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家庭養魚魚病治療的知識和技巧

家庭養魚魚病治療的知識和技巧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7 00:08:12

家庭養魚魚病治療的知識和技巧(這種穩妥有效的治療魚病的方法)1

大家好,我是小羅,專注于觀賞魚飼養技術,歡迎關注。

可能大部分魚友都聽過老三樣,但是也可能有很多魚友并不知道老三樣的作用機理是什麼,不知道為什麼魚患病可以用【升溫、下鹽、換水】來治療。

有一個關鍵點要先說一下,老三樣屬于保守治療方法,一般隻适合發病初期的防治,療效很不錯。篇幅有點長,懶得看的魚友可以隻看有引用的部分。

一、升溫

(1)對升溫的誤解

或許很多人以為升溫是為了殺菌,但是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因為絕大多數緻病菌是耐高溫的,而高溫會增強某些細菌的毒性,甚至升溫可以使大部分緻病菌大量繁殖,反而會使水質變差。

(2)升溫的目的

那麼,為什麼還要升溫呢?

這個跟魚的免疫系統有關系,因為有效的免疫系統與環境是息息相關的。據小羅了解,在低溫狀态下,魚的免疫作用會減緩,當有疾病入侵時,魚可能在行為上會表現出一種“發熱”的症狀,這表明它們希望水溫升高。

因此,升溫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激發魚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提高魚的新陳代謝來對抗緻病菌的入侵。雖然升溫可能導緻緻病菌大量繁殖,但是升溫也更能提高魚的免疫力來抵抗病菌。

俗話說:兩害相較,則取其輕。對于患病中的魚來說,增強免疫力顯然比病菌大量繁殖更重要。

(3)如何正确升溫

由于魚是變溫動物,它們沒有維持體溫恒定的能力,大多數魚的體溫與周圍環境溫度是一樣的,所以要升溫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升的。溫度突然升高或者降低超過 3 度以上,魚就很有可能不适應而出現問題。

一般來說,溫度也不能升太高,保持在 30~32 度會較為合理,建議每天升 2~3 度,不能一下子升太快。

在升溫的同時,必須加大供氧。因為溫度升高會降低水體中的溶解氧,加上一些菌大量繁殖也會耗氧,而且升溫後魚的呼吸作用會加強,所以此時保持溶解氧充足很重要。溶解氧至少維持在 2mg/L 吧。

家庭養魚魚病治療的知識和技巧(這種穩妥有效的治療魚病的方法)2

二、下鹽

說完升溫,我們再來說說下鹽。

(1)或許你對下鹽有誤解

很多新手魚友,也不知道是從哪裡聽來的理論,動不動就往魚缸中下鹽,換水下鹽、生病下鹽,甚至什麼事也沒有也要抓一把鹽往魚缸撒。你養淡水魚沒事下什麼鹽呢?

是因為有人說鹽可以殺菌,所以才換水也下鹽嗎?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論。

高濃度(20%)的鹽溶液确實有可能使細菌脫水而死,但那并不是常規手段,大部分淡水魚根本不能在 0.5% 鹽濃度的水體裡長期生存,何況 20%。

你抓的那一把鹽加到魚缸裡可能是完全沒有作用的。我們以 100 升水的魚缸來舉例,0.5% 濃度的鹽溶液需要加 500 克的鹽,也就是一斤,你抓那一小把真的對細菌毫無威脅的。

家庭養魚魚病治療的知識和技巧(這種穩妥有效的治療魚病的方法)3

(2)下鹽的真正目的

你知道淡水魚不是用嘴巴喝水的嗎?

為什麼?因為水是通過滲透作用由鰓和體表進去魚體内的,最後通過腎髒代謝成尿液排出體外。

由于魚體内與外界環境隻由一層薄膜分開,因此鹽分會不斷地流入流出,該過程被稱為滲透和擴散。鹽離子在擴散作用下将由濃度高的一面向濃度低的一面滲透,水分子在滲透作用下由濃度低的一面向濃度高的一面流動。

淡水魚體液中的鹽濃度要高于外界環境的鹽濃度,通過擴散作用魚體内的鹽分會從身體組織向外流出,而水則通過滲透作用由外流入魚體内,主要都是通過鰓。

為了最大程度減少鹽分的流失,淡水魚生有能夠快速排洩水分的腎,它們在排洩尿液之前會被腎髒有效的重複吸收,積極地從鰓部排鹽細胞中攝取鹽分。

因此,淡水魚主要是通過腎髒和鰓來調節滲透壓的,此外魚體表的黏液也能夠阻止過多的水分進入魚體内,以此來維持滲透系統的平衡。

但是當魚生病的時候,比如出現掉鱗的情況,體表黏液層受到破壞,此時水從被感染部位滲透到體内,從而導緻魚體的滲透壓降低。

為了維持滲透系統的平衡,魚體會過剩的分泌黏液,腎髒和鰓的調節功能也會被使用到極限,嚴重增加了這兩個器官的負擔,從而消耗大量的能量。

我們經常看到患病的魚體力下降、迅速消瘦的原因,并不是因為患病本身,而是為了調節滲透壓導緻體力透支,有時候短時間就因衰弱而死亡。

說了這麼多,是有點複雜了。總結一下,下鹽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調節滲透壓,降低滲透調節系統的壓力,減輕魚鰓和腎髒的負擔,從而提高魚的抗病能力。

而且下鹽和升溫是相輔相成的,升溫的負面作用是細菌繁殖加快,但是下鹽後滲透壓降低,可以最大限度阻擋住細菌進入魚體内。

家庭養魚魚病治療的知識和技巧(這種穩妥有效的治療魚病的方法)4

(3)如何正确的下鹽?

一定要記住,隻有在魚患病需要治療的時候下鹽才是對的。其他時候,比如每次換水下鹽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樣會使魚的滲透調節能力減弱,等生病真正要治療時,效果就不好了。

鹽要用海鹽或者粗鹽或者水族專用鹽,這個我想就不用再強調了。由于下鹽的濃度要達到 0.3%~0.5% 才能起到調節滲透壓的作用,大點的缸可能需要下比較多,建議先把鹽溶解了再倒入魚缸。

并且,不要一次性加,可以在一兩天内逐漸增加鹽濃度,以免引起魚的滲透壓震蕩。此外,下鹽過量會造成過度滲透壓,結果是魚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會下降。

3%濃度的鹽溶液與全強度海水大體相當。當鹽濃度超過 1% 時,即使是短時間的浸泡也會使魚類出現不良反應。切記,鹽濃度不是越高越好。

家庭養魚魚病治療的知識和技巧(這種穩妥有效的治療魚病的方法)5

三、換水

(1)換水的目的

換水的目的就是為了快速稀釋水體中的病菌和毒素,減輕其對魚的侵害。

很好理解。相對于升溫和下鹽來說,換水是最快的方法,對魚的傷害也最小。在硝化系統還沒有建立完善,魚缸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毒素超标的時候,換水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可能也是唯一的比較快速有效的方法。

老三樣中的換水跟我們平時換水不一樣,它是為了治療疾病的,所以這個換水并不是一次性的,要每天或者隔天就換一次水,至少堅持一周時間。

每次換水量,有人說一次不要換太多,換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就好。我個人認為,第一次可以多換一點,一次換二分之一,甚至換四分之三。之後可以不用每次都換這麼多,但是每次換三分之一還是要的。

(2)如何正确換水?

這個好像以前就說過很多了,無非就是要注意溫度、pH值、餘氯。

每次換水前都要确保水中沒有氯氣,可以選擇困水除氯,也可以用熱水器裡的水,或者用一些除氯的試劑。

換水的溫度也是要控制好的,新舊水溫的溫差不能超過 3 度,最好是一樣。新水比魚缸水溫度高 1~2 度比較好,盡量不要比魚缸水溫度低。

此外,pH 的變化也是要特别重視的,每次換水 pH 的變化不能超過 0.3 ,pH 變化太多會導緻魚體内血液酸堿失衡,代謝紊亂,加重病情。例如飼養馬拉維湖慈鲷的缸可能會把 pH 調到 8 或以上,換水的時候就要特别注意了。

換水要注意的主要就這三點:溫度、pH、餘氯,控制好就行。此外,大量換水後,要及時補充鹽分,以免引起魚滲透出現震蕩。

家庭養魚魚病治療的知識和技巧(這種穩妥有效的治療魚病的方法)6

最後總結一下:

“老三樣”的治療方法一般隻适合初期魚病,三樣聯合使用療效很好。其中換水是最簡單也是最快速的方法,應該算是“老三樣”的核心,畢竟換水能快速降低病菌和毒素含量,是治療的基礎。

如果“老三樣”中隻能做到一樣,那隻能是換水,因為隻有換水能夠單獨使用,升溫和下鹽要配合使用。

終于寫完了,有點長,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到這裡,有其他不同意見的魚友可以留言探讨哈!

以上内容僅供參考,希望看到這裡的魚友能有所收獲,歡迎關注、評論、收藏,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