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魯迅就是讀懂生活
撰文:何雷西奧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艱難,除非你沒有讀懂魯迅。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不艱難,除非你沒有讀懂魯迅,卻依然稀裡糊塗地活着。
01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雜志,刊登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就是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在中國新文化運動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白話文學的開篇之作,也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文日記體小說。這篇小說橫空出世,以一種犀利雷霆之勢,向禁锢中國人兩千多年的封建禮教,發起了尖銳的批判。
這些都無需去多言了,我們在這裡隻來說說這篇小說中的幾個人物,帶給我們的啟發,以及對我們現代社會生活的指導意義。小說與故事以及其他文學體裁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是寫人,後者是寫事以及抒發或渲洩情緒。
《狂人日記》小說中的“狂人”我,是黑暗世界裡忽然醒轉的獨醒者。我在得了一場大病痊愈後,在月光很好的夜晚,開始反思過去。其實“狂人”我在整部日記體片段性小說情節中的出現,藏藏掖掖,不太敢直言,自己要批判的是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那都是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爆發前夜的環境局限。我在隐隐約約中,發現了封建禮教這種正統社會主流思想的危害,甚至可以用上“吃人”這兩個極端的字眼,來解釋當下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的社會現象。但是,這樣極端的解釋分析對不對呢,是否與其他人能産生共鳴呢?未曾可知。
但是,“狂人”我又不願意揣着明白裝糊塗,于是就采用了幾層“洋蔥路由”式隔離技術,将自己的這種深刻認知思想表達出來,也就是寫下了這十三篇長短不一的日記。
直接把這十三篇日記發表出來行不行呢?發表是要發表的,不然寫出來幹嘛!但是,這種必将産生巨大争議,并且嚴重觸及到各方即得利益者的文字,宛若一把鋒利的快刀,即能刺痛各種醜類,同時也極有可能反傷自己。所以,在抨擊之前,首先是要做好防守;攻則使敵不知其所守,是基本的兵法。
我在小說中做了三重加密隔離保險,第一重是整理再創作的作者“我”;第二重是日記原創作者的“我”;第三重最巧妙,是日記原創作者的哥哥“我”。這樣将小說做了一個攻守兼備的處理,即使攻則不足守則有餘,也落不下什麼話柄。
這是魯迅先生的大智慧表現,古今中外成就偉大事功者,絕對不是憑着血氣方剛的一腔孤勇,而是靠縱橫捭阖的大局掌控力。所以,《狂人日記》這篇看似散亂不嚴謹的日記體小說,很快就獲得《新青年》主編陳獨秀的青睐,一經刊登發表,就引起了舉國一遍轟動,成為了“白話文學運動”的第一聲号角。
小說中“狂人”我之所以敢對封建禮教,這個維系了中國兩千多年社會文明秩序的正統思想,提出革命性質疑,主要是源于這一句話,“從來如此,便就對麼?”
“從來如此,便就對麼?”這是一句新舊事物叠代更新的基礎理論。所謂“備周則意怠,常見則無疑”,越是對常态的既成的規則原理,提出質疑,發起挑戰,就越能釋放出新的機會、新的價值。諸如此類的案例,古往今來,數不勝數。自然進化需要什麼?就是需要這樣的進化素材選擇。
《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我就是代表千千萬萬的新青年,喊出了這一句話,然後,批判矛頭指向了封建禮教這頭“吃人”的獸。
02人類與地球上其他動物的區别在于,人類相信故事,動物不相信。所以,人類可以通過故事的張力,來促成大規模協同作業,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文明,而動物則不能。
《狂人日記》小說中的故事内容,是拟人化的寓言式發展情節;這個其實就是魯迅先生的文章,為什麼能夠超越時空,影響後世的根本。細細研讀他文集中任何一篇文章,都有這樣的隐喻預見特征,讀過之後叫人那是一個茅塞頓開!那是一個豁然開朗!所以,我為什麼要提出“讀懂魯迅就是讀懂生活”的原因,也就在于此了。
來看看小說中的各個隐喻人物是怎樣展開的。
趙貴翁是我一大早出門遇見的第一個人,用一種怕我又想害我的眼神,看着我。然後,一路上又遇見七八個人在議論我,有一個兇點的還沖着我咧嘴笑。這樣的人文環境忽然變得夠怪異的。最可氣的是,一群小孩子也在那裡議論我。
為什麼會這樣啊?我做了一番分析,原來是我的“狂妄行為”觸犯了這些人的即得利益。最先是我肆意妄為,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賬簿子,給踹了一腳。這可是一件犯了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因為古久先生代表的是封建主義(包括舊民主主義)的正統,那本陳年流水賬簿子是記載這些正統思想的曆史書。你踹了這本薄子,那就是打了在這種正統秩序下,即得利益者們的臉。所以,趙貴翁作為即得利益衛道士就站出來了,又怕我又想害我地看着我。為什麼是姓趙的貴翁呢?因為《百家姓》中趙姓是排在首位的大姓。
趙貴翁勢力很大,召集了一大批人來與我作對。那路上的七八個議論我的人,同樣也是當時正統社會秩序的利益即得者,或者是依附者。然後是一群小孩子,在爹娘老子的教唆下,也來起哄使壞。
新物種的誕生,通常有七個源頭,即創新的七個來源。意外事件、不可協調事件、程序需求、人口變化、行業與市場變化、認知上的變化、新知識。我作為一個誕生在新時代前夜的新物種,從誕生之初,就與周圍的人和事格格不入。但是,因為我是新物種生命力頑強、殺傷力也不容小觑,所以周圍成規模成勢力的舊物種,雖然恨我但又怕我,不敢直接武力對抗,隻能采用仇視目光盯住我看。趙家的狗代表趙貴翁家的爪牙打手,一直積極向主人表忠心,本想借機朝我發難,但是未經主子首肯,也隻能對我怒目而視,順帶吠兩聲。
接着人群範圍進一步延伸,被知縣打過枷的、被紳士掌過嘴的、被衙役占過妻的、被債主逼死過人的等等人。這些人都是受過封建正統秩序迫害的,竟然也對我的“狂人”舉動持不理解态度。
一個人的人脈圈層分為六層,即内部社交、同盟者、合作者、利益一緻夥伴、熟人、粉絲。“狂人”我一天的出門遇見,便把人脈圈層中的熟人這一部分相對強關系的人群給過濾掉了。同盟者、合作者、利益一緻夥伴,還有大批粉絲在哪裡,未曾可知,隻能回到家裡,在内部社交圈裡尋找志同道合的同志了。
家裡人也同樣是沒人支持我的,還給我扣上了“瘋人”的大帽子。陳老五、我大哥,對狼子村佃戶來告荒說,打死了一個惡人将他的心肝煎炒了吃,竟然不以為然。我插了句嘴,反被大家怒目而視。然後是跟大哥的辯論,引出了那句“從來如此,便就對麼?”的質疑。大哥見我老去懷疑,大家從來都是這樣處理問題的事情,認為我是生病了,請來何醫生為我診病。這是要将我同化的節奏。後面就是一大遍語無倫次的情緒渲洩了,我五歲的妹妹被吃了,我、大哥、母親,都有份。照這樣下去我最終也會被他們剁吧剁吧,放入盤子裡分而食之——這個就是在“吃人”的封建禮教圈子内,形成的吃人與被吃的惡性循壞。
我發現了個問題的嚴重性,但是一個人勢單力薄,撼動不了整個大局,隻能發出拯救孩子的呼聲。
03所謂的革新,是降維打擊當下。
但是,在新物種尚處于萌芽狀态時,實力尚弱,根本還談不上打擊誰消滅誰,必須“潛龍勿用,或躍在淵”。
《狂人日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第一聲号角。它出現的首要目的是呼朋引伴,吸引,追蹤和識别盟友、合作者、利益一緻夥伴、還有意識形态相同的粉絲。文中作者“我”的觀點十分鮮明,就是批判封建禮教“吃人”,緻導當下社會民不聊生,危機四伏。我一個人勢單力薄,全天下的有識之士聯合起來,咱們一起搞事情,改變世界。
創造和革新,是一件很難很複雜很講究技術含量的工作,考驗着發起人的文采和謀略。任何事功成就,首先必須是要解決社會問題,然後才能獲得社會的公平回報。
這裡就涉及到了一個社會問題的發現問題。“狂人”我通過對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研究,發現了導緻當下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的社會問題根源,是封建禮教“吃人”,将人們的思想給禁锢了。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要解放思想,将封建禮教這具戴在人們頭上的框架式固化思維枷鎖,斬斷砸碎。但是我吃不準,我的這個社會問題洞察對不對,到底能得到多少人認同,并一緻行動。我要測試一下做個試驗,便用白話文日記體小說的形式寫出來,發表在《新青年》雜志上。
測試的結果無非兩種,一是成功,那就什麼都做對了;二是不成功,證明是個僞命題,那我也留好了後手可以安全退出。這個後手就是前面說的三層隔離保護技術,并且還有意交代了我病愈後去候補了官缺,“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
創業、創造、革新、革命,仼何一項新舊更叠,除舊迎新的事業,都不是輕易能展開的。在開篇啟蒙之前,都必須謹慎小心,不能輕易露出破綻授人以柄。攻守破立,攻在守之内,守在攻之前,保持好自己防禦圈的完整,在攻的拉伸中有餘,在守的收縮中自如;可勝在我,不可勝在彼——這一個人全局掌控力的兜底。
那種凡事一拍腦袋就上,全憑血氣方剛的孤勇逞強,就像是從樹上砍下的樹枝,拗掉枝葉,削得尖尖的,戳個紙片或泥巴還行,碰上了磚石、鐵塊等硬物必将折斷。
新舊物種的更替進化,從來不會是平滑、勻速、穩定地過渡,而是跳躍地進行。一個舊物種的繁榮周期結束,将是另一個新種生長周期的興起。更叠過程是痛苦的,舊物種在滅亡前是掙紮之痛,新事物在興起前是斬殺之痛。革命、革新,用的是鋒利的快刀。快刀,斬殺醜類犀利,同時反作用力也能反傷揮刀者。“二向箔”降維打擊當下,激動人心,但是“箔片”拿不住,同樣會危及自身。
用《狂人日記》來解釋,在職場、商場中困惑的你我。再多的困惑,終歸是我們缺乏一種講好故事的能力,有效地将他人卷入到你的事業項目協作系統裡來。又想當“狂人”,又掙脫不了古久先生、趙貴翁,以及他們的依附者們的固化思維。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