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WEI病,找成大夫!
胃病?我沒有胃病啊!
是“治未病”,不是“治胃病”,
簡單說,就是還沒生病先預防,已經生病的早治療,病後防止疾病再複發。
那成大夫又是哪路神仙?
他是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更是“網紅”專家,
所有跟普通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相關的話題,他都能跟您說道其中的“中醫養生”奧妙,
一個穴位、一道湯、一句養生建議……都能讓您受益匪淺!
熱了足足有兩個月,
一場台風給珠海帶來了許多降雨,
那麼是不是涼快下來了?
等台風雨下完,
隻會從“熱”變成“又濕又熱”……
如今尚處于三伏天中的“中伏”,
不僅熱浪不斷,
台風、雨水的光顧
也讓空氣變得潮濕,
讓人感到渾身不适……
這種時候該怎麼辦呢?
1.清熱解暑很重要!
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天氣炎熱,容易上火甚至中暑,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注意适當清熱解暑。
夏天許多廣東家庭都會煲一些綠豆湯、竹蔗蘆根水、五花茶等解暑,具有清熱解暑的作用。但要注意,如果是體質虛弱、畏寒怕冷、虛寒症狀明顯的人,就不适合過度清熱,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防暑也要兼顧祛濕!
三伏天濕氣重,所以防暑氣同時也要适當祛濕。“暑多挾濕”,暑熱和濕邪經常同時存在。廣東地區三伏天常有台風光顧,也是一種“濕”的表現。
如果是以濕熱為主的,可以用薏米赤小豆煮水代茶,如果偏寒濕的人,薏米赤小豆水就不适合長期飲用,對于這部分人群,可以用一些溫化寒濕的食物或中藥,比如藿香、白豆蔻、白扁豆、茯苓、陳皮等煮水代茶,既可以祛濕醒脾,也能避免寒涼傷脾胃。
3.保護陽氣,少吃生冷寒涼!
天氣炎熱,人體氣血相對流暢、汗毛孔開放,此時人體陽氣會更多的分布在體表,而髒腑的陽氣,比如脾胃的陽氣就相對偏少。
加上由于炎熱,許多人喜歡貪涼,長時間吹空調、喝“冰水”,吃冰凍西瓜等,這些行為都會使體内相對偏少的陽氣進一步受到損傷,脾胃受寒,容易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夏季胃腸型感冒比較高發的原因之一。
有句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就是從夏季人體脾胃陽氣偏弱,需要适當溫脾胃的角度提出的建議。
此外,還需要注意,如果是虛寒體質的人,常有怕冷怕風、咳嗽氣喘、關節冷痛、鼻炎、痛經等症狀,受涼時加重的,同時又不容易上火、能“受補”的,三伏天就是補陽氣的最佳時間。
這就是中醫講的“春夏養陽”,利用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三伏天來溫補,可以适量喝點姜棗茶、吃糖醋泡姜、胡椒豬肚煲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天養生,注意這兩個誤區!
隻要多吃水果就好?
三伏天氣炎熱,很多人食欲不振,于是吃很多水果,甚至把水果當飯吃,這樣固然可以起到開胃作用,但不可取。
因為水果大多數偏于寒涼,且單一攝入水果,導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攝入不足,且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導緻食欲更差,也容易造成營養不良。
“暴汗”能排毒減肥?
運動出汗确實可以幫助“排濕”,也能幫助消耗熱量,有助于減重。但需要注意,許多人的肥胖屬于“虛胖”,大量出汗會導緻氣血随着汗液外洩,加重體虛,出現疲倦乏力、氣短懶言等症狀;氣虛加重後,水濕代謝進一步變慢,反而更加容易肥胖。因此,運動量需要适度,且應避免汗出過多。
三伏食療方
每個人體質不同,我們可以根據體質進行個性化的食療調養:
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的人,應該适當養陰;陰虛體質典型的症狀有容易心煩,口幹舌燥,面部烘熱感,潮熱盜汗、大便幹燥,失眠等,這一類人群,在三伏天容易因為出汗過多而加重陰虛,食療上可以選擇蘆根、百合、馬蹄、海底椰、沙參、玉竹、麥冬、石斛等,可以養陰生津、潤燥止渴。
百合綠豆粥
材料:百合30克,綠豆30克,大米100克。
制法:百合、綠豆提前用清水浸泡,與大米同放入鍋中,加水以大火煮沸,轉小火煮約30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消暑,養陰生津。适合暑熱陰傷,咽幹舌燥者。
陽虛、氣虛體質
陽虛、氣虛體質的人群,常見畏寒怕冷、氣短自汗、疲倦乏力、手腳偏涼等症狀,三伏天應該特别注意保護好陽氣,避免受涼、并适當溫陽。紅棗、生姜、龍眼、韭菜、胡椒、淮山、蓮子、枸杞,還有常用的一些中藥材比如黃芪、黨參、太子參等,具有補益氣血、溫補脾胃的作用,可以适當食用。
核桃元肉淮山瘦肉湯
材料:核桃肉100克,桂圓肉20克,淮山20克,瘦肉400克,生姜3片。
制法:上述材料洗淨,瘦肉水焯後撈起,與其餘材料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開後轉小火,再煮2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腎,補腦安神。适合體質虛損,用腦過度,睡眠欠佳者。
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人群多見肢體困重、容易肥胖、痰多、汗多、皮膚出油較多,大便粘、舌苔厚膩,這類人群需要适當健脾祛濕,可以選擇陳皮、茯苓、豆蔻、砂仁等;如果在上述症狀的基礎上,同時有怕熱多汗、口幹口苦、容易上火,如口腔潰瘍、痤瘡等症狀,考慮偏向于濕熱體質,在健脾祛濕的同時也需要适當清熱,可以用冬瓜、苦瓜、薏苡仁、赤小豆、荷葉、玉米須、土茯苓等食材來進行食療。
冬瓜蓮蓬脊骨湯
材料:冬瓜750克,蓮蓬2朵,薏仁30克,扁豆30克,陳皮5克,豬脊骨500克。
制法:上述材料洗淨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5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消暑利濕。适合暑濕困阻,大便稀溏,舌苔厚膩之人食用。
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的人,一般臉色偏暗、嘴唇紫暗、容易出現肢體關節刺痛等症狀,以及冠心病、腦梗塞、靜脈血栓等疾病的人群,容易存在血瘀的情況,在三伏天尤其要注意避免過度受涼,否則容易導緻血管痙攣,血瘀加重,甚至誘發基礎病;同時可以适當選用一些活血化瘀的食材,比如黑木耳、山楂、玫瑰花、三七等。
靈芝三七山楂飲
材料:靈芝30克,三七粉4克,山楂汁200毫升。
制法:先将靈芝洗淨,放入砂鍋中,注入适量清水,微火煮1小時。将熬煮後的汁液兌入三七粉和山楂汁即可。
功效:益氣活血祛瘀,适合面色晦暗、嘴唇紫暗、血液粘稠度高,無出血性疾病者。
專科簡介
醫生名片
成傑輝 科主任 主任中醫師
擅長:亞健康中醫藥調理,冬令膏方調補,中醫養生指導,尤其擅長體質辨識,指導日常健康調養和疾病預防調護。
出診:治未病門診:周一、六下午,周二、四、五上午;膏方門診:周二、周四、五上午;名醫門診:周三下午
羅翠文 主治醫師 醫學碩士
擅長:綜合調理胃腸、月經、睡眠問題及肥胖、痤瘡、關節肌肉疼痛、體虛易感冒等狀态;健康狀态評估和個性化養生保健指導。
出診:亞健康門診或治未病門診:周一至周日
梁詠竹 醫師 醫學碩士
擅長:亞健康狀态調養,如慢性疲勞、失眠健忘、月經失調、痤瘡、體胖、體虛易感、胃腸功能紊亂、情緒不良、肌肉及關節酸痛等。
出診:亞健康門診或治未病門診:周一至周日
郝藝照 醫師 醫學碩士
擅長:中醫體質調養,亞健康、慢性病的中醫調理,如異常血壓、血糖、血脂的早期幹預,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圍絕經期綜合征的中醫調治。
出診:亞健康門診或治未病門診:周一至周日
屈子靈 住院醫師 醫學碩士
擅長:各類人群的中醫體質辨識與運動調養,尤其擅長消化不良、月經不調、肥胖、痤瘡、脫發等人群的綜合調理。
出診:亞健康門診或治未病門診:周一至周日
咨詢電話:0756-3325036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公衆号
執行編輯:李 雪
審核校對:莊映格、顔子钰
責任編輯:宋莉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