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十年來,廈門深入貫徹落實生态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實施“藍天、碧水、綠色、甯靜、潔淨”五大環保工程,持之以恒建設“高顔值的生态花園之城”,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加宜居,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生動展現。
漫步在山海健康步道
看落羽杉披上“秋裝”
到市園林植物園西山園
觀賞連片盛開的波斯菊
在香山郊野公園
邂逅競相綻放的向日葵
……
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攝
金秋時節
廈門島内島外
處處呈現出動人景色
廈門市民足不出城
就能暢享生态之美
廈門日報記者 許秋珩 攝
廈門日報記者 許秋珩 攝
良好生态環境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擡頭仰望
是清新的藍
資料圖 / 廈門日報記者 黃嵘 攝
營運黃标車退出曆史舞台,越來越多新能源車在道路上馳騁,綠色交通、綠色出行成為時尚;建築工地降塵噴霧裝置定時開啟……廈門持續推進大氣精準治理,優化能源結構調整、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深化揚塵治理,“廈門藍”成為市民的驕傲。2021年,廈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2.62,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第6,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9.7%,全國排名并列第3。
環顧四周
是宜人的綠
資料圖 / 廈門日報記者 黃嵘 攝
市政道路綠樹成蔭,移步異景;山海健康步道、自行車道,穿山入林;植樹造林、林相改造,讓森林綠色屏障更加牢固;口袋公園、郊野公園、兒童公園,各類公園星羅棋布,各具特色,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馬銮灣新城生态三島公園,環東海域濱海旅遊浪漫線……島外新城大手筆潑綠入畫,人居品質持續提升。十年來,廈門的公園從81個增加到180個,基本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标。
廈門的水
也越來越清了
同安東溪流域 / 廈門日報記者 張奇輝 攝
近年來,廈門深入貫徹河湖長制工作,以空前的力度推進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新建擴建污水處理廠19座,污水管網達8900公裡,日處理能力達195萬噸,基本實現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目标。六個原城市黑臭水體穩定達到消除黑臭标準。筼筜湖、五緣灣内灣、杏林灣、海滄湖等水環境進一步提升。全面完成海域養殖清退、入海排放口整治,海域保潔範圍達180平方公裡,海漂垃圾治理機制向全國推廣。
十年來
廈門持續深化生态文明體制改革
筼筜湖綜合治理、垃圾分類廈門模式等
5項改革舉措在全國推廣
先後獲評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生态市、國家生态園林城市、
國家級海洋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等榮譽稱号
公衆對生态環境質量滿意率全省第一
生态文明指數全國第一
數說廈門
綠色發展這十年
地更綠
十年來
廈門的公園從81個增加到180個
占地總面積3930.22公頃
比2012年增加1689.22公頃
基本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标
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85萬公頃
比2012年增加0.75萬公頃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45.65%
比2012年提高4.0個百分點
資料圖 / 廈門日報記者 黃嵘 攝
天更藍
2021年
廈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6位
優良率(99.7%)排名并列第3位
資料圖 / 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攝
水更清
飲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國考、
省考斷面、小流域省控斷面水質
實現“四個100%達标”
近岸海域水質良好
全年優良水質點位比81.8%
海域功能區達标率為81.0%
均比2012年明顯提升
資料圖 / 林志傑 攝
降耗能
2021年
廈門單位GDP能耗
比2012年下降25.5%
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
比2012年下降48.2%
能耗指标位于全國領先水平
2021年
廈門市萬元地區生産總值
耗電466.38千瓦時
比2012年減少182.82千瓦時
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耗水6.68噸
比2012年減少4.42噸
這些指标繼續處于
福建省乃至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資料圖 / 廈門日報記者 黃嵘 攝
榮譽稱号
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生态市
國家生态園林城市
國家級海洋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
持續領跑
生态文明指數全國第一
垃圾分類工作全國最前列
公衆對生态環境質量滿意度全省第一
污染防治成效考核全省第一
資料圖 / 廈門日報記者 王火炎 攝
(廈門日報記者:吳海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