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晌午日頭當空,62歲的農民馬占清放下鐵鍁,取下系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看着一行行小樹苗伸向遠方,他說這風景過去做夢也不敢想,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煤炭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晌午日頭當空,62歲的農民馬占清放下鐵鍁,取下系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看着一行行小樹苗伸向遠方,他說這風景過去做夢也不敢想。
馬占清家住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玉碗泉村。資源富集的“煤城”平川地處黃河上遊,多年開采導緻當地出現了大量采煤沉陷區。這兩年,依托國家儲備林等項目建設,當地探索“地下挖煤、地上儲碳”的發展新路徑,昔日的荒山和沉陷礦山逐漸開始了綠色蝶變。
長期以來,幹旱、風沙加上降雨稀少,把生态脆弱的“标簽”烙在黃土地上。玉碗泉村雖鄰近黃河,但河水無法到達之處,仍是滿眼荒蕪,當地人“守着黃河幹瞪眼”。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馬占清說,過去,大風一起,就黃土漫天;走幾裡地,離不了荒山。
去年,剛開始建設國儲林的時候,馬占清和村民們心裡犯嘀咕,“這些年,種地沒啥好光景,還能種活樹?”
然而,從今夏起,黃風天開始變少,山溝溝漸生新綠。走在新造的林子裡,馬占清還能聞到淡淡的草木香氣。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通過提灌設施、蓄水池等工程建設,有關部門從低處引來了黃河水。從清晨到傍晚,馬占清和村民們忙着修路、平整土地、埋設滴灌管道……
“今年開春,開始栽樹,我們都高興得很。”馬占清說,村民卸車、栽種、澆水都很小心,生怕把小樹苗磕着碰着。
環境向好也帶來收入增加。參與當地國儲林建設的農民月均能收入3000多元。“在家門口就業,收入也穩定。”馬占清說。
眼見周邊荒山漸漸發出新綠,平川采煤沉陷區的幹部群衆也開始了綠色實踐。
寶積鎮尖山村地廣人稀。“過去因為采煤沉陷,種地收益不高,隻能外出打工。”村民闫積從說,那時候出了家門,滿眼荒山秃嶺,沒啥生氣。
而從去年開始,受益于甘肅中部生态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尖山村建起了滴灌設施,一度撂荒的農田開始迸發新綠。闫積從等婦女也開始在家門口的合作社“上班”,種植食葵、西瓜等作物。
“合作社流轉了我家16畝地,年流轉費每畝能收入150元。”闫積從說,在合作社務工不僅每天有130元收入,還能就近照顧家中的老人、孩子,比過去單純種地收入高得多。
目前,尖山村的合作社已陸續流轉了周邊多個村的近萬畝土地,種植了多種經濟作物。“不僅提高了農民收益,也逐漸改善了周邊區域的小環境。”尖山村黨支部書記黨生珍說。
今年,平川區國儲林項目已被列入2022年度甘肅省省列重大建設項目。平川區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黃興多介紹,平川區國儲林總面積45萬畝,今年計劃實施10萬畝,目前已完成造林約9.2萬畝,成活率超95%。“未來4年,這45萬畝造林完成後,每年可固碳約720萬噸。”
□記者 程楠 趙偉宏 蘭州報道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