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到頂峰,你隻會感覺到自我的藐小
常聽到有一句廣告詞:“山高人為峰”,我揣摩其涵意是:再高的山峰,隻要攀登上去了,人就一定比山高。但是,真正領略這句話所體現的境界和内涵,則是在登上史稱的東華山--五老峰之後。
五老峰位于家鄉運城,屬于中條山系,是河洛文化早期傳播的聖地,也是我國北方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七鑒道書》稱之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因與西華山遙遙相對,曆史上素有“東華山”之美譽。五老峰還有許多民間傳說,所說宋代楊業在此屯兵、兵圍普救寺的孫飛虎曾在此紮寨,道教八仙中的張果老、呂洞賓等在這裡也留下了許多優美的傳說。
總感覺登山之美在于一個“登”字,可這次由于時間關系,我們隻能選擇乘坐纜車上山,也就錯失了用腳去丈量、體味五老峰的機會。一條直達半山的索道,把登頂的時間濃縮到十幾分鐘。乘在纜車上往下看,隻見山道曲折盤旋,蜿蜒而上,稀稀拉拉的有黑點在緩慢地移動,那可能是遊興十足的“驢友”,也可能是外出勞作的山民。和登山相比,由于平面和立體給人的視覺感受絕然不同,俨然是兩個世界。
索道下來後沿石階走上十幾分鐘,很快就到了五峰之一的棋盤山之上,此處山勢不算險峻,但松風怒濤灌耳不絕,綠樹蔥翠盡入眼底。站在峰頂環顧,所有的景點都貫穿在一條巨龍的背脊之上,南面諸峰環列,玉柱峰、太乙坪峰等如碩大的盆景般陳列在眼前。環顧四周,奇峰突兀,峰巒競秀,雲霧缭繞,氣象萬千。
在山脊惹人道觀小憩之後,便開始涉險西峰。上西峰的路很好走,整齊的石階使我們有暇舉目四望,一石一樹,一溪一流,都讓我們感受到山境的秀美。極目遠眺,相近的幾個山峰景色宜人,美不勝收,石色蒼黛,濃蔭蔽日,如果不是在海拔2082米的西峰之巅,哪能見到如此絕色佳境,真是令人眼界大開,如醉如癡,樂不思歸,留戀忘返,四周的氣氛一片沉寂,正好應了李白的兩句詩: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由于時間的限制,我們無法去東峰感受朝陽台旭日東升的輝煌,也無法去南峰追求漫步長空棧道的刺激,更無法去中峰尋覓蕭史吹箫引凰的雅緻……我們攜帶着滿足中的遺憾和遺憾中的滿足,踏上了返程之路。在歸途中,與那些在纜車上看到的驢友們擦肩而過,聽到他們爽朗快樂的笑聲,看到他們興緻勃勃地拾階向上。突然感覺,與他們相比,我們看到了五老峰的美景,卻缺少了攀登的享受。回頭再去尋覓他們時,不知道為什麼,眼中洋溢的,竟然是一種羨慕和欽佩。什麼是“山高人為峰”?原來這句話不僅僅是描繪了一幅昂立于山峰之上的美景,而是一種境界,如他們般經曆了攀登的苦樂後才能體驗到的境界,正如人生之路一樣,面對同樣的目标,在追求過程中卻有着本質的不同。小安即滿是一種所求,永不滿足也是一種追求,“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故而會出現人和人之間的不同信仰、不同價值觀,和不同的追求方式。但“山高人為峰”應該是一種極高的理想、信念之所至吧。也許對很多人而言,這将永遠不能達到,甚至無法接近,但它會始終如動力一般推動着一些人,讓事業和生活永遠充盈着新的向往。
“山高人為峰”也是一種魄力。碌碌無為、安于現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些也許并不是多數人的想法和做法,但我們也得承認這些現象的存在,有時也會在我們自己的某一個時期、某一個階段出現過,于是這種做法就會被認作不求上進,恰恰是那些永不停歇的人們給了我們再逐追趕的念頭和勇氣。“龜兔賽跑”演繹的就是這樣的現實,求索“山高人為峰”确實需要一種魄力。
五老峰是道家聖地,然而,道何得焉?下山的時候想了許多,雖有遺憾,但是想想,能夠置身此地,能夠領悟到天地山水的無形大美,體會到“山高人為峰”的哪怕一點點真谛,内心裡便也安然甯靜。
道法自然--回來後,山上的那句摩崖雕刻,一直萦繞在心裡,不能忘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