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形容因為無知而不懼怕的成語

形容因為無知而不懼怕的成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9 03:21:32

形容因為無知而不懼怕的成語?成語: 視(shì) 若(ruò) 無(wú) 睹(dǔ),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形容因為無知而不懼怕的成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形容因為無知而不懼怕的成語(成語視若無睹的知識)1

形容因為無知而不懼怕的成語

成語: 視(shì) 若(ruò) 無(wú) 睹(dǔ)

釋義:意思是雖然看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漠不關心。

出處:唐·韓愈《應科目時與視若無睹人書》:"是視若無睹以有力者視若無睹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知識内容:

韓愈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禦史。貞元十九年(803年),因論事而被貶陽山,後曆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讨平“淮西之亂”。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谥号“文”,故稱“韓文公”。

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将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轼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韓愈中進士後,于貞元九年參加了博學宏詞科的考試。在考試之前,他寫了《應試科目時與視若無睹人書》這封給韋舍人的信,希望得到對方的引薦,擴大影響。該書信全篇托物喻志,譬喻到底,文末一句點出自己,乃是要旨。但波興浪作,層層深入揭示主題。全文可分四個層次。第一層首先點出“怪物”,氣質不凡,富有才能,然而處境困窘,急需援引。此所以為怪物的緣由,在于不俗,其不俗之處有三:生活處所不凡,南冥天池,影射了要津之地;素質不凡,非一般鱗甲屬類所能比,若有一定條件能夠變化風雲,馳騁天宇;欲願不凡,不甘心于囿于困,才能壓抑不展,更不願受俗人戲虐。筆鋒一轉,希盼援引,即可“轉運之”,而這隻不過是舉手蹬足之勞。

這既為轉入下文做過渡,又巧妙地流露了怪物的心态。繼而用一“然”字轉入第二層次,點明怪物的骨氣。言辭卑中有亢,情則懇切,希望得到同情和援助。但有力者明明看到而熟視無睹,一味責怪則仍不能達到目的,因此用死活不可預料的哀歎做了回旋,俾使進一步打動對方,于是下面的“鳴号”也順理成章了。第三層還是從怪物入手,它具有為展翅鵬飛而不斷希求援引的韌性,它仰首号鳴,懷有希望,确是委婉哀切,刺心的悲鳴。這雖告以窮困,仍與搖尾者相異,為了表露真誠的心迹,借用三個不同可能的“命運安排”來加深,似乎是做最後的訴說了,感情彌見深沉和凄切。

行文至此,作者把怪物的品行和内心世界充分表達出來了,然而這僅是一種譬喻,其題旨還在于最後層次,即托物喻志,寄寓了懷才不遇的悲憤和亟望援引的希望,實際上也反映了在封建時代有識之士往往受困,才華得不到施展的嚴峻現實。

好了,以上就是成語“視若無睹”的知識,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收藏,以方便大家學習以往更多有趣的知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