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渠道結構?01大消費品行業的渠道數字化曆程,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經銷商渠道結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01
大消費品行業的渠道數字化曆程
從全渠道的概念被提出與普及至今,渠道數字化的進程正不斷地被更多企業提上日程。
自2015年起,無數企業先後開始了數字化的嘗試。而對于大量數據沉澱在渠道中的快銷品企業而言,數字化的第一步,必然落到了渠道數字化領域。
對于快銷企業而言,将品牌-經銷商-門店-消費者一整個流通環節大同,即B2B2b2C整個環節的數據打通,所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總結過往企業渠道數字化的發展經驗如下幾條:
1. 快銷品牌自建SFA系統,即銷售自動化系統
一些快銷行業的一線品牌早在2010年就開始了移動業務系統的搭建。包括可口可樂在内的大部分品牌為了将品牌的勢能盡可能的往外部渠道延伸,選擇讓業務員使用手機或其它移動終端按照系統規劃的線路,擺放、定位、查門店/終端庫存、下單等,而随着技術的發展,一物一碼、陳列照片等功能也陸續上線。
2. 自建B2b體系,實現品牌方的終端訂單線上化
2015年的一批數字化品牌發現,原本的渠道掌控力即使配合SFA等一系列的搭配,如果數據更新仍然依賴于人的反饋,不能實現線上話,那麼就不能真正将品牌力滲透到經銷商環節,而數字化(信息化)就隻能是一個僞命題。自此,一些一線的快銷品品牌如可口可樂、統一又開始了一場自建B2b的革命。
實質上的自建B2b系統,就是品牌期望能夠從渠道終端開始實現數字化,而最後的實現方式則是讓終端店下載訂貨App,并通過App進行訂單、物流甚至費用核銷。為了實現體系的覆蓋,品牌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優惠/特殊活動,然結果差強人意。
因為除了品牌直營店/專賣店,終端的零售店或夫妻小店不可能每天打開可口可樂的App訂貨,更不可能把店内售賣的所有品牌的訂貨App下載一遍,即使為了政策優惠或其它,這本質上也是對渠道力的内耗。最後,衆多一線大品牌的轟轟烈烈自建B2b運動逐漸偃旗息鼓。
3. 第三方B2b訂貨平台
在單一品牌的訂貨App無法走通的時候,自然而然出現了一批第三方的B2b訂貨平台。這裡又可以分為三大類:自營型的B2b、互聯網大廠樹下的平台型B2b以及部分第三方軟件公司提供B2b平台系統服務。而這三類的平台的結果,要麼是燒光了錢離場,要麼轉型成為了社區團購平台,再甚者,App活躍度幾乎為0而強迫離場。失敗的原因也讓人唏噓不已。
往回看,自2015年開始的渠道數字化以來,無路是品牌、互聯網公司抑或是渠道中的經銷商主體,發起的渠道數字化嘗試,基本都以失敗告終。而沉澱在渠道中的海量數據,依舊藏在水面之下。
02
非終端,經銷商才是渠道數字化的關鍵
過往的渠道數字化嘗試聚焦于終端的上線,但對于渠道中的主體經銷商而言,被迫上線的結果無非是浪費時間 虛假數據。近幾年來,數字化的需求不再停留在品牌層,經銷商對數字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漲。缺乏數字能力,對于當下的業務開展、生意流轉都是一個阻礙。
從使用者回歸到數字化,快銷品渠道數字化的主角肯定不是廠家、互聯網公司抑或是第三方平台,而是經銷商本身。而經銷商推行這一數字化的目的,必然是基于自身業務發展考慮,而不是單純的為了上線而上線。人性問題是核心問題,任何違背人性的模式,都不可能獲得成功。
2022年伊始,過去的三年疫情使越來越多的經銷商意識到,數字化不該再隻停留在品牌側,數字化對于經銷商自身業務發展、團隊管理甚至财務管理也同樣可以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以經銷商為主體的渠道數字化,或許才是快銷品行業渠道數字化的正确解。
有信雲作為低代碼PaaS中台雲服務商,過往已服務了幾十家從幾億到幾十億體諒的經銷體系品牌。有信雲以營銷政策賦能品牌經銷商及其門店經營,基于經銷商打造DTb經營賦能模型,實現超級連接,将品牌、經銷商、門店、業務員、導購全部在線化。品牌總部制定的所有營銷政策,一鍵并發,秒達經銷商及百萬門店,同時同步給業務員及銷售部門。通過政策引擎,幫助企業用最簡單的拖拉拽即可制定營銷政策,幫助經銷商快速反饋的同時及時回款。目前,有信雲有幾百種營銷政策在正常運行。
由此可見,快銷品的渠道數字化并非難在技術,亦不是經銷商的管理,而在于頂層設計,在于如何讓經銷商主動地加入到這場革命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