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也要開心哦。我是南橘爸爸,我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專注在親子關系和兒童行為糾偏方向。
從今天開始,南橘爸爸會開展關于兒童時間管理的一系列分享,幫助您培養高效能好習慣的孩子。
在上一次分享的内容當中(沒有看過的朋友可以點進我的主頁查閱),我們分享了想讓孩子晚上準時上床睡覺以及讓睡覺前的準備工作快起來。
其實對于小學生來說,在睡覺之前真正大塊頭的任務應該就是做作業了。如果孩子的作業沒有辦法在規定的時間内完成。這可是要影響到上床睡覺的時間的。
那今天的内容就是幫助孩子寫作業提速50%的有效方法,其中包括三個方面的内容:
第一、如何讓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的态度有180度的轉變;
第二、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對寫作業需要的時間做到心裡有數。讓他自己抓緊時間來完成作業;
第三、如何使用一個高效的工具讓孩子寫作業更專注。減少寫作業過程中的東搞西搞。
我們現在先進入第一部分的内容。
圖片1:時間安排圖
大家看下上面這張圖,這是一張時間安排圖。為什麼還需要使用這張圖片呢?因為這張圖真的是非常的實用。通過這張圖,就能幫助孩子更加直觀地了解他能自主安排的時間。從圖片上可以看到,扣除媽媽要求做的事情,去掉一個小時。日常必須要做的事情,同樣去掉一個小時晚上原本可以使用的三個半小時。就剩下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是可以給孩子自由安排的,在這一個半小時裡面。包括了寫作業的時間和玩耍的時間,作業寫得越快,玩的時間就會越多。作業寫得越慢,玩的時間就會越少,寫作業和玩之間的關系是成反比的。
此消彼長,孩子很容易就能理解到位,那我們甚至還可以問問孩子。如果你想有更多的時間玩,還能從哪裡擠出時間呢?也許孩子會告訴你,可以吃飯的時候快一點,可以洗澡的時候快一點,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時間玩。那借此機會,我們就可以跟孩子一起來算一筆賬,假如什麼事情都拖拉磨蹭。那麼原本可以用來玩的時間就會浪費在各種慢騰騰的行動當中。即便是玩,一會兒也玩不盡興。因為很多事情是沒有做完的,自然就會被爸爸媽媽催促。就算爸爸媽媽不催,其實也會面對比較嚴重的後果,比如說寫不完作業,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因為孩子一般隻顧眼前的既得利益,很容易擠出一些時間他就玩一會兒。
每一次他也玩不踏實,玩不盡興,但是如果你跟他講道理。他是很難理解的,也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的。所以呢,我們需要通過圖像化的形式。來刺激他的大腦,讓他做出更理智的選擇,那這就是這七張便利貼讓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的态度有一個深刻的改變。
因為一個新的計劃,新的改變開始的時候,你要讓孩子做到心甘情願,孩子才會産生行動力。在執行的過程當中,他的行動力才會更加持久。那既然孩子已經從思想上認可,做作業要有效率,那麼我們就要提供有效的方法,讓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當中提升效率。
現在我們來進入第二個闆塊,怎樣才能讓孩子對寫作業做到心中有數。當他對他的作業内容,作業數量以及需要使用的時間有一個大緻認識的時候。那他對寫作業就可以做到心裡有數了,就知道該怎樣加快速度,怎樣能獲得更多的時間去玩。上一次的分享中我們有說過制作清單的流程,這裡我就不再重複說明了。主要跟大家溝通幾個需要特别注意的步驟。那就是隻需要把這幾個步驟都安排好,那寫作業呢會變得更加專注。做作業的速度會更快。
圖片2:作業清單
我們再看下上面這張圖。你這樣看這張作業清單圖,會覺得内容很簡單,對吧?的确是非常簡單明了的。因為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沒有列出具體的要求和具體的細節。那可以這麼說,這一張作業清單當中每一條都可以列出一份獨立的清單細則。那比如說做作業清單的第一條列作業計劃,就可以列出一張獨立的作業計劃表。
圖片3:作業計劃表
接着你看上面這張圖片,這張作業計劃表的第一欄。是每一科老師布置的具體作業内容。第二欄就是孩子對做作業進行預測的時間。第三欄就是孩子進行寫作業順序的安排,最下面的這一行是預測番茄中使用的各種圖形,讓孩子記錄番茄中實際完成的情況。
其實,這張表已經綜合了作業清單當中的第一條列作業計劃。根據第三條記錄番茄中這兩項功能在最下面的橫條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關于備注番茄中的圖形裡面有預測番茄中。有預測一整個番茄鐘的,也有預測半個番茄鐘的。這些都是孩子對于作業時間内的預測,假如在預測時間内沒有完成作業任務,就要補充番茄中圓形和倒三角形就是補充番茄中的時間。後面三個圖形就是對于番茄中完成情況的一個記錄。全部完成的打勾,就表示在番茄鐘時間内完成。内部打斷和外部打斷的就可以在形狀裡面點一點或者畫橫線,就代表有打斷的情況。這個時候就可以終止番茄中的使用,去處理打斷的事件。把事情都處理完之後,再重新開始新的番茄中。
有了這個作業計劃表,你就可以對孩子寫作業的進度有一個比較好的跟蹤檢查了。像我,現在每天晚上孩子回到家就會先把作業計劃表列出來。在他心裡立刻就知道今天晚上寫作業的時間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基本上他就能很好地安排晚上其他活動的時間,非常的直觀。而且每一次孩子在寫作業中途當中休息出來的時候,你就可以去看一下孩子的作業計劃表的進度是不是跟他的預期的時間是一樣的?這樣就可以比較好地檢查孩子每一項完成的情況。
那有些孩子剛開始使用番茄鐘寫作業,還不會預測時間。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沒有記錄就很難做到準确的預測,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把預測時間這一欄改為記錄寫作業的時間,當孩子的每一天。記錄他寫作業的具體時間,通過一段時間的準确記錄,孩子就可以知道他寫作業的速度快慢和具體的時間,慢慢的他就能對自己寫作業的時間長度進行大概的預測了。
用好這張作業計劃表,其實爸爸媽媽就很容易發現孩子做作業的問題出在哪裡了。因為孩子寫作業有記錄時間,這個時候,隻要你去看這張作業計劃表。就能知道孩子寫作業快慢的情況。孩子拖拉磨蹭,最大的問題出在哪一個地方?你就會有所察覺,而不是籠統的,隻是感覺孩子做作業很慢。至于哪一個環節慢你根本不知道。
第二條就是寫作業前的準備工作。這個也可以制作成一份獨立的清單。實際上,這份寫作業前的準備清單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通常需要做的準備工作有可能剛開始,你和孩子都不一定能全部寫下來。而是通過孩子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内,記錄孩子在寫作業過程當中出現打斷的情況而總結出來的。也就是說,在寫作業時間内出現打斷寫作業的事情。都應該在寫作業之前去做好準備工作的。這樣才不會出現打斷的情況。
好的,關于作業清單部分就分享到這裡,因為上一次分享已經對清單做了比較深刻的分析。所以我們隻需要給出清單的框架,而關于制作清單的細節。應該是你跟孩子共同讨論出來的,所以在制作清單的時候。要多跟孩子進行頭腦風暴,讓孩子參與到清單的制定當中。甚至到最後是由孩子自己來制作清單的,這樣孩子的自主性才會被慢慢地培養出來。
那像我的女兒呢,現在經常會自己制作清單,她使用清單已經接近兩年的時間了。最初呢,是我給她設計清單,讓她去執行,現在隻要她覺得有必要使用清單,她就會自己制作相應的清單的雛形。然後再來找我讨論哪裡需要調整,那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這是非常容易形成的一個習慣,也是幫助孩子做事情有計劃,有目标的一個非常好的鍛煉。
總結一下,想讓孩子對作業做到心中有數:
一、是要讓孩子做好作業清單,讓孩子每天都按照具體的作業流程來完成作業;
二、是要列好作業計劃表。孩子對完成的作業數量以及做作業的時間,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
三、要不斷的完善作業前的準備清單,就可以減少寫作業過程中的動稿細告。
我們進入第三部分,要給你介紹一個高效的工具。讓孩子寫作業更專注。我們都知道孩子不專注寫作業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孩子一寫作業就會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上上廁所,一會削下鉛筆,一會還要看一下電視,當然還有更多吸引他的東西,這樣他就會變得很磨蹭很拖拉了。如果我們大人不懂得專注學習的重要性,你就讓他這樣分散注意力,讓他東搞西搞,就會造成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的問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寫作業慢的習慣。
如何訓練孩子寫作業足夠專注,而不是東搞西搞?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也是最簡單最有效的一個方法---使用番茄鐘。這也是時間管理領域非常有名的一個番茄工作法。關于這個番茄工作法有一本書非常的有名。名字就叫做番茄工作法圖解。
圖片4:番茄工作法圖解書籍
這本書是介紹番茄工作法最專業的書籍。從出版到今天,重新印刷了28次,那可見大家對番茄工作法的認同度是非常高的。也非常受到大家的歡迎。如果你想做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購買這本書進行閱讀。
接下來,我就小孩子如何使用番茄鐘來訓練寫作業的專注力進行深入的分析。
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番茄工作法。所謂的番茄工作法并不是說一邊吃番茄一邊做事情的意思。而是因為它的發明者使用了一個番茄形狀的倒計時器,所以番茄工作法就因此而命名了。具體的做法就是列出我們所要做的任務列表,每工作25分鐘算一個番茄鐘。然後休息五分鐘,繼續下一個25分鐘的工作。再休息五分鐘。
圖片5:番茄鐘工作法
是不是很簡單呢?上面這張圖就是番茄鐘工作法,你們可以看到是這樣的一個循環過程。那很多人一聽到這種方法就覺得太不靠譜了。這麼簡單有用嗎?很多人是不太相信有效果的,那我們來分析一下他的原理是什麼,也就是說他為什麼會有效。
普遍的看法就是這種方式非常符合人體經曆一張一弛的節奏。如果一個人一鼓作氣工作學習兩個小時,那很容易精力就全部消耗掉了。假如當天還要做其他的事情,就幾乎沒有精力能夠跟得上。假如說我們使用番茄鐘,我們的經曆圖就像脈沖波一樣,消耗一些就很快恢複,在《精力管理》這本書裡面,心理學家吉姆就發現:短跑運動員中,比較優秀的選手在兩輪比賽中間會有一個固定的行為模式,那就是放松。而許多排名靠後的選手是沒有這種體力恢複習慣的。通過建立高效的體力恢複的機制,運動員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内實現精力的再次呈現。在《調動正确的大腦》這本書裡面,藝術教授愛德華茲指出創造的最高形式是投入與抽離、思考與放松、活躍與休息之間有節奏的交替。
那番茄工作法呢就非常符合這種特點,它其實就是在學習和休息之間交替進行的。大家可以看下下面這張圖片,這個就是一個交替的脈沖波的圖片。
圖片6
那在我看來呢,給孩子使用番茄中來寫作業還有三個比較明顯的好處。
第一、可以降低學習的難度。通常孩子看到大塊頭的作業任務的時候,孩子心裡面就會有畏難情緒,他心裡就會想辦法拖延。假如說現在把大塊的作業任務進行拆分。每一次隻寫25分鐘,即使這個學習任務孩子可能有點不太喜歡,但是這麼短時間的投入,相信他還是願意專注在其中的,因為心裡面覺得不是太難。每一次25分鐘之後就可以休息,他的壓力就不會太大,很容易就進入專注的狀态。就算是他中途想偷懶,那如果他想想,待會就馬上有休息的時間,他是能堅持下來的。休息的時候,爸爸媽媽還可以想辦法犒勞一下孩子。比如說,讓孩子喝一杯喜歡的飲料,讓孩子吃一個他喜歡吃的水果,這些都是很好勞逸結合的方式,
第二、經常使用番茄鐘寫作業就能形成習慣。孩子每一次給番茄中上發條的時候,滴答滴答的聲音就會給孩子帶來一種緊張感。其實就是在提示孩子要專注的寫作業了,使用時間長了就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孩子會自動的将番茄鐘的啟動跟專注學習聯系在一起,變成自然而然的行為,一下子專注的習慣就養成了。
第三、在休息的過程當中也有靈感。很多人覺得五分鐘休息很短不肯休息,其實那五分鐘是非常重要的。休息一下順便可以回顧一下前面25分鐘效率到底怎麼樣。是不是哪裡需要調整好的,一個完整的番茄中就是25分鐘學習,五分鐘休息。
那這個時間可不可以調整呢?當然是可以的。比如說遇到孩子年齡比較小。我們設定番茄中的時間呢,就是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計算的,是孩子年齡的2-3倍。像一個六歲的孩子,番茄中的設定就可以在十分鐘到20分鐘的區間。最好就分解為十分鐘的學習加五分鐘的休息,或者是15分鐘學習五分鐘休息。這是根據孩子年齡來計算的,或者是根據孩子專注力的程度來進行設定的。
那想讓孩子寫作業加快速度。使用番茄中是一個非常好的小助手,那關于使用番茄鐘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内容。我們會在後續的分享中繼續講述。感謝您的聆聽,我們下次分享再見。
好,我是南橘爸爸,我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從事親子關系教育心理學已經十多年了,如果你也有親子關系方面的困擾,可以在評論裡留下你的問題,我都會一一解答的。
最後,如果你覺得我分享的還不錯的話,希望你能點贊轉發支持一下。謝謝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