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7日電(記者 上官雲)2022央視元宵晚會上,各式各樣的燈謎引起不少觀衆的興趣。
比如,火出圈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被做成了燈謎,謎面就是“唯有山水色”。猜謎環節,該舞蹈詩劇的領舞孟慶旸用優雅的舞蹈動作進行了回答。很快,“青綠腰謎面”登上了熱搜。
2022央視元宵晚會視頻截圖
其實,很久之前,中國民間就有元宵節猜燈謎的習俗。對人們來說,猜燈謎是一種頗具文化内涵的益智活動。
燈謎的種類很多,一般來說,謎面文字要求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燈謎的謎底範圍很廣,成語等皆可入謎。還有人總結了猜燈謎的各種方法,有增補法、半面法等。
随着時光推移,人們對猜燈謎的喜愛逐漸增長。燈謎在制作與修辭方面愈加完善,後來還有了固定的格式,大家通常所說的“燈謎三要素”,就是謎面、謎目和謎底。
猜燈謎的習俗在一些文藝作品中曾有過體現。在《紅樓夢》中,就有不少關于賈府中衆人過元宵節、猜燈謎等情節的描寫。
總的來說,燈謎的曆史十分悠久。有觀點認為,燈謎最早由謎語發展而來,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是一種富有诙諧、笑谑意味的文藝遊戲。
到了宋代,花樣百出的謎語逐漸和光彩奪目的花燈結合在一起。《武林舊事·燈品》提到:“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隐語,及舊京诨語,戲弄行人。”
資料圖:賞花燈、猜燈謎的遊客絡繹不絕。孫潤軍 攝
南宋時,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也比較多。有人會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有趣又好玩,豐富了元宵節賞燈的樂趣,比較受歡迎。
有文章提到,明代文學家王鏊在《姑蘇志》中記載:“上元燈市,藏謎者曰‘彈壁燈’。”所謂“彈壁燈”,是指燈籠一面靠壁,三面粘貼謎條。由于在燈上粘謎,所以叫“燈謎”。
慢慢地,燈謎成了燈會上的快樂源泉之一。《燕京雜記》中提及,“初二至十六,開琉璃廠,上元設燈謎,猜中以物酬之,俗謂之打燈虎。”猜對了,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
此外,“謎語甚典博,上自經文,下及詞曲,非學問淵深者弗中也。”也就是說,不少燈謎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想要猜中,可能還真得需要一些知識儲備。
到今天,猜燈謎仍然是很多人歡度元宵的必備環節。一個個有趣的燈謎,與光影流轉的花燈相伴,将傳統節日裝點得多姿多彩,給男女老幼帶來無盡歡樂。
元宵猜燈謎,既有生活意趣,又考驗猜謎人的反應能力與文化修養,堪稱雅俗共賞。或許正是因此,這個古老習俗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