不中。他在科舉道路上掙紮了大半生,直到年逾古稀,方才援例取得了個歲貢生的科名,不數年也就與世長辭了。

蒲松齡一生位卑家貧。他25歲前後與兄弟分居,隻分得幾畝薄田和三間老屋。他志在博得一第,銳意攻讀、常與同學研讨時藝,聯吟唱酬,無暇顧及家計,子女接連出生,生活便陷人艱窘。31歲時,曾應聘南遊做幕僚,在做江蘇寶應縣令的同鄉孫蕙衙門裡幫辦文牍。他極不甘心為人做幕僚,僅一年便辭幕返家。此後數年間,他輾轉于本縣紳之家,做童蒙師,或代拟、替抄文稿,以養家糊口。康熙十八年(1679)進入本縣畢家坐館。畢氏在明末是顯赫的大官宦之家,與當地世家大族皆連絡有親。館東畢際有在清初曾任南通州知州,罷職歸田,為本縣的一大鄉紳。蒲松齡在畢家一面教畢際有的幾個孫子讀書,研習舉業,一面代畢際有寫書劄,應酬賀吊往來。蒲松齡詩文俱佳,畢際有一派風雅名士氣度,賓主相處十分融洽。在畢家,蒲松齡生活安适,受到禮遇,有東家豐富的藏書可讀,還可以繼續寫《聊齋志異》,按期去濟南應試。所以,他盡管時有寄人籬下之感,有不得親自教子孫讀書之歎,但也别無更佳處境,何況與東家老少有了感情,乃至感到“居齋信有家庭樂”(《聊齋詩集·贈畢子偉仲》)。如此,他在畢家足足待了30個年頭,70歲方才撤帳歸家,終其馀年。

蒲松齡生平與聊齋志異創作的關系(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成書)2

聊齋志異

蒲松齡困于場屋,大半生在缙紳人家坐館,生活的内容主要是讀書、教書、著書,可謂一位标準的窮書生。這種身世地位,使他一生徘徊于兩種社會之間:一方面,他雖非農家子,但身居農村,家境貧寒,一度徑直是貧窮大衆中的一員,經受過生活的困苦和科舉失意的折磨,也受過催租吏的逼迫、恫吓;另一方面,他長期與科舉中人交往,特别是進入畢家後,經常接觸當地的缙紳名流、地方官員,以能文赢得他們的青睐,待之以禮,乃至承山東按察使喻成龍慕名相邀,做了一次桌台署中的座上客,還曾結識身為朝中高官兼詩壇領袖的王士鎮,并有二十馀年的文字之交)。

蒲松齡生平與聊齋志異創作的關系(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成書)3

王祖賢版聶小倩

這種身世地位便規定了蒲松齡一生的文學生涯,也是搖擺于文士的雅文學和民衆的俗文學之間。他生長于農村,幼年受到鄉村農民文化的熏陶,會唱俗曲,也曾自撰新詞。隻是近世傳抄的“聊齋小曲”,已難辨其真僞。他以能文為鄉裡稱道,所寫文章多是驕散結合,文采斐然,惜乎現存《聊齋文集》中多是代人歌哭的應酬文字,隻有幾篇賦事狀物的四六文,才是屬于他自己的文學作品。他也曾染指于詞,作品較少,僅存百馀首,顯然是出于一時的興緻或交往之需要,方才偶爾操筆。他的詩作甚豐,進學伊始,意氣風發,曾與學友張笃慶、李堯臣等人,結為“郢中社”,“以宴集之馀暑,作寄興之生涯”(《聊齋文集·郢中社序》)。然其社集唱酬詩不存,存詩起自康熙九年(1670)秋南遊登程經青石關之作,最後一首為康熙五十三年(1714)除夕所作絕句,距其壽終僅22日,凡千馀首,可謂終身不廢吟詠。其詩如其人,大抵皆率性抒發,質樸平實,熨帖自然,可見其平生苦樂辛酸,其中頗有些傷時機世之作,更看出其優直磊落的性情。他身為塾師,中年曾寫過《省身語錄》《懷刑錄》等教人修身的書,晚年《聊齋志異》基本辍筆,更轉而熱心為民衆寫作,一方面用當地民間曲調和方言土語創作出《婦姑曲》《翻魔殃》《鑲妒咒》《牆頭記》等反映家庭倫理問題的俚曲,寓教于樂;一方面又為方便民衆識字、耕桑、醫病,編寫了《日用俗字》《農桑經》《藥祟書》等文化普及讀物。這各類著作都收入近人編輯的《蒲松齡集》中。

蒲松齡生平與聊齋志異創作的關系(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成書)4

蒲松齡自謂“喜人談鬼”“雅愛搜神”。其執友張笃慶康熙三年(1664)有《和留仙韻》,詩雲:“司空博物本風流,溶水神刀不可求。”自注:“張華官至司空,著《博物志》,多記神怪事。”後來,張笃慶寫給蒲松齡的詩中屢有“聊齋且莫盡談空”“談空談鬼計尚違”一類的句子,表明他這裡自注張華作《博物志》事,說“涪水神刀不可求”,也是寓規勸之意,意思是說“神怪事”既虛幻不實,寫來也沒有實際意義[。這也表明蒲松齡從青年時期便熱衷記述奇聞異事、寫作狐鬼故事了。他在康熙十八年(1679)春,将已作成的篇章結集成冊,定名為《聊齋志異》,并且撰寫了情辭凄婉、意蘊深沉的序文—《聊齋自志》,自述創作的苦衷,期待為人理解。此後,他在畢家坐館的日子裡仍然執著地寫作,直到年逾花甲,方才逐漸擱筆(。《聊齋志異》是蒲松齡大半生陸續寫作出來的。

蒲松齡生平與聊齋志異創作的關系(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成書)5

蒲松齡生平與聊齋志異創作的關系(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成書)6

蒲松齡生平與聊齋志異創作的關系(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成書)7

蒲松齡生前無資刻印這部卷快甚巨的作品,然而早在他創作之際,便有人傳抄;他逝世後抄本流傳愈廣(。半個世紀後,即乾隆三十一年(1766),《聊齋志異》終于經趙起果、鮑廷博據抄本編成16卷本刊刻行世,世稱青柯亭本。嗣後近二百年間刊印的各種本子,都由之而出。青柯亭本并非全本,除删掉了數十篇,還改動了一些有礙時忌的字句。20世紀60年代初,張友鶴彙集包括近世發現的作者半部原稿在内的多種本子,整理出一部會校會注會評本,簡稱“三會本”。《聊齋志異》的原有篇章可謂囊括無遺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