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
前方到站:自相矛盾。
典故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韓非子·難一》
春秋時,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他吆喝的聲音很響,吸引了很多人圍過來看。
隻見這個人,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隻要一碰上,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正在他大聲吆喝着招人來買這最堅固的盾、最鋒利的矛時,圍觀的人群裡有人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那個賣兵器的人聽了,張口結舌,圍觀的人也一哄而散。
什麼都不能刺穿的盾與什麼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釋義
比喻行事或言語先後不相應、互相抵觸。
發稿:蘭花
審稿:吳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