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楊思琦要來廣州工作,丈夫十分支持:“你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家裡有我照顧。”這讓她十分感動。 (方迎忠/圖)
楊思琦最“紅”的時候,攬下了2001年香港小姐競選的6個獎項。卸任香港小姐冠軍後,随即獲得tvb賞識,展開她的“銀色旅途”。
如今43歲的楊思琦,已經斬獲了多項演藝事業上的獎項。
她是《無名天使3D》長得可愛,但“打”得利索的唐寶兒;是《随時候命》裡笑起來泛開甜甜梨渦的通訊主任周曉娟;是外表看似善良、實則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腹黑女席可兒,讓觀衆印象深刻。
2012年,楊思琦産後複出,在短暫的兩年香港主持和演員身份後,思慮再三,她選擇了和TVB解約,為自己的“旺季”找出路。
現在的楊思琦,是兩個小朋友的媽媽。在家人的支持下,來到廣東“尋根”,并且成為一名新晉“主播。
她說,“我想以身作則,成為兩個孩子的榜樣。”
我是梅州蕉嶺縣客家人,典型的“客家妹子”。
之前TVB有一個檔節目叫作《回鄉》,我和爸爸回到梅州。當時和鄉親們素未謀面,卻一湧向前地抱着我,血濃于水的感覺,于我而言,像是在“尋根”,很有親切感。
我決定來内地發展,是2014年。當時我剛生完小朋友,公司邀請我續約,開出了很好的條件。但如果簽了,可能隻能再“火”六七。我就在想,到時候年紀越來越大,如果再嘗試出來适應新環境,或者是做其他工作,未必那麼容易。
同一年,我就來到了内地。一開始我很擔憂,也會覺得這是個冒險的舉動,也不知道未來前途将會怎麼樣。但萬事開頭難,隻要邁開腿,命運的安排就會帶着你很順利地往前走。
這麼多年,我還很有收獲。疫情發生前幾年,我在内地“打卡”的軌迹,已經是“爆了燈”(意為:行程滿)。在手機的中國地圖上,全部都是我走過的痕迹。
不過,這種選擇,有得有失。
我的大女兒,現在就要十歲了,小兒子眨眼之間也快兩歲了。現在會覺得陪在孩子的時間不多,我還是很内疚的。所以和家裡每天都會視頻通話,不然覺得“不安樂”。
視頻的時候,我會給女兒遠程輔導一下功課,和老公聊聊天,和兒子培養感情。但小兒子已經開始不想“認我”了,每次家裡人問,“媽媽在哪裡?”,他就“Mom is in the phone”(媽媽裡電話裡)。老公也開玩笑說我們現在很像“網友”,讓我很是愧疚。
選擇來内地發展,也是想用自己的拼搏努力,給小朋友做一個榜樣,同時也想要力所能及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就看自己怎麼去衡量得失。
楊思琦選擇來内地發展,想用自己的拼搏努力,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同時也想要力所能及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 (方迎忠/圖)
我的丈夫是圈外人,之所以不公布,實質上也是随着他的想法,過一個普通人應該有的生活。
以前,我可能給人的印象是敢愛敢恨,談戀愛就會想要“大聲說出來”,毫無保留,但也有點“天真”。現在觀衆感覺我有些畏畏縮縮,是因為年紀大了,懂得将重要的人,放在一個給保護的範圍裡面。
我是一個很喜歡自由的人,現在也實現了這一需求。聽到我要來廣州工作,丈夫十分支持:“你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家裡有我照顧。”這讓我十分感動,謝謝家裡人給予的自由度。
現在有很多人會說,就是做了媽媽,應該呆在家裡,多花些時間陪伴小朋友。其實我也贊成這種觀點。但現在的女性,她可能有幾重身份,就是生活上所要投入和負擔的經濟能力,實質上和男性是處于同樣位置,不能一概而論。
如今,時代轉變了,當了媽媽後,也可以繼續闖蕩。
以往我拍一部劇,需要很長時間投入一個角色,是做“别人”。同時也要花很長的時間,等待播出後觀衆們的反應,接着是跑“通告”(意為:做宣傳)、上電台,提高觀衆對明星的辨識度。
現在不同了,網絡很容易讓明星和普通大衆,有一個緊密的“接觸”。就好像跟朋友一樣,無拘無束地聊天,“近距離”分享日常生活。但有些網友,會認為明星跟“網紅”沒什麼差别。
對于這個想法,我認為沒有必要分那麼細,在這個年代,已經沒有“明星”與“網紅”之分了,甚至已經沒有了這個标簽。
在我的直播間,有很多網友會把我演過的角色名字羅列出來,還有的網友告訴我,從最早我競選港姐到演電影,他們都在一路支持,陪伴着長大,這些都是很暖心的事情。
如今在網絡上,不一定是明星,就算是個普通人,做些生活的記錄短視頻,都會有一定的“粉絲”跟随。所以年代的不同,“出名”的方式也不同了。
現在我做直播,一開始很不習慣,因為要連續不斷講好幾個小時。但我覺得轉型做主播,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做回自己,很舒适自在。
即使有些粉絲會說:“為什麼我的女神淪落到和網紅打PK?”但這些都沒有關系,因為在主播這個行業中,我也是一個新人,需要不斷地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社會的節奏。
但是這不代表我不會再拍戲了。
經過歲月的沉澱,比起以前,現在的我更希望可以接到一些比較“樸素”的角色,不需要怎麼化妝,也不需要很漂亮的角色,走進鄉村、走進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裡,淳樸的角色,這是我以後想嘗試的方向。
南方周末記者 王瑭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