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讓人感到奇特的是2月28日這個日子,這天難道真是為“詩人”準備的日子?
因為中國古代的“詩仙”李白、“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都誕生在這天——2月28日,而且李白、王維竟然還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真是無巧不成書啊!
李白(公元701年2月28日-762年) ,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被稱為“詩仙”。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将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留下上千首著名詩作的李白是當之無愧的“詩仙”。李白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生的偉大,死得離奇。
“詩仙”李白墓
關于李白之死,曆來衆說紛纭,莫衷一是。總體可以概括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種死法見諸《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種死法亦見諸其他正史或專家學者的考證之說。說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當塗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而第三種死法則多見諸民間傳說,極富浪漫色彩,說李白在當塗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與詩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種死法,都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有着直接的關系。因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回來後不久,就結束了他傳奇而坎坷的一生,這是一個不争的事實。
王維(公元701年2月28日-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于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曆官右拾遺、監察禦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僞職。長安收複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禅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其詩也多帶悟性,因此被稱為“詩佛”。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轼評價其:“味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 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詩佛”王維墓
上元二年(761年),在經曆了安史之亂的坎坷之後,60歲的王維早李白一年逝世。臨終時,他仍作書向親友辭别,完成後便安然離世。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白居易(公元772年2月28日-846年),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詩魔”白居易墓
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陽,享年75歲,贈尚書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陽香山。白居易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卷。
詩魔白居易比“詩仙”“詩佛”整整晚出生71年,雖與“詩仙”李白、“詩佛”王維不是同年生,但卻是同月同日生,也是十分出奇了。
看來,2月28日真是一個适合“大詩人”出生的日子。
(壹點号《節日研究》出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翟恒水。參考資料:《李白》《王維》《白居易 》 國學網[2013-12-07],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