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9:01:45

更多精品原創文章,請關注極果網(公衆号:JguoJguo

誰都别攔着,我小叮當今天就要當一把海軍提督。

旗艦手機該有什麼配置?其實說來說去,大方向上的要求從未變過:性能要強、續航要長、屏幕要好、拍照要窎、系統體驗要流暢順手。最後,外觀必須靓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

哦對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當年有什麼最流行的黑科技,别管我用不用的上,你得有。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2

Mate 20 Pro 做到了。

各位先别關文章,華為牛逼并不代表完美無缺(何況它确實有個缺)。極果君這就帶大家從裡到外,好好扒一扒今年的國産機皇:華為 Mate 20 Pro 。

A面,我全都要

Mate 20 Pro 的正面,真是塞了不少東西進去。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3

跟其它手機不同, Mate 20 Pro 選擇了京東方來做第一供應商。雖然由于技術原因,我們沒法确定手上這塊面闆的具體來源。但經過幾天的使用,這塊屏幕絕不遜于其它國産機身上的三星 AMOLED 。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4

而且因為分辨率足夠高(3120*1440,WQHD ),OLED 屏上常見的,由于子像素排布方式而導緻的直線彩邊問題,在 Mate 20 Pro 身上基本不可見。顯示效果十分細膩,甚至有點超出極果君的預期。

接下來,該聊聊這塊“缺”了。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

國行 Mate 20 Pro 和國際版略有不同,有屏下指紋和背部指紋兩個版本。我們拿到的是 Mate 20 Pro UD ,也就是屏幕指紋版。實測下來,還是人臉識别的速度更勝一籌。如果設置了跳過鎖屏界面直接解鎖, Mate 20 Pro 甚至可以做到擡手即開。

同時解鎖角度似乎也比 iPhone Xs Max 來的更大些,不必特意對正屏幕也可使用。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6

屏下指紋就要稍慢些了,手指需在識别位置稍作停留才能解鎖,不像背部指紋那樣幾乎一觸即開。但這作為人臉解鎖之外的一個備用方案,表現還是能接受的。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7

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如果同時錄入了人臉和指紋,刷支付寶的時候到底驗證哪個呢?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8

答案是,看臉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9

當然,正面的 3D 結構光模組還有别的用途,比如給玩偶建模,令它在鏡頭裡活過來。不過可能是我們沒有掌握正确姿勢,極果君試了很多次掃描,建模都沒能成功。但願産品發售之後會有所改善吧……

B面,令人糾結

Mate 20 Pro 延續了 P 系列的多彩策略, Mate 20 Pro 系列更是搞出了足足5種配色來,從明騷到悶騷任君選擇。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0

極果君拿到手的這台是寶石藍色版本,和翡冷翠一樣,是少數帶有“微米級黃光刻蝕工藝”的配色之一。摸起來手感奇妙,且自帶一定的抗污能力,防指紋效果簡直不要比鏡面手機好太多。手上有油的各位爵士,這次也可以放心讓它裸奔了。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1

隻是這樣一來,用戶就隻能在配色和手感之間二選一。綜合考慮,翡冷翠算是顔色和手感比較平衡的版本,至于要不要放棄手感去選極光色……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2

小孩子才做抉擇,我全都(想)要。

拍照: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語言是蒼白的,請看樣張: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3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4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5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6

注:圖片經過壓縮,最後一圖經過拼接,但均無修

雖然都是徕卡三攝,但 Mate 20 Pro 相比 P20 Pro ,去掉了一顆黑白鏡頭,轉而加入了一個 0.6x 的廣角端。加上早先就有的 10x 混和變焦,拍攝上變得比之前更加靈活。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7

另外, Mate 20 Pro 相機的 AI 反應速度也比前代要快一些,常見的場景識别、轉換都很迅速,配合上面的焦段,足夠覆蓋日常的大部分拍攝需求,拎起手機戳戳戳就是了。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8

但以上說的這些東西,對光線都有一定要求。如果是上圖的夜景形态,那麼 10x 混和變焦和 AI 的探測能力都會受到影響。好在超級夜景依然是靈的,何況即便啥都不開,它也足夠幹掉絕大多數追擊者了。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19

(超級夜景:ON)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20

(超級夜景:OFF)

什麼?你們想看DxO評分?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21

瞎說什麼大實話。

其實如果單就觀感來評價,手機的拍照水平早已告别了一望而可知區别的年代。 Mate 20 Pro 相比它的 P 系列兄弟,其實實用性便利性的提升才是最主要的。畢竟黑白相機隻是小衆愛好,原地不動就能框住整個旅行團,才是人民群衆真正的剛需。

麒麟980:大功告成

不知不覺,這已經是華為用自研芯片做手機的第 6 年了。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22

麒麟 980 的遊戲水平,今年總算有了質的飛躍:在《刺激戰場》 全高特效的測試中,Mate 20 Pro 可以高幀率流暢跑完整局遊戲。即使是在遊戲中突然回頭、或是騎摩托飙車這種 GPU 壓力陡然增加的場景,也沒有觀察到肉眼可見的掉幀現象。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23

另外, Mate 20 Pro 的發熱表現也有了長足進步:一局遊戲下來,安兔兔顯示的核心溫度在 50℃ 左右,實際熱量基本集中在左手攝像頭、左側邊框兩個區域,手感溫熱,可以接受。散熱表現也不錯,遊戲結束後, 1 分多鐘溫度即可回到接近正常水平。

反正這幾局遊戲下來,極果君覺得今年的麒麟是這樣的: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24

EMUI:白璧微瑕

Ladies and 鄉親們,歡迎來到吐槽環節。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25

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全面屏,絕不能再讓醜陋的虛拟鍵再占去一條。不少廠商本着這條原則,紛紛幹掉了原本的屏内虛拟鍵,投向了導航手勢的懷抱。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26

别誤會, EMUI 自帶的這套全面屏手勢其實很好用。 Mate 20 Pro 機身寬度控制得宜,左右邊滑動返回配合曲面屏的獨特手感,容易操作而且反饋明确,極度舒适。可有一個問題:左側邊緣滑動返回,和某些軟件本身的手勢有沖突。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27

比如 QQ ,總是會在右劃時不小心退出應用。實際上,由于 Google 設計指南裡推薦将漢堡菜單放在軟件左側邊,這個問題在符合 Material Design 的應用身上尤其嚴重。也許華為可以學習一下某些電腦觸摸闆的設置,讓用戶可以自定義觸發區域範圍?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28

诶……本來是個好功能的。

接下來的其實是個老問題,雖然在 Mate 20 X 的評測裡說過了,但本君要再講一次:随着手機正面的屏占比越來越高, UI 正在取代外觀,成為手機的第一“門面”。因此在背蓋越來越騷氣的同時,系統界面的也必須跟着進化才行。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29

EMUI 其實已經很努力了,但整個的 UI 風格仍然略顯混亂。雖然有一部分圖标已經完全拍扁,但還有許多是圓角矩形 立體高光,不少甚至還殘留着拟物時代的痕迹。更令人不解的是,明明圓角矩形才是 EMUI 的欽定形狀,可對開啟了圖标自适應功能的 App ,到了桌面上居然是……圓的?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30

好吧好吧,我知道這是個小問題,但三種圖标風格混合在一起,精神處女座的極果君隻想說四個字: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31

不過硬要說起來,這些都是雞蛋裡挑骨頭。 EMUI 進化了這麼多年,很多細節都打磨的非常完善,隻差這一點了。何況今年這張壁紙拉回了不少整體顔值,加一分。

Two more things.

Watch GT:續航長氣王

沒想到吧,這篇文章不光有手機,還有表。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32

Watch GT 頗為意外地放棄了 Google 的 Wear OS ,轉而采用了華為自主開發的 Lite OS 作為手表系統。并且一上來就打通了支付寶Huawei Pay 兩大功能,支援公交卡和支付寶掃碼付。心率檢測功能也有 AI 加成,可以偵測壓力水平,加上10種運動模式,日常的使用基本都可以覆蓋到。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33

得益于自家系統的優化能力,華為成功在 10.6mm 厚的表體内塞進了 2 周的典型續航。極果君手上這塊從拿回來就沒充過電,現在還活的好好的。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34

同時裸機重量隻有46g,佩戴起來也沒有很墜手的感覺。表帶也采用皮、膠混和的特殊處理,兼顧外觀和重量。習慣了别家産品的朋友大概會嫌它有些輕,極果君倒是覺得,手表輕一點才戴着舒服。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35

不過,令人擔憂的也正是這個自研系統。第三方系統能夠獲得多大程度上的市場支持,還有待後續觀察。如果這塊擁有3重定位的手表最後卻不能看地圖,那就太可惜了。

華為備咖存儲

可别被它老實巴交的餅狀外觀給騙了,這玩意兒并不是一個無線充電器。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36

實際上,備咖存儲相當于一個支持充電的 Type-C HUB 。你得把這個備咖存儲接上電源,然後再用備咖自帶的線纜将它和手機連接起來。這樣手機既可以通過電源快充,又可以把自己的數據備份到裡面的移動硬盤上。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37

用起來還是挺自然的,畢竟和正常充電沒什麼區别,多一層備份就多一層安全。隻是充電器 備咖的這套方案占地不小,桌面怎麼走線,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38

不過極果君覺得,手機有了雲服務之後,其實隻要有電源和WiFi一樣可以無感備份,做到數據安全。備咖存儲這種本地備份方案,其實更适合對數據安全強烈敏感的商務人士。要是備咖能出一個兼容PD快充的版本,來給筆記本電腦充電同時還可做無感自動備份,那就再妙不過了。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39

畢竟手機還有雲同步來墊底,PC要是沒備份,後果可是災難級的。

總結

如果說手機是一個木桶,那 Mate 20 Pro ,就是綁了根桅杆的水缸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40

7nm傍身的麒麟980徹底補齊了前代短闆,不論是系統日常的流暢度,還是遊戲中的幀數表現,都很難挑出毛病。而拍照作為華為的長闆,這次更通過超廣角增強了實用性。配合更好的AI性能,做出了一台更好的“傻瓜相機”。

缺點補齊,優勢突出,穩了。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41

當年 Android 廠商有個提法,叫 iPhone 殺手,已經好多年沒人敢用。極果君覺得以 Mate 20 Pro 的表現,或許真能把這面旗重新扛起來。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42

最後說說價格吧:我們手上這台 Mate 20 Pro UD 版,8GB 128GB 5999元,8GB 256GB 6799元。定位稍低的華為 Mate 20 則從 3999 元起跳,主攻大屏的華為 Mate 20 X ,起價 4999 元,;價格最高的保時捷版本則隻有一個配置:8GB 512GB,12999 元。

至于這手機要不要買……

華為mate20 pro 詳細測評(華為Mate20Pro國行深度評測)43

你說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