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碧桂園助力精準脫貧

碧桂園助力精準脫貧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9 22:10:27

來源:環球網

嚴冬歲末,臘盡春回,一個讓土豆和羊變成了昔日貧困戶手中的“金疙瘩”、“緻富羊”,碧桂園集團扶貧項目帶動渭源縣141戶貧困戶發展馬鈴薯種薯産業增收緻富,400戶貧困戶加入了育肥羊的養殖項目。截至目前碧桂園集團結對幫扶甘肅渭源縣,共計投入幫扶資金4000萬元,已開展扶貧項目13個,助力渭源縣16鄉鎮217個行政村288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1687人實現脫貧增收,積極探索可造血、可複制、可持續的精準扶貧長效機制。

像這樣扶貧項目數不勝數,碧桂園集團自成立以來為全社會捐款累計超87億元,結對幫扶9省14縣33.7萬貧困人口,已助力1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截至目前,全國幫扶項目涉及16省57縣,脫貧超49萬人。在助力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也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扶貧幹部,王鑒就是其中一員。

走出去的高材生,脫貧的引路人

“4-6兩一個,醜的不要,破皮的不要……”王鑒拿起一個土豆樣品,跟幾位農婦反複強調着。這位從定西農村走出去的年輕人,如今又回到家鄉,紮根扶貧最前沿,成了當地群衆産業脫貧的引路人,多年在田間地頭的摸爬滾打,現如今已稱得上是出色的新農人。

王鑒畢業于蘭州财經大學投資學專業,原就職于碧桂園蘭州區域财務資金部,聊起股票、私募基金都頭頭是道,妥妥的一個金融才子。但在2018年,王鑒做了個讓人意外的決定——到甘肅省當專職扶貧幹部。

2018年,王鑒加入了碧桂園集團東鄉縣扶貧小組,迎來的首要重任就是幫當地的鄉親們把羊賣到全國去。

碧桂園助力精準脫貧(地裡躺着金疙瘩)1

羊騷混雜着羊糞味,讓人記一輩子

“一隻、兩隻、三隻......!”冰天雪地的黑夜裡,身着大棉襖的王鑒正窩在清河源的羊圈裡數羊。密密麻麻的金融數字在東鄉派不上用場了。要做好扶貧工作,王鑒得從基礎的“數羊”開始。

“當時,團隊隻有10個人。由于當地的合作社發展不成熟,又是第一次收羊。所以,每一隻羊,都是我們在村裡收老百姓的。”王鑒回憶,整個12月,在鄉鎮的支持和推廣下,他們總共走訪了23個行政村,奔赴在收羊的路上。

每天,王鑒和同事們要往屠宰場運送3-5車東鄉羊。上車前,王鑒要仔細地把羊的數目核對一遍,下車還要聯合屠宰場的工作人員再次确認。有一次,王鑒到了清源喝屠宰場發現羊的數目不對,這才親自鑽到羊圈,發生了“數羊”的一幕。

羊圈裡的羊擠得滿滿當當的,裡面盡是羊騷味。就連屠宰場的工作人員都不願意鑽進羊圈裡。“但這車羊是我負責的,我一定要核對清楚。”王鑒連鼻子都來不及捂,就跳進了羊圈,足足待了兩個小時。王鑒把數好的,重量超過60斤的羊一隻隻往空羊圈扔,來回數了兩遍,直到數量核對清楚。

碧桂園助力精準脫貧(地裡躺着金疙瘩)2

直到晚上9點,王鑒才走出了羊圈,渾身都是羊毛,手酸得使不上勁,狼狽不堪。第二天是周末,王鑒回了家。媳婦兒捂着鼻子,勒令他“洗幹淨了才能進房間”。

羊騷味混雜着羊糞的味道,真能讓人記一輩子。然而,扶貧工作雖然艱苦,卻也讓王鑒練就了新本事,比如肉眼識羊的品種、徒手測羊的重量,他甚至能分辨羊是來自合作社還是農戶。

有了在東鄉的經驗,2019年11月開始,作為碧桂園渭源精準扶貧鄉村振興項目部負責人,王鑒帶着448萬元捐贈資金為貧困戶購買育肥羔羊和飼料,加入養殖合作社的400戶貧困戶,平均每一戶可以得到1.07萬元資金支持,作為貧困戶入股合作社的股份,進行育肥羊養殖。截止目前,碧桂園旗下的碧鄉公司共計完成養殖項目育肥羊收購2360隻。

資金撥付下來,怎麼用好這筆錢,是撬動産業發展的關鍵,此時的王鑒心裡有數:“20萬用于成立聯合社,5家合作社每家帶動80戶,投入羔羊 4000隻,合作社銷統一銷售後,從利潤中提取10%的公積金和5%的公益金,剩餘的利潤按照交易量分配到五個合作社,合作社按照章程對貧困戶進行二次分配,即可以分配盈餘的40%為股金分紅,60%按用戶交易量進行分配。

碧桂園助力精準脫貧(地裡躺着金疙瘩)3

“土疙瘩”變“金疙瘩”

渭源縣位于甘肅中部,是典型的高寒陰濕冷涼區,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特征非常适宜馬鈴薯及其種薯的種植繁育,被譽為“中國馬鈴薯良種之鄉”,盡管有天然的自然禀賦,但如何将傳統的農作物推廣向市場,碧桂園扶貧團隊花了不少心思。

渭源縣五竹鎮鹿鳴村貧困戶李國華加入五竹馬鈴薯良種繁育合作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算了一筆賬,種了8畝半的馬鈴薯原原種,每畝的産量超過了5000斤,家裡的年收入也由此增加了16000多元。在以前,這是貧困戶可望而不可及的收益。

據王鑒介紹,碧桂園集團自項目啟動以來,投入370萬元,240萬用于商品薯種植,80萬用于種薯種植,50萬用于建立合作社共建基地的朔源體系,形成了整個馬鈴薯脫毒苗原原種、原種的數字化、智能化、産業化的發展模式。

聯合五竹馬鈴薯良種繁育專業合作社,資金扶持馬鈴薯良種繁育,并采購原種、一級種無償提供給貧困戶種植,并與貧困戶簽訂收購協議,根據貧困戶種植面積,結合實際銷售,利用銷售利潤進行項目分紅。農戶們從五竹馬鈴薯良種繁育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領到由碧桂園集團免費提供的種子和農藥,4月播種,10月收獲,按照不低于市場價的合同約定由合作社收購,預期戶均收益8000元以上,真正實現了種的放心,賣的稱心。

碧桂園助力精準脫貧(地裡躺着金疙瘩)4

走出黃土高原 跨向全國市場

自2018年開展消費扶貧以來,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通過多種渠道推廣消費約1.2億元扶貧産品,鍊接近10萬貧困人口。兩年來,碧桂園助力東鄉銷售農産品超3000萬元,其中東鄉羊售出約29000隻約4500萬元;累計收購超過3000噸東鄉馬鈴薯約300萬元。

2019年11月,由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聯合甘肅省東鄉縣及社會扶貧共同體成員,在廣東順德舉辦“愛在東鄉”消費扶貧月活動。在活動上,東鄉縣委書記馬秀蘭借此機會,代表家鄉的父老鄉親向更多人推薦東鄉羊、東鄉馬鈴薯、東鄉刺繡“東鄉三寶”。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活動,快速拉動三大扶貧産品的銷售,直接幫助東鄉貧困戶增收緻富。

為了幫助更多農民、貧困戶掌握農産品包裝設計、物流倉儲、冷鍊代銷及線上營銷知識,将渭源特色農産品推向全國。2020年10月15日,由碧桂園集團提供幫扶資金48萬元,渭源縣商務局攜手東莞市百達連新職業培訓學校舉辦為期15天的電商扶貧培訓班,培訓渭源縣80名企業、合作社負責人及骨幹。

截止目前,碧桂園在渭源縣五竹鎮的三個村和會川的兩個村幫扶種植的馬鈴薯原原種達到500畝,幫扶戶數141戶,目前,五竹馬鈴薯良種繁育專業合作社已經回購種薯,銷往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帶動種植戶的收入顯著增加,一畝産量3000斤,收購價每斤5毛,每畝的收入1500元。商品薯種植面積達到4000畝,年産量今年達到8000噸,收入額達到1000萬元左右,從中直接受益的的村民共有1357戶,其中有800戶是建檔立卡戶。被收購的大部分馬鈴薯将通過定西馬鈴薯交易以市場銷往全國各地,還有一部分除了自己銷售外,做成土豆餅幹、粉條、澱粉等深加工産品在線上線下銷售。

總結經驗探索實踐鄉村振興

聚力精準施策,決勝脫貧攻堅。碧桂園集團積極履責作為,政企高效協同、結對扶貧,才能不斷探索更新更有效的扶貧模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可長效發展的扶貧摸索。

碧桂園集團堅持真扶貧,扶真貧,正在把扶貧産業做到貧困戶的心坎裡,正像碧桂園渭源精準扶貧鄉村振興項目部裡的那句标語:“碧桂園扶貧,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