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上海傳統小吃不同,蔥油餅似乎不上台面。
沒有一家老字号正規軍參與其中,而街面上最多的蔥油餅似乎隸屬于一家不存在的、名字叫“老上海”的集團。
張愛玲晚年在異國他鄉,思念家鄉的蔥油餅,那是她從前和姑姑最喜歡吃的早飯。
她在華人超市尋得一種劉記蔥油餅,标明使用了蔬菜油加蔥花,橙色油漬透的紙片上寫了“蔥油餅,一塊九毛五”。
味道自是比不上在上海所吃的,但也算一解鄉愁。
在蔥油餅這個大家庭中,上海蔥油餅擁有獨立的名字,某度百科也為它單獨列了一個詞條。
■某度百科上的蔥油餅詞條
上海的蔥油餅,有其特有的形态。
首先,在樣子上它就和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遠親們區分開來了。
上海的蔥油餅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直徑10厘米左右較為适宜;其次它的形狀得是圓形,表面金黃松脆,隐約可看到裡面一圈圈的層次感。
過去,上海人喜歡拿這生活中随處可見的食物來形容“頭勢”。
1950年代,大家把像“蔥油餅”、“大包頭”等奇形怪狀的發型,定義為“阿飛頭”。
1980年代,時髦風氣興起,人們又開始在頭發上做文章了。說起女性的頭發就是“編成脆麻花,盤成蔥油餅”。
這種比喻多少能讓大家腦補出上海蔥油餅的形象。
■上海蔥油餅表面金黃松脆,隐約可看到一圈圈的層次感。
其次,上海的蔥油餅有特殊的原料和制作流程。
芮新林訪遍上海小吃,并寫下《小吃大味——尋訪上海的200家小吃店》一書。
他對蔥油餅有這樣的定義:“原料為面粉、酥油、豬油、蔥花;工藝是先煎後烘,吃口薄脆香酥。”
結合多位上海人的回憶,這一定義基本算是八九不離十了。
■蔥油餅的用料很簡單,主要是面粉、酥油、豬油和蔥花。
美食專欄作家楊忠明小時候吃慣的蔥油餅是這樣做成的:
放好蔥、酥油料的蔥油餅面團先在鐵闆上用一個工具壓扁,油煎片刻,再放入下面爐膛裡烘烤。
做蔥油餅用酥油,要放很多香蔥。蔥要嫩黃,太老不行。豬闆油是必須的,火候要掌握。
西坡關于蔥油餅的定義是:“上海蔥油餅”,蔥,大量的小蔥,是重要的元素;油,蔥油、酥油也不可缺少。
在烹饪方式上,他也認為油煎+烘烤最能令蔥油餅的獨特風味——複合了豬油香、酥油香、精鹽香、小蔥香以及面粉烘烤的焦香——發揮到極緻。
■先煎後烘的烹饪方式最能發揮上海蔥油餅的風味
當然,在大方向一緻的情況下,各人還會有一些側重面。
芮新林特别看重其中的一道工序——拍。他覺得用手拍蔥油餅和用鐵器壓,差之千裡。
“蔥油餅的香脆,其實就在這一‘拍’之下。”他說。
楊忠明和西坡沒有糾結于這一拍,但他們一緻認為,豬闆油是靈魂。
有一次楊忠明買到一隻“老上海蔥油餅”,咬了一口發現,裡面的豬油,零零散散,尋不到舊時吃蔥油餅的快感。
原來,老闆為了省料,用豬肉膘斬爛替代闆油。楊忠明很憤怒,覺得這敗壞了上海蔥油餅的名聲。
■做蔥油餅時,豬闆油當是靈魂所在。
而西坡義正詞嚴地表示,在蔥油餅的制作中,豬油丁絕不能被忽略——它基本上是一枚正宗“上海蔥油餅”的标配!
有的人還講究在煎烤之間,要多一道工序:
“三五分鐘後,餅已焦黃,再在上面敷以重油,反過來略烤一下,出爐。這時候馬上吃,又酥又熱又香。很難用字眼表達它味有多美。”
對于蔥油餅的擁趸來說,關于它的用料、制作工藝之講究,可以說上三天三夜。
- END -
寫稿子:顧 筝/ 拍照片:顧 筝/
編稿子:韓小妮/ 寫毛筆:劉 娴/
拿摩溫:陳不好玩/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内容授權
來源:周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