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崆峒養生彙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中說:“肝為牡髒,其色青……心為牡髒,其色赤……脾為牝髒,其色黃……肺為牝髒,其色白……腎為牝髒,其色黑。”在五色分屬五髒的基礎上,《素問·脈要精微論》中進一步指出:“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壁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說明肌膚的色澤相合與五髒精氣的旺盛、氣血的充盈有着密切的聯系。
《素問·五髒生成》篇雲:“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素問·六節藏象論》又雲:“心者……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小腸三焦者……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說明髒腑的功能與人體的面色、毛發、爪甲、皮膚、四肢、肌肉的健康有密切的聯系。
經絡系統内連髒腑,外屬筋肉、皮膚、五官,特别是手三陽經止于頭面,足三陽經起于頭面,故有“頭者,諸陽之會”之說。《靈樞·邪氣髒腑病形》篇中又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氣之津液皆上熏于面。”這些論述充分說明經絡将人體的髒腑、筋脈、肌肉、皮膚緊密聯系在一起。髒腑精氣和氣血通過經絡與十二筋脈、十二皮部的聯系、輸送作用,使關節舒利,肌肉豐滿,皮膚潤澤。相反,髒腑、氣血、經絡功能的失調必然會影響到人體肌膚、毛發、形體的協調美觀。
人體是統一的整體,五髒六腑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髒腑與肢體、五官有着所主與歸屬、開竅的關系。髒腑、氣血、經絡的生理功能協調一緻是健康的基礎。皮膚與五髒六腑有着密切的聯系,因此,皮膚病不僅僅是皮毛之疾,而是髒腑、氣血的生理、病理在皮膚上的反映,即“有諸内必形諸外”,“沒有内患不得外亂”。
★
01
心與小腸
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心主神明,開竅于舌。小腸的主要功能是分清泌濁,吸收營養,下輸水液于膀胱。心主血脈,血液的循行有賴心氣的推動,心氣旺盛則面部紅潤光澤,若心氣虛則面色白,失去健康的面色,甚至出現青紫的病色。心主神明,若情志抑郁化火,或過食辛熱、炙煿,使心火熾盛,常可導緻口舌生瘡、糜爛;或皮膚紅斑成片,灼熱而癢,心煩不甯。若心移熱于小腸,熏蒸水液,可導緻尿少、熱赤,皮膚腫脹、水疱等。
皮膚疖腫、毛囊炎、急性濕疹、皮炎等急性化膿性、瘙癢性皮膚病多與心經火熱有關。
02
肺與大腸
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外合皮毛,開竅于鼻。肺的宣發功能使水谷精微輸布于皮毛,滋養周身的皮膚、毛發、肌肉。若肺氣虛,或外邪侵入,由皮毛而犯肺,宣發不力,使水谷精微不能輸布、營養肌膚,則皮毛憔悴、枯槁。肺經起于胸中,上行過胸,開竅于鼻。若肺經熱盛,循經上擾,可緻胸、面皮膚紅斑、脫屑、灼癢。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失宣降,或肺經風熱可影響大腸傳導糟粕的功能,出現大便秘結,緻熱毒無以排洩,而走竄肌膚。
臨床上面部的痤瘡、酒渣鼻、脂溢性皮炎、口周皮炎、皮膚疖腫等多與肺經的風熱有關。荨麻疹、血管性水腫以及具有結節性損害的皮膚病等多與肺失宣降、氣機不暢、痰濕凝結有關。
03
脾與胃
脾主運化,脾統血,主肌肉四肢,開竅于口,其華在唇。胃主受納、腐熟水谷。飲食的正常受納,水谷精微物質的吸收、輸布,水濕的運化、排洩均有賴于脾胃功能的旺健,故有脾為後天之本之說。若脾胃功能失常,則全身肌膚失去水谷精微的滋養,肌膚枯槁無澤、萎黃幹燥;爪甲蒼黃不榮;毛發幹枯、脫落。若水濕運化不力,停留體内,内困脾髒,外淫肌膚,則皮膚腫滿、糜爛滲出。若脾氣虛,無力統血,則可見血不循經、遊溢脈外的皮下紫癜。
濕疹、天疱瘡、帶狀疱疹等水疱性、糜爛滲出性皮膚病多與脾虛濕盛相關,異位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瘙癢病、色素性皮膚病及魚鱗病等幹燥、瘙癢性皮膚病多與脾虛運化不力的“藜藿之虧”、肌膚失于水谷精微的濡養有關。皮膚紫癜、牙龈出血等血溢脈外之病常是脾虛脾不統血之故。濕疹是臨床常見病,也最纏綿難愈,作為皮科大夫,除要掌握脾胃的生理、病理,更要重視脾胃病的治療、方藥的應用。
04
肝與膽
肝主藏血,主疏洩,主筋,其華在爪,開竅于目。膽為“中精”之府,主決斷,參與人的精神活動。肝膽互為表裡。肝調理疏洩氣機的功能,對維持氣血的順暢運行,保證肌膚、筋脈得到充足的血液濡養是十分重要的。若肝藏血不足,則肌膚得不到陰血的滋養,則可緻肌膚甲錯、粗糙,毛發枯槁、脫落。若肝的疏洩功能失常,導緻氣機紊亂,氣血悖逆,則皮膚斑駁、無華。肝不藏血,血不榮筋,則使筋失所養,筋氣外發,爪甲失榮。若氣機郁滞,郁而化火,可緻肝經熱盛,肝風内動,引起神志、情緒的變化,在皮膚則可引起皮膚急性泛發性的紅斑、瘙癢等。
臨床上凡急性、泛發性的皮炎,濕疹,或疱疹性疾病,多與肝經的風熱或濕熱有關;色素性、肥厚性、結節性皮膚病,如黃褐斑、扁平疣、甲營養不良等又多與肝失疏洩,氣滞血瘀,或肝不藏血,陰虛血燥,筋脈、肌膚失養有關。
05
腎與膀胱
腎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腦,又主納氣、主水,開竅于耳及二陰,其華在發。腎主藏先天之精,精能化氣,精血互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原動力,因此,腎又稱為“先天之本”。人從父母禀賦來的先天之精的多寡、性質,常常決定人一生的生長、發育和疾病的發生、轉歸。腎精充盛,腎氣就充實。否則,腎氣就虛。腎的功能活動低下常常導緻生長發育的遲緩;或膀胱氣化不利,開阖失司;在肌膚則出現皮膚暗黑不潤、毛發細弱稀疏等。許多具有遺傳性質的皮膚病大多與腎精不足或禀賦不足有關。
在臨床中,一般先天性、色素性、慢性皮膚病常因于腎陰虛或腎陽虛,如雀斑、黃褐斑、色痣等;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如紅斑狼瘡、皮肌炎等亦多與腎精的虧損,腎陰、腎陽的虛衰有關。
雖然五髒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但五髒中起更重要作用的是腎、脾二髒。因為腎主藏精,主骨,生髓,是五髒六腑精氣之所在,腎氣的盛衰決定着人的生長、發育和衰老。《素問·上古天真論》對此有詳細的論述:由于“腎氣盛”、“腎氣實”而“齒更發長”,“而天癸至”,“精氣瀉溢”,“故有子”。由于“腎氣平均”而“筋骨勁強,真牙生而長極”;“發長極,身體盛壯”;“肌肉滿壯”。由于“腎氣衰”而“發堕齒槁”;“面焦,發鬓頒白”;“天癸竭,地道不通”;“精少”;“形壞而無子”。“腎髒衰,形體皆極”。充分說明了腎氣與毛發的茂盛、筋骨的健壯、牙齒的堅固、皮膚的潤澤、形體的健美有密切關系。
脾主運化,運化功能關系到人的飲食水谷等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輸布,是氣血化生之源。人體之所以有生機、有活力,全賴脾胃的濡養和健運。脾胃的盛衰與人體健康休戚相關,對面部氣血起着決定性作用,故中醫素有陽明胃脈榮于面的論述。腎精秉承于父母,又需要脾運化的水谷精微的不斷化生和濡養;脾運化水谷精微又需要腎中陽氣的溫煦。正如明代大醫張景嶽所說:“人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養。”
肝、脾、腎三髒皆為統血、藏血、生血之髒,黃褐斑患者大多為女性,且發病多與月經有關,故除應掌握肝、脾、腎三髒的病機,更應熟悉婦科特點。因此就拍打調理皮膚病而言,最好是地毯式拍打疏通12條經絡了。再重點拍打腿内側肝脾腎經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