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是少陵野老

杜甫是少陵野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20:37:19

杜甫是少陵野老?本文載《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曆史名人”專刊,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杜甫是少陵野老?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杜甫是少陵野老(徐希平杜甫是情聖)1

杜甫是少陵野老

本文載《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曆史名人”專刊

杜甫(712-770),字子美,郡望京兆杜陵,故自号“杜陵布衣”“杜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祖籍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出生于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杜甫少逢開元盛世,有“緻君堯舜”的理想。後應試落第,客居長安十載,寫下諸多現實主義詩篇。後又輾轉成都,于浣花溪畔草堂度過短暫幸福生活。杜甫的詩歌貫穿了愛國憂民的主線,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急劇變化,再現了安史之亂前後的社會面貌及其個人的生活經曆,有豐富的社會内容和鮮明的時代特色,故有“詩史”之譽。杜甫在藝術上集古今詩人之大成,影響深遠,被奉為“詩聖”。

杜甫,幾乎是中國人最為熟悉的詩人之一。提及他的名字,諸如“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諸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諸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等詩句,皆在腦海揮之不去。

在人們慣有的印象中,杜甫是一位憂心天下、具有家國情懷的詩人。他關注蒼生、關注社會現實,聽得到人民的呼聲,亦始終為人民呐喊。他情感豐富,上至國家、下至百姓,近至親人朋友、遠至陌生人,他都懷有真摯感情。正是如此,梁啟超才說:“我以為工部(杜甫)最少可以當得起情聖的徽号,因為他情感的内容,是極豐富的,極真實的,極深刻的。”

西南民族大學教授徐希平自20世紀80年代研究杜甫,至今已30餘年。他提到,杜甫情感的複雜豐富體現在許多方面,單從愛國這一點說起,就有許多因素影響。

詩聖杜甫像

杜甫祖上世代為官,受儒家思想影響極大。因此,他自小就有忠君愛國的想法。他年少輕狂,意氣風發,懷有淩雲壯志。他回憶自己,“七歲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一直有“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願望。

同時,杜甫志向的背後,還有光宗耀祖、光耀門楣的意味。可見,杜甫亦是一個鮮活的人。

有人說,杜甫的一生都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矛盾。他渴望做官,卻也在看透世态炎涼後,心灰意冷。但即便一身布衣,他仍舊關注民生疾苦,仍舊心憂天下。

35歲之前,杜甫生活肆意潇灑。他曾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落第之後心情也不沮喪,反而與好友漫遊快意人生。一句“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寫盡當時的不凡抱負。後來,他去長安應試,卻因權相李林甫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與所有科考士子全部落選。

“杜甫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他真實地描繪那個時代,講述自己落第之後,在長安城中的落魄生活。10年客居,他奔走四處,過着貧困的日子。至44歲時,迫于生活壓力,他得了一個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的工作。此時,他對人生、對大唐有了反思,和少年時代壯志淩雲的心理形成巨大反差。

安史之亂後,杜甫理想破滅,亦失去了在長安生活的基礎。兜兜轉轉中,他對朝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意識到自己再無機會實現遠大抱負。曾經的鳳凰之志,轉頭已成空。

幸運的是,在杜甫年老漂泊的後半生中,遇見了成都。這一年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是杜甫一生中的轉折點。他加入難民隊伍,由東向西逃難。一路所見,艱難苦恨,皆成詩文。諸如“三吏三别”等,都是逃難路上所寫。當年年底,杜甫從甘肅隴南翻山越嶺來到成都。

這一年何以關鍵?徐希平提到:“有人說,杜甫47歲之前寫作的詩歌,與當時的著名詩人所寫大同小異。”但是,這一年之後,杜甫遠遠超越了同時代的人。因為他深刻體會到民生之多艱,也深刻洞悉了社會現狀。

成都給了杜甫以慰藉。他驚喜地說道:“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他歎道,即便是冬日,成都仍舊綠意蔥蔥。風土人情的差異與這片樂土的繁華,讓杜甫停下了逃亡的腳步。

正是如此,近代學者馮至才會說“: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作為首批四川曆史名人,杜甫具有特殊的曆史意義。直到今天,研究杜甫仍然具有許多現實價值。“他心憂天下,具有家國情懷;他初心不改,始終為人民呐喊。他是真正聽到人民呼聲的人。”

西安大雁塔杜甫像

Q

您曾在采訪中說杜甫性格很豐富,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A

回到杜甫當時那個環境來了解他,其實他就是一個真正與時代密切相關的平凡而偉大的人。他的性格豐富多彩。

杜甫的多樣化,是鮮活人生的代表。我們都熟知杜甫忠君愛國,從小深受傳統儒家思想影響。杜甫家庭世代為官,他自己也深受影響。他以祖先的功業為榮,但同時也想要展現個人價值,将自己奉獻給時代。這個是傳統的影響。

此外,他從小有家國情懷。但同時也有一種,我們今日或許會覺得有些“庸俗”的方面,他身上有一個光宗耀祖的想法,想要弘揚家族事業。這是一個人的正常心理。所以,單是愛國方面,就有這樣一個比較豐富的層面。

Q

杜甫前半生過得很悠哉,後半生又多災多難。他與時代的關系是怎樣的?

A

杜甫前半生的不疾不徐,包含了一種自信的想法。他不那麼着急求取功名,是他志存高遠,他對自己的前景非常樂觀。因為當時是盛唐,整個國家朝氣蓬勃,時代洋溢着張揚活力。杜甫對國家、對自己都充滿着信心。從小讀書寫詩,漫遊天下。那時有一個傳統,就是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年輕時,确實見識了不少。但後來殘酷的現實改變了浪漫自信豪放的杜甫。

其實他20多歲時,在家鄉就考過一次試。當時沒考上,他也沒在意。但30歲時,他安心到京城準備正式走仕途時,本以為自己勢在必得,可以輕而易舉“立登要路津”。他很有自信,認為自己“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誰知,他趕上盛唐後期,奸臣李林甫當道,打壓人才。因此,杜甫在京城漂泊10年,飽受白眼。他到處求情,考試,被欺辱。當時,他對盛唐的情況非常了解。

去京城之時,他滿懷豪情,很有李白的浪漫情懷。但10年時間,讓他從理想回到現實,對社會有了非常清醒的認識。到了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他才按照唐代規矩,作為官員的後代,得來一個很小的官。這個官很小,相當于一個倉庫保管。

他說自己“朝扣富兒門,暮随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他屬于名人之後,開始時還有人給他出主意。但到後來,也沒幾人再幫助他,這讓他感受到了人情冷暖。可以說,杜甫與時代聯系得非常緊密。

Q

馮至曾說,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怎麼理解杜甫與成都的關系?

A

這句話是對杜甫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曆的概括。

背景是這樣的。天寶十四載,杜甫剛得了一個小官,就遇上安史之亂,失去了生活基礎。他被亂軍包圍,卻又非常忠誠于唐朝皇帝。因此,他突破萬難,去追随皇帝,後被任為左拾遺。這個官職雖不大,但能經常見到皇帝,是一個很榮耀的官職。其實皇帝隻是給了他一個名頭,并非真讓他提意見。但杜甫就不是一個安于名、安于現狀的人,他是實實在在地反映朝中所見弊病。結果因為保護朋友,他差點被殺頭。

皇帝安排他到華州做一個小官。他親眼見到戰亂中的難民,最後由于饑荒,他也辭官加入難民隊伍。經過此事,他對朝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他知道自己再沒機會實現遠大抱負。

這一年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是杜甫一生的轉折點。杜甫這年47歲,逃難至甘肅天水。他一路寫了許多反映社會現實的詩,如“三吏三别”等。年底,他翻山越嶺來到成都。

有人說杜甫在47歲以前寫的詩,和普通人寫的差不多。但這一年之後,杜甫就遠遠超越了同時代的詩人。

在成都,他寫的第一首詩是《成都府》。“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喧然名都會,吹箫間笙簧。”他沒想曆經千辛萬苦之後,遇見了成都這樣一個繁華之地。所以他決定在這裡尋找一塊樂土定居。

在朋友資助下,他修建了一所茅屋。他的好友高适、嚴武也到了四川附近做官,尤其嚴武來到成都做劍南節度使。在這種情況下,杜甫在成都過了兩年最巴适安逸的日子。

Q

杜甫從小淩雲壯志,後來四處漂泊,最想要一個安定的家。成都就給了他這樣一個機會。正是因為這個對比,所以成都的意義非凡。

A

在成都期間,他寫詩的題材更廣泛。如《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他有家國情懷,也有更多内容。他一直在用詩記錄這個時代。

中途,好友離開成都,杜甫又去送朋友,送到川北等地。這期間成都發生戰亂,杜甫無法回去,隻能在梓州等地躲避了1年多,體會了川北文化。後來,嚴武二次回成都,杜甫又重歸草堂。所以杜甫是兩次回草堂,對草堂感情很深。

此次回草堂,杜甫受嚴武邀請,做了工部員外。這是杜甫一生做官最高的一個職位。但未多久,好友離世,杜甫沒了依靠,隻得離開成都,坐船到重慶。杜甫在巴蜀地區,大概待了9年。這9年是杜甫一生寫詩最多的階段。杜甫一生寫詩1455首,三分之二的詩歌都在巴蜀地區所寫。可以說,如果沒有入蜀的經曆,就沒有杜甫創作的豐碩成就。甚至說,如果沒有這段經曆,杜甫不會成為“詩聖”。

Q

怎麼理解杜甫是“情聖”這一說法?杜甫是以真情動人的。

A

“情聖”,第一說明的是杜甫情之深、廣。我們知道,杜甫有愛國愛民之情。但是,杜甫對朋友、對家人,甚至對異鄉普通的老百姓,都有真摯的感情。同時,杜甫的情還包括對自然、生命的情。一草一木,自然萬物,他皆有情。杜甫的情真摯而豐富。此外,杜甫寫詩表達情時,可以用特殊的藝術手法将其傳達到讀者的心裡,讓讀者受到感染。

Q

杜甫這一生是在“入世”和“出世”之間矛盾?

A

杜甫的一生體現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他雖然沒做官,但關心國家的心始終沒變。作為一個普通人,他依然關注社會發展,希望老百姓可以過得好。他始終想盡一份自己的心。這就是範仲淹後來所說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杜甫并沒有因為身份的低微,放棄他關注社會的心。他過得很貧苦,所以對老百姓的痛苦能感同身受。當然,人是複雜的動物,杜甫一生未改變關注社會的心,但他偶爾也有一時的“牢騷”。

比如他也有佛老思想。這與當時的時代相關,會覺得我這樣做有什麼意義,為何不達觀一些?杜甫年輕時,是一個非常豁達張揚,而非謹小慎微的人。所以他雖短暫有過想放棄的心,但他的責任感讓他始終回到儒家思想之上。他始終在用詩歌真實地記錄自己、記錄時代。好的,不好的,偶爾的世俗想法,真實的喜怒哀樂,高尚與俗氣,他都會記錄。這就是杜甫,真性情。

Q

杜甫很真實,所以才會說杜甫今天也活在我們身邊?

A

我們不要以為杜甫曆史久遠。曆史上許多統治者看到杜甫家國情懷的一面,就把他其他方面給弱化。比如,把杜甫“拍馬屁”、求情的内容,就給忽略。杜甫不是每一首都是傳世絕句,但他每一首都真實。無論庸俗與否,杜甫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是慈父、好丈夫,是為了家庭四處奔波的人。這些内容都在詩中有所體現。

其實,他和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心靈息息相通,并未相隔千年。所以魯迅會說,他活在我們人堆裡。杜甫已經超越了文學,他是中國文化的代表。

( 載《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曆史名人”專刊 )

作者簡介

西南民族大學中文學院教授,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著有《李杜詩學與民族文學》等著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