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電影《戰狼2》票房的持續走高,各類媒體上有關吳京的報道一下多了起來。很多報道中都提到,吳京是“滿族正黃旗”,原姓“烏拉那拉氏”,“祖宗是《甄嬛傳》裡的太後”,家族中更是有過“幾代武狀元”。那麼,吳京家世真的如此顯赫嗎?
吳京口中的家世:從雍正賜姓,到自稱多爾衮後人
在吳京成名之初,有關其家世的報道都比較簡單。1997年,吳京主演《太極宗師》後,從事藝術工作的王翰尊,曾和其有過長談。王翰尊後來在《“小老弟”吳京》一文中介紹,吳京是“正黃旗的滿族人,1974年春末,他出生在京城的一個武術世家之中”。這裡交代了吳京的兩點重要信息:第一,出身正黃旗滿洲;第二,其家是武術世家。
其後,吳京在曆次采訪中,披露了更多有關其家世的信息。2006年,吳京對記者說,他“太祖宗是清朝禦林軍統領”,後來“雍正皇帝賜其家族姓‘吳’,至于本來滿族姓氏,他就不知道了”。2010年,吳京有關身世的說法又有變化,“我奶奶說我家祖上是滿族,多爾衮那支的,曾經出過幾屆武狀元。我爺爺學的是吳氏太級拳,我爸會螳螂拳和九節鞭。但他純屬民間,本職工作在航天部。”需要注意的還是兩點:吳京家是多爾衮的後人,本不姓“吳”;這個“武術世家”出過“幾屆武狀元”,還有人當過清朝的“禦林軍統領”。
2015年,吳京對自己的家世有一次更正,“網上說我是正黃,其實是錯的……其實我是正白旗,我是正白的”,同時也再次強調“家裡出了幾代的武狀元”。
吳京不可能出生正黃旗,姓“烏拉那拉”
在公開采訪中,吳京都不提,或表示不知道自己的滿族姓氏,這顯然無法滿足各類媒體的好奇心。于是一些媒體依據有限的信息,“腦補”出了兩種說法。一種相對可靠,說他是“烏雅氏”。按照現代人編著的《滿族姓氏尋根辭典》,“烏雅氏”确實是吳姓的一個來源。雍正帝生母即來自烏雅氏,隸屬正白旗,和吳京自稱的旗籍相符。此外,“烏紮拉氏”也是滿人吳姓的一個重要來源,其族人亦多隸屬于正白旗滿洲。
另一種說法流傳更廣,說吳京是“烏拉那拉氏”。吳京說自己出身“多爾衮那支的”,但多爾衮是愛新覺羅氏,不太好發揮,于是一些媒體給吳京安上了多爾衮母親的姓,即“烏拉那拉氏”。這一說法極不可信,首先,烏拉那拉氏出過兩位皇後,隸屬正黃旗,而非吳京自稱旗籍所在的正白旗;其次,烏拉那拉氏也并非現在吳姓的來源。
不管吳京原本滿姓是什麼,其家族在雍正時期改姓吳,都是比較可信的。早在清末民初,已有滿人改用漢姓,滿人入關後,更成為一種風潮。滿人改漢姓,一是意譯,如“甯古塔氏”,意為“六”,改姓為劉;二是采用滿姓中某個字,作為單字漢姓,如“富察氏”改為富姓;三是用滿姓讀法的諧音,作為漢姓,如“瓜爾佳氏”改姓關。
至于吳京所說他們家的“吳”是雍正賜姓,更和系出“多爾衮那支的”的說法矛盾。多爾衮被順治掘墓奪爵後,一直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人,直到乾隆時才為其平反,那雍正怎麼可能給一個罪人的後代賜姓?再說,多爾衮生前隻有一個女兒(東莪)和一個養子(多爾博),在其死後,養子被順治下令歸宗,女兒下落不明(有人說被遠嫁蒙古)。多爾博自己是貝勒,後人被允許承襲睿親王爵位,家世顯赫;東莪失蹤時僅12歲。顯然,吳京祖先不可能是這兩人的後代。
整個清朝,滿人隻出了三個武狀元,學的也不是太極拳這種“武藝”
關于吳京祖上幾代武狀元的說法,有不少網友已經吐槽過了——整個大清朝,滿洲旗人也隻出過三個武狀元,還能都是你吳京的先人?确實,按照《中國曆代武狀元》一書附錄的《曆朝武狀元表》,有籍貫可查的滿洲武狀元,是滿洲正黃旗的德灏、昌伊蘇,分别官至左軍都司和直隸提督,以及正紅旗的波啟善,做過總兵。沒有一個屬于正白旗。
另外,有一點很關鍵,就是吳京以為的“世代習武”,大概是學太極拳、螳螂拳等所謂“傳統武術”,事實上,武科舉是不考這些的。從唐宋有武科舉以來,考試内容都分兩部分,個人武力及戰場韬略——武科舉選拔的是領兵将校,不是武林高手。
具體到清朝,武科舉分武童士、武鄉試、武會試、武殿試四級,想得武狀元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武科舉考試都分外場和内場,外場考三項:騎馬射箭、平地射箭,及測試力氣的掄大刀、挽強弓、掇巨石。内場是文化考試,康熙朝規定,題目出自《論語》《孟子》《孫子》《吳子》《司馬法》等書,考生完成“策二篇、論一篇”。由于這個對文化水平要求過高,後來朝廷不斷降低題目難度,到了嘉慶時,隻要能默寫一段《武經七書》中話就行了。按照這種規則脫穎而出的武進士們,那真稱得上是文武雙全了,不是什麼練太極拳、螳螂拳的江湖把式可比。
吳京心中的武科舉,或許是來自評書演義,就是兩個人在擂台上對打,誰站到最後,誰就是武狀元。那種場景,大概就像襄陽城裡的英雄大會吧。
(參考資料:王鴻鵬《中國曆代武狀元》、劉小萌《清代滿人的姓與名》、沈林:《從八旗節婦和滿族家譜妻室探究滿洲姓氏》、王曉勇《清代武進士研究》、趙力《滿族姓氏尋根辭典》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