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六年前,這車剛改款發布的時候,我便心動了。隻可惜,對于那時初出茅廬的我而言,真的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即便是以水貨的身份。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排除了全新車,年限不超過5年,運動型街車,8~12萬。
對以上四項稍做解釋,買二手是因為窮,對年限有要求是因為“十三年強制報廢”的天朝特色,然後街車,是作為城市通勤為最大訴求的我最佳之選。
我認為10萬上下,對于目前國内的摩托車市場來說,是比較理性的,也在大多數老派消費者(我)比較容易接受的範圍。
這個預算雖然已經完全突破了國産的束縛,但就以目前國内尚未成熟的大貿市場來說,可選的目标依然非常有限,我能列舉出的有:杜卡迪821(8~10w)、川崎Z1000(9~13w)、寶馬S1000R(12~14w)、奧古斯塔Brutale800(14~16w)。
當然,如果考慮全新車的話,川崎Z900(¥106600),寶馬F800R(¥109000)、本田CB650R(¥105800),也是不錯的選擇。(歡迎補充)
去年,當傳聞時隔六年換代,搭載機械增壓引擎的全新“Z1000”即将到來,同時闊别市場多年,即将以四缸終極形态回歸的街霸會在同一時間登場,勞資喜出望外。
一是盼星星盼月亮,終于迎來日系超級運動街車—機增Z1000對抗歐系街頭霸王StreetFighter V4的戲碼即将上演;二是我日思夜想的現款Z1000 10w内拿下指日可待。
可最終,這台全新命名的“Z H2”不就是把類似Z900的頭強行安裝到H2上?毫無設計感,略失所望。
Z H2差強人意的登場加速了我對Z1000的追求。失眠了一個晚上,我決定,要擁有一台屬于自己的Z1000。
由于所處的領域優勢,我有機會接觸到各種機車,甚至是摩托車雜志上出現的那種。比如下面這台。
MV Agusta,藝術限定般的偉大設計,代表意大利美學在兩輪上的巅峰,美得令人窒息。But,我先說缺點.....僅僅對我而言的缺點:太貴了。
盡管Brutale 800全新車售價由原先的接近20w調整至目前不到16w,但二手市場上,現款800街車依舊價格不菲,且堅挺。加上MV這車“嬌慣成性”,稀缺的保有率,以及過于緊湊化的車身對于我185cm的身高來說,誠然有些憋屈了。
總結,他是台不适合我的絕世好駒,Pass(好吧,當我承認是貧窮限制了我的選擇後,後面補充的這幾點是否顯得過于蒼白。)
回到現實,Monster 821,教科書般的杜卡迪,一台你挑不出太多毛病的V缸街車,甚至還有一些附加值在裡面(紅魔信仰)。Ducati相對保值的車型,以合适的價格入手,騎個半年再賣,甚至不會虧太多錢,在北方的大城市尤為硬通,類似汽車裡的奧迪,有顔有面。
但由于我對杜卡迪的期許已經給了今年即将上市的,另一台真正意義上的街頭霸主,so,821,就讓他留在新手對Ducati的幻想中吧。
還有一台車在我騎過以後,差點颠覆我對現代運動街車看法的車子,它的确足夠優秀,并且真的是靠實力打動了我,還有那個令男女老少都無法拒絕的藍天白雲标。
S1000R,近年來最成功的【賽改街】案例。從後方觀察,完全和那台令無數鬼火少年為之瘋狂的S1000RR如出一轍。這車符合當代仿賽80%的線條,四缸,暴躁,科技豐富,最重要的一點,車标辨識度高。再配給你Brembo卡鉗、AK排氣、原廠钛尺、電子避震...甚至是手把加熱定速巡航,試問給你一台這樣的BMW,怎能不香?!他絕對是一台既能滿足你在賽道激進撒野,又保障你短途摩旅舒服平安的全能小棉襖。
但最終我還是因為外觀“不是我喜歡的類型”為借口強行排除的。
最終,一個月全網排查,50 次聊天問價,一周物流等待。2019.10.29,15款Z1000歸來。
我的Z1000沒有檔顯,沒有原廠钛尺,沒有滑動離合,也沒有牽引力控制,唯一保留的“現代化”配備...算起來隻有ABS。或許川崎覺得這台純粹的公升級街車的主人并不需要太多。
畢竟,顔值,即正義~
願所有騎士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很慶幸,在擁有它的時刻,我仍是個少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