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零工經濟(gig economy)蓬勃發展,許多咖啡館内都坐滿了帶着手機和筆電去工作的人們,整間咖啡館顯得十分安靜,隻聽得到敲打鍵盤和點按滑鼠的聲音。
擺脫3C 恢複社交本質
現在,有些咖啡館老闆企圖扭轉這樣的趨勢,讓咖啡館重新恢複成可以輕松聊天的社交場合,同時也提供一個“無Wi-Fi天堂”,讓顧客暫時擺脫冰冷的電腦與手機,重拾人與人之間對話的溫度。
芝加哥林肯公園附近的Kibbitznest就是家響應“不提供Wi-Fi”運動的咖啡館。走進店裡,看不到一般咖啡館常見的低頭族,不少客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天說地,有些客人邊聊天邊啜飲紅酒或啤酒,還有幾個小朋友圍在桌邊下棋。老闆娘科斯提納與丈夫路易斯表示,兩夫妻之所以決定不提供無線網路給客人,目的在“提醒人們注意,透過科技電子産品溝通與面對面交流之間的極度不平衡”。
科斯提納說,客人也很開心能找到一個地方,讓他們暫時逃離緊盯銀幕、不停上網的生活,不少客人反應,“很高興你們開了間這樣的店”。另名顧客穆蘭納斯也表示,自己第1次踏進這家咖啡館時,也是帶着筆電準備來工作,但當他發現店内不提供網路,他還是坐了下來,“我喜歡這個想法”。
根據2016年一項尼爾森(Nielsen)市場研究報告,美國成年人每天都要花費至少10小時消化來自各種媒體的資訊。為平衡過度依賴網路與電子産品的工作及社交方式,類似的無Wi-Fi咖啡館在全球各地如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不斷出現。
美國社會學家雷.歐登伯格(Ray Oldenburg)在其1989年的著作《最好的場所》(The Great Good Place)中說明了咖啡館與酒館、酒吧、茶館這類場所的重要性。他把咖啡館這類地方稱為家庭、工作場所以外的“第三場所”,這是人們主要的社交、休閑場所,對個人與整體社會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若沒有這類場所,人們即使在群體中也會感覺孤獨。科技日新月異造成唯一可預測的社交結果,就是人們比以往更加疏離”。
美國佛蒙特州東北方伯靈頓(Burlington)的August First咖啡館老闆娘魏倫與丈夫莫瑞克表示,“在我們開店之初,我們從未想過,當你走進店裡,竟然會是一片死寂的景象”,因此,他們決定自2012年停止提供Wi-Fi,2014年禁止顧客攜帶筆電。起先他們确實遭遇一些反彈和阻力,有顧客在網路上批評這項規定,但大多數客戶都給予正面支持,實施後他們的營收甚至較前年增加了20%。
确實,許多人去咖啡館不是想談天說地,而是想找地方認真工作。在全球各地,這種趨勢早就十分普遍,益普索/路透(Ipsos/Reuters)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有1/5的人在家(包括在咖啡館等非辦公室場所)工作,這種風氣在拉丁美洲、亞洲、中東地區特别興盛,在匈牙利、德國、瑞典、法國、意大利等國則較少。
無網路 增加互動溫度
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的“雪中狐狸”咖啡館(Fox in the Snow Cafe)從開店起就不提供Wi-Fi。其中一名股東艾克賽認為,現代人的生活十分便利,不論買什麼都能送到家裡,所以人們出門、到咖啡館的目的就是與他人互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特别把吧台桌子高度降低,并拿掉糕點的價格标示,以鼓勵顧客主動提問。為了凝聚顧客,Kibbitznest等越來越多的咖啡館也開始主辦講座、讀書會等活動,讓咖啡館成為社區的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