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忽必烈的統治措施及作用

忽必烈的統治措施及作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7 15:22:30

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适的閱讀體驗。


1279年,忽必烈消滅了流亡中的南宋殘餘勢力,統一了全國。忽必烈是曆史上第一個由遊牧民族建議的大統一國家的開國者,在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又繼續對亞歐許多國家展開征伐。

雖說元朝期間的戰争不斷,但是忽必烈在位期間是元朝征伐最頻繁的時期。

我們都知道在元朝時期中國的版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度,甚至許多現在沒有在中國版圖上出現的地域也在當時成為了元朝的領土,這些都是元朝對外征伐的功勞。

但是除此之外,忽必烈頻繁征伐戰争還造成了哪些影響呢?

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加強

忽必烈在位期間,西北邊疆地區的諸王由于對忽必烈的統治十分不滿,經常在西北邊疆挑起戰争。元朝投入了大量兵力與其作戰,對抗了很長一段時間。

位于東北的諸王也不願意接受忽必烈的統治,想要推翻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忽必烈帶兵親自前往東北,東北諸王的兵敗逃往高麗,元兵又追到高麗擊斃了殘餘的兵力。

從此之後中國西北和東北穩定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出現過大規模的戰争。

忽必烈的統治措施及作用(極盛下的禍患暗隐)1

除了西北和東北,忽必烈的征伐也對中國東南和西南兩個地區加強了控制。中國古代曆來的王朝在北方建都比較多,元朝也是一樣,定都大都(今北京)。

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元朝作為大統一國家對北方的控制要強于南方許多。南北方無論是政治還是文化都與北方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曆代統治者對于南方的統治都不是很穩定。

但是到了元朝忽必烈時期,他的頻繁海外征伐改變了這一現狀。

由于忽必烈常年對外征伐,用兵海外,而東南地區由于臨海,當地人對用船比較熟悉,所以忽必烈在東南地區征集了許多士兵、水手和船舶。

忽必烈在征伐東南亞的時候,在與緬甸交戰的過程中,雲南地區的壯丁不斷被派往前線戰鬥,損失慘重。

這些對外戰争所導緻的東南地區與西南地區的壯丁流失慘重間接消耗了東南、西南地區抵抗的中堅力量,加強了對這些地區的控制。

忽必烈的統治措施及作用(極盛下的禍患暗隐)2

元朝的軍隊在海外征兵時期,也在西南、東南地區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停留,在此期間發生的民衆起義都被元朝軍力所鎮壓。

大規模的軍事調動以及戰争導緻的流民增多使得南北地區的人員在不斷流動,這也間接促進了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為了戰争的需要,忽必烈任用一批蒙古人為東南、西南地區的地方官署長官,命諸王鎮守邊境,這些措施從軍事、文化、政治上都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控制。

此外,忽必烈在對東南亞發動征伐時期,為了軍隊的糧草需要,還在東南、雲南一帶設立大量的屯田,促進了當地的發展。

朝由于駐紮在東南、西南地區,而這些地區的糧田無法滿足軍隊的軍糧儲備需要,所以元朝就在東南、西南一帶廣設屯田。

元朝下令“戶籍人戶七百四十戶立屯”,這有助于搜集當地的漏籍戶口,促進有效控制更多當地百姓。

所以忽必烈發動征伐不僅間接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控制,還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忽必烈的統治措施及作用(極盛下的禍患暗隐)3

對國内百姓造成極重負擔

忽必烈頻發動征伐戰争,就需要招募士兵,軍糧、船舶也是很大的開支,但是元朝初建期間百廢待興,國庫還不豐盈,隻能将這個負擔轉嫁到國内百姓身上。

元朝對外征伐期間,不提數十次用兵排除的征伐部隊數量就超過了三十萬,僅九次流産的軍事行動就耗了兵力二十萬。

由于需要的士兵人數太多,許多士兵都是在各個地區新征集的當地壯丁,這種頻繁的對外戰争、大規模的軍事調動造成國内壯丁傷亡流失慘重。

“絕丁破産之家”這種情況時常出現,可見忽必烈頻繁發動戰争對國内百姓造成的負擔有多重。

被征伐的國家多居海島,因此戰争中需要大量的船舶以及水手便于作戰。

由于元朝長年發動戰争,需要的戰船非常之多,建造出如此多的船舶是是一項十分大的工程,不僅需要大量的木材,也需要大量人力。

據記載當時一株大樹需要二三百人拖曳,翻山越嶺,行百裡才能到造船廠,造成搬樹木的工人死傷慘重。

官員為了按時完成造船任務也肆意掠奪百姓的木材,對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忽必烈的統治措施及作用(極盛下的禍患暗隐)4

戰船還需要水手,但是水手在戰争中往往生命得不到保障,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充當水手,因此元朝采取強迫征集的辦法來保證戰船運行。

甚至将服兵役開運河的人調去充當水手,以免顧此失彼。在這種情況下,元朝所征集的水手很多都不是專業的水手,也不是很擅長于撐船。

這樣一來,元朝所強制征集的水手不僅不利于元朝的遠洋征伐,也激化了百姓與元朝朝廷的矛盾。

上面說到忽必烈在長期對外征伐期間為了保障軍隊的軍糧供給,在東南、西南地區設立了大量的屯田,促進了當地的發展,但是這些屯田實際上也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極大的負擔。

元朝的屯田分為軍屯及民屯,屯田大量增加也需要大量的軍屯戶和民屯戶來屯田耕作。

由于元朝連年征戰,青壯年都被征調戰争,年老弱者也得去耕作,導緻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到了忽必烈統治後期,屯田由于各種原因也逐漸廢弛。

忽必烈的統治措施及作用(極盛下的禍患暗隐)5

忽必烈頻繁發動對外征伐,而百姓又遇饑荒,由此引發的流民及民變問題增多。

百姓勞役繁重,但是往往沒有什麼收入,造成流民增多,而流民增多往往會引發一些動亂。

百姓沒有了謀生的手段就會滋生一些盜竊事件的發生。忽必烈征伐日本期間,國内民間騷動,盜竊多發,社會動蕩不安。

至元朝中後期,官員貪污腐敗、欺壓百姓、又加上自然災害的發生,又加劇了民變的發生,造成民衆起義疊起,規模大,持續時間長。

對元朝與海外諸國的商貿往來造成了影響

忽必烈頻繁發動對外征伐不僅對本國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負擔,也對元朝與海外的貿易造成了一定影響。

由于戰争需要,元朝限制與海外的商品交易如糧食、兵器等征戰需要的物資。元朝還禁止兩浙、附件等地區的商人航海出行貿易。

在忽必烈統治晚期,由于早年海外征伐失敗多次,甚至一度實行“禁海”,禁止元朝與海外的貿易。

但是即使是禁海期間,仍有外國人要求來華進行貿易。所以忽必烈的海外征伐對元朝當時與諸國的貿易往來實際上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

忽必烈的統治措施及作用(極盛下的禍患暗隐)6

但是忽必烈也不是一直禁止元朝與海外的全部貿易,元朝始終倡導“四海為家”的思想意識,因此忽必烈也曾鼓勵海外貿易的發展。

忽必烈曾向東南沿海的當地官員下诏說東南亞的各國如果有因為敬仰想要來朝的,不限制在元朝的商貿往來,可從心所欲。

還為了鼓勵海外貿易的發展,統一了商稅。實際上忽必烈這些做法,還是意在通過貿易往來讓諸國對他統治的元朝産生敬仰之情,從而達到不戰而威震四方的目的。

忽必烈除了鼓勵敬仰元朝的諸國來華貿易,還通過對外征伐頻頻要求海外各國來朝進貢,這種政策也促進了元朝與海外貿易發展。

當時在印度洋上有着重要商業地位的俱藍國沒有來朝進貢,元朝便幾次派人去此國出使,後來俱藍國也派遣了使臣來到了元朝納貢。

其他很多國家也經常來元朝進貢,進貢的有銀器、棉布等物品。

忽必烈的統治措施及作用(極盛下的禍患暗隐)7

日本國在當時也常與元朝進行貿易。在離第一次征伐僅僅過了三年之時,日本國就派商人持金來貿易,元朝同意了與其交易。

甚至在第二次征伐日本之後,兩國的貿易仍然保持着往來。據史料記載,雖然元朝幾次征伐日本,與日本關系形勢嚴峻,但是日本與元朝之間的往來卻意外地頻繁,可見元朝和日本之間的貿易往來多麼頻繁。

在元朝和東南亞國家激烈交戰的時候,竟然也沒有阻止兩者的商貿往來,期間有許多元人私自向東南亞國家運輸武器、糧食等物品以獲取收益。

但是元朝在之後就禁止了這類貿易。在對外征伐戰争中,元朝出于軍事需要對雲南通往緬甸的通道加強了建設,還在一些地方設立驿站,這也為西南地區與緬甸的經濟交流開創了新局面。

忽必烈的統治措施及作用(極盛下的禍患暗隐)8

總結

忽必烈如此熱衷于發動征伐,這與他從小深受蒙古軍事征伐的影響有關,也是他唯我獨尊思想的一種體現。

戰争無論給當時的元朝百姓還是交戰方諸國造成的損害是巨大的,長期的征戰也是元朝後期國庫虧空的原因之一。

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積極方面的影響,頻繁對外戰争促進了元朝士兵與交戰國地區的文化交流。

但是總體來說,忽必烈頻繁發動的征伐戰争是弊大于利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